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表面改性和填料并用对橡胶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8-13 16:21
【摘要】:填料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及其与橡胶的界面结合对橡胶的粘弹性质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如轮胎等承受周期应变的场合下,橡胶材料的粘弹性质是其使用性能如滚动阻力和抗湿滑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探究填料的分散及填料与橡胶的界面相互作用对橡胶材料粘弹性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工程应用价值。基于这个背景,本学位论文探讨了几种填料的表面修饰方法以及填料并用对橡胶结构与性质的影响,特别是对粘弹性质和动态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为排除填料分散状况不同所带来的影响,探究填料-橡胶界面作用独自对于橡胶材料动态性能的影响,分别利用4-(氯甲基)苯基三甲氧基硅烷(CPT)和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TESPT)改性SBR/SiO2复合材料,制备系列填料分散情况相似而界面强度不同的橡胶复合材料,并将橡胶复合材料的动态性能和填料-橡胶界面作用进行关联。尽管CPT促进SiO2在橡胶基体内的分散,较弱的界面作用以及低交联密度导致CPT改性的样品动态性能劣化,而填料分散以及界面作用的同时改善则使得TESPT有效提高橡胶复合材料动态性能。此研究结果表明,填料-橡胶界面作用的改善对于橡胶材料动态性能的提高发挥关键作用。(2)基于填料聚集形态以及填料-橡胶界面作用,研究CB和SiO2并用对于橡胶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采用Kraus模型对SSBR/CB/SiO2复合材料储能模量G'-应变γ曲线进行拟合并结合Huber-Vilgis模型推导出填料网络的分形指数作为填料聚集态枝化程度的量化表征。当CB和SiO2的质量比例为9:1时,填料分散情况得到良好改善,填料团簇的枝杈程度降低,复合材料的力学增强和动态性能均得到有效改善。但随着SiO2比例的增多,填料团簇的枝杈程度加剧以及界面作用的劣化导致了增强效率下降和动态性能变差。(3)采用温和简易的多巴胺原位聚合反应修饰埃洛石纳米管(HNTs),并通过填料并用制备SBR/CB/HNTs复合材料以探究聚多巴胺修饰HNTs对于填料分散、填料-橡胶界面作用以及复合材料粘弹性的影响。聚多巴胺修饰减少了HNTs和橡胶之间的表面能差异,增加了两者相容性。由于聚多巴胺的接枝量过低,橡胶基体以及炭黑和改性HNTs之间缺少有效相互作用,多巴胺原位聚合改性HNTs对于SBR/CB/HNTs复合材料填料-橡胶界面强度以及填料分散的改善程度有限,难以有效改善复合材料的增强效率以及动态性能。
【图文】:

曲线,复合材料,应变关系,温度关系


由于 Payne 效应的存在,高填充硫化胶的储能模量 随着不断增大的应变 γ 呈现非线性下降(图 1-1a)[11]。Payne 效应起源于填料在橡胶基体中的网络化结构,随着填充硫化胶形变的增大,填料的网络结构逐渐被打破,释放出原网络结构中被包埋的橡胶致使储能模量 下降,并且损耗因子 tan σ 在中等应变下出现峰值[12]。通过对比不同填料含量填充的硫化胶 DMA 温度扫描曲线,王梦蛟指出填料网络是影响填充硫化胶的动态性能的主要因素[13]。填料网络化结构降低了橡胶有效体积,抑制了被包埋橡胶部分的玻璃化松弛,导致 tan σ 损耗峰高度下降,从而降低了填充硫化胶在-20-0°C 温度区间的 tanσ 值。随着温度升高,填料网络的强度逐渐降低,内部包埋的橡胶被释放出来发生玻璃化松弛或者在释放过程中橡胶链-填料之间发生剧烈摩檫,填料网络处于不断“打破-重建”的动态过程致使填充硫化胶的 tan σ 值在 50-80°C 温度区间内升高(图 1-1b)[12, 13]。随着填料含量增加,填料聚集程度增加,填料在上述两方面对于填充硫化胶粘弹行为的影响愈发明显。即填料的网络化情况是决定改善橡胶复合材料动态性能,即降低滚动阻力和提高抗湿滑性的关键因素。

絮凝过程,填料,聚合物基体,能量变化


图 1-2 填料在聚合物基体中的絮凝过程及能量变化[12]ure 1-2 Flocculation of filled associated with change in energy in polymer m两种表面能不同的气相法白炭黑在过氧化物硫化的三元乙丙橡胶中的及其与填料附聚过程中粘合能总变化(ΔWa)的关系[14]ure 1-3 Dispersion of two types of fumed silica in peroxide cured EPDM arelationship with the total change in adhesive energy (ΔWa)同样原理,St ckelhuber 等进一步将上述热力学参数作为填料分散情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B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振辉,万志敏,杜星文;橡胶复合材料疲劳损伤研究方法概述[J];橡胶工业;2001年10期

2 田振辉,谭惠丰,谢礼立;橡胶复合材料疲劳破坏特性[J];复合材料学报;2005年01期

3 ;高导热、绝缘性硅橡胶复合材料[J];橡胶参考资料;2010年03期

4 付文忠;;新的橡胶复合材料[J];特种橡胶制品;1986年02期

5 周彦豪;短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的开发应用[J];化工进展;1988年03期

6 中内秀雄;蔡佩亮;;橡胶复合材料的老化[J];橡胶参考资料;1992年12期

7 ;新型橡胶复合材料通过鉴定[J];河南化工;1999年01期

8 万志敏,刘宇艳,杜星文;橡胶复合材料疲劳损伤机理研究[J];物理测试;2000年04期

9 刘宇艳,谭惠丰,杜星文;单向帘线增强橡胶复合材料在周期载荷下的动态粘弹性[J];高技术通讯;2002年04期

10 刘宇艳,万志敏,杜星文;周期载荷下聚酯/橡胶复合材料和人造丝/橡胶复合材料的热生成对疲劳行为的影响[J];复合材料学报;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萨日娜;王文才;张立群;;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1分会场:低成本、高性能复合材料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吴友平;马建华;张立群;;高填充橡胶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与黏弹性关系[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4分会:流变学[C];2014年

3 周慧莲;敖宁建;陈美;钱红莲;;超声分散制备粘土/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季美琴;吴友平;齐卿;王益庆;张立群;;淀粉水溶液和橡胶乳液共混—共凝聚制备淀粉/橡胶复合材料[A];第二届全国橡胶制品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萨日娜;王文才;张立群;;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表面改性及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A];第17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智能与功能复合材料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董旭峰;关新春;欧进萍;;羟基铁粉填充硅橡胶复合材料磁致伸缩性能研究[A];2006年全国功能材料学术年会专辑[C];2006年

7 沈上越;杨眉;冉松林;徐芳;王宗霞;;坡缕石/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A];2006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大会暨第九届全国非金属矿加工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专辑[C];2006年

8 刘春亮;李莉;王琪;;纳米粘土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动态性能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韦振海;王文才;严岩;张立群;;多巴胺仿生修饰方法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与橡胶复合材料的研究[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K:先进纤维[C];2013年

10 张立群;田明;邹华;颜莎妮;邵倩;;镀镍填料/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及稳定性研究[A];第17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智能与功能复合材料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赵君;木质—橡胶功能性环保复合材料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2 廖波;炭黑/硅橡胶复合材料热、力敏感性与电热效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3 孙伟圣;木材—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在静音地板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4 王杰;汉麻秆芯粉生物质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5 吴卫东;芳纶浆粕预处理技术及其增强橡胶复合材料结构性能应用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6 吕丽;玻璃纤维芯铅网(丝)增强橡胶阻尼复合材料性能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7 马建华;胎面橡胶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黏弹性-使用性能关系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韦秋艳;MoS_2纳米片改善橡胶复合材料分散及性能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冯文江;表面改性和填料并用对橡胶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质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李宁;液相法剥离二硫化钼及其对橡胶耐磨性能的影响[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4 张纬;笼状硅氧烷低聚物/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和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5 刘小坡;循环载荷下橡胶复合材料温升的有限元分析[D];东北大学;2010年

6 魏霞;铋系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γ-ray辐射防护性能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3年

7 冀英杰;填充型橡胶复合材料导热性能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D];青岛科技大学;2013年

8 陈秀芳;短纤维—橡胶复合材料混炼机理、过程模拟及实验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08年

9 窦网琪;膨胀阻燃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10 吴学胜;硅橡胶复合材料导热特性的实验及理论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262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5262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f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