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三元系PZT基铁电薄膜微观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07 12:53
【摘要】:铁电薄膜是生产与生活中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尤其是锆钛酸铅(PZT)基铁电薄膜具有优异的铁电性、压电性等性能,应用广泛。随着微型器件技术和微纳米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铁电薄膜材料已不能满足日益快速的发展需求。对PZT基铁电薄膜进行掺杂改性,以期获得性能更加优异的铁电薄膜,尤其是多元系铁电薄膜优异性能的微观机理成为铁电薄膜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研究三元系PZT基铁电薄膜的微观机理。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使用CASTEP模块对PZT掺杂Pb(Mn1/3Nb2/3)O3后得到的三元系PMnN-PZT铁电薄膜构建理论模型,并对PMnN-PZT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进行理论研究,得到未掺杂以及掺杂不同比例PMnN的PZT的态密度、能带结构,研究了PMnN添加对PZT的改性规律,得到的结论主要如下:(1)适当比例PMnN的添加能改变薄膜的晶格参数,但却不改变PZT的晶相,通过对不同比例PMnN添加对同种Zr/Ti比值PZT影响结果的比较,PMnN的添加比例不应超过10%,否则优化不收敛。(2)通过对PZT、0.06PMnN-0.94PZT和0.1PMnN-0.9PZT的总态密度和分波态密度图的对比分析,得出随着PMnN掺杂浓度的增加,Mn、Nb倾向于替代Zr、Ti位置,使得结构发生畸变,低能部分逐渐向高能量的方向移动,高能部分逐渐向低能量的方向移动,带宽减小,PMnN-PZT体系的导电性能是逐渐增加的。本文的计算结果与已有的相关理论计算和实验数值一致,对计算的结果,做出了一定的解释,这对研究三元系PZT基铁电薄膜的微观机理具有一定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B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定全;铁电薄膜,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J];材料导报;1993年05期

2 张鲁殷,胡晓君;铁电薄膜的制备及其在器件中的应用[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3 徐文彬;王德苗;董树荣;;铁电薄膜应用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4年10期

4 李俊峰;郑新芳;董春华;;铁电薄膜的制备工艺及发展趋势[J];化工时刊;2009年04期

5 李惠琴;刘敬松;;铁电薄膜及其在存储器件中的应用研究现状[J];材料导报;2009年S1期

6 张修丽;张燕妮;徐海生;刘长利;;有机铁电薄膜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0年21期

7 赵梅瑜;;铁电薄膜及其器件应用[J];无机材料学报;1973年04期

8 包定华;用金属有机化合物制备铁电薄膜:工艺及进展[J];硅酸盐通报;1995年02期

9 沈效农,王弘;铁电薄膜导电过程与机理[J];功能材料;1996年04期

10 戴自璋;铁电薄膜材料的性能,应用和发展前景[J];化工新型材料;199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建国;肖定全;刘洪;朱基亮;;多层纳米铁电薄膜介电增强机理[A];TFC’09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周易春;;无铅铁电薄膜及其存储器的制备和失效行为[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3 周益春;;存储器用铁电薄膜:制备,力学性能和失效[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路晓艳;曹文武;;超薄铁电薄膜中临界厚度附近的压电效应及其稳定性[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王彪;;纳米铁电薄膜及其相关材料相变性能的尺寸效应研究[A];第二届全国压电和声波理论及器件技术研讨会摘要集[C];2006年

6 田雪雁;徐征;;铁电薄膜退火方法的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C];2007年

7 蒋丽梅;周益春;杨娇;;铁电薄膜漏电流应变调控的热力学模拟[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侯识华;宋世庚;郑应智;马远新;郑毓峰;;掺锰PLZT铁电薄膜的制备及其电学性质研究[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陈秀丽;刘来君;樊慧庆;;钛表面外延生长弛豫铁电薄膜水热工艺研究[A];第六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首届青年表面工程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朱信华;洪建明;李爱东;朱健民;吴迪;周舜华;李齐;刘治国;闵乃本;;层状钙钛矿铁电薄膜的层错结构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丽梅;挠曲电耦合下铁电薄膜电畴演变及应变调控[D];湘潭大学;2014年

2 程小荣;基于铁电薄膜的光解水光阴极制备与特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3 宋东坡;Bi_6Fe_2Ti_3O_(18)铁电薄膜溶液法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4 王趱;γ-射线辐照及掺杂对铋基铁电薄膜性能影响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6年

5 陈辉;电极和结构过渡层对铁电薄膜介电及热释电性质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6 陈志辉;铁电薄膜制备及新型铁电存储器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7 张芹;铁电薄膜极化性质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孙普男;铁电薄膜的静态特性及动态介电特性的结构过渡层效应[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9 贾建峰;多层铁电薄膜的制备及其电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10 陈宏伟;铁电薄膜材料及在介质移相器中的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宇宏;通过纳米颗粒掺杂及机械弯曲形变调控P(VDF-TrFE)铁电薄膜的电光性能[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雷洪;基于反铁电薄膜的双稳态MEMS面内驱动器集成技术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3 吕灵燕;稀土掺杂钛酸铋铁电薄膜的光电性能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4 王祥宇;溶胶-凝胶PZT铁电薄膜在外场作用下的畴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5 郑林辉;ZnSnO_3铁电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6 陈丹;三元系PZT基铁电薄膜微观机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7 王祥东;锆酸铅薄膜电容器的储能行为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

8 崔莲;铁电薄膜物性尺寸效应机制的理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9 张现军;随层数改变的相互作用参量对铁电薄膜相变性质的影响[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10 闫丽莉;结构弛豫对铁电薄膜性质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239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5239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d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