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热解火焰法催化裂解甲烷合成碳纳米管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04 05:11
【摘要】:碳纳米管是一种一维纳米材料。自1991年,日本学者Iijima首次发现碳纳米管以来,碳纳米管合成技术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门领域。碳纳米管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甲烷为碳源,Fe/Mo/Al2O3为催化剂,采用热解火焰法,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探索以及优化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并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不同的氧炔焰温度、取样高度、取样时间、气体流量比例、催化剂焙烧温度对碳纳米管的制备进行了实验研究。在确定了较好的实验条件之后,在碳纳米管定向生长方面进行了探索。最后对比了一氧化碳和甲烷两种不同碳源的合成产物。实验结果表明,(1)随氧炔焰温度升高,碳纳米管产量增加且管径明显变细。氧炔焰温度为1100-C时,最适宜碳纳米管的生长。当氧炔焰温度为1100-C时,取样高度为80mm时产量相对于取样高度60mm时更大。但取样高度为60mmm时合成的碳纳米管更加笔直。(2)取样时间为1min时,碳纳米管产物很少,随取样时间延长碳纳米管产量增加,9min的取样时间产物最多。(3)He流量变化会对碳纳米管形态产生影响,CH4、H2流量变化对碳纳米管形态影响不大;He、H2、CH4流量变化会影响碳纳米管的产量,当He、H2、CH4流量比2:3:6时,碳纳米管产量最高且产物主要是单壁、双壁、三壁碳纳米管。(4) He、H2、CH4流量比为2:3:4时,催化剂焙烧温度为550℃与700℃时,碳纳米管产量较低;催化剂焙烧温度为800-C、900℃、1000℃时,碳纳米管产量较高,且催化剂焙烧温度为900℃时产量最高;拉曼光谱显示催化剂焙烧温度为800℃、900℃、1000℃时,碳纳米管质量较好且均合成了单壁碳纳米管;催化剂焙烧温度为800℃时,合成产物主要为双壁碳纳米管;催化剂焙烧温度为900℃时,合成产物主要为单壁碳纳米管与双壁碳纳米管;催化剂焙烧温度为1000℃时,合成产物主要为单壁、双壁碳纳米管以及三壁碳纳米管。(5)在碳纳米管生长过程中施加电场的影响,碳纳米管生长表现出一定的定向性。(6)一氧化碳和甲烷分别作碳源时,合成产物种类、形态不同。
【图文】:

照片,透射电镜,照片,碳纳米管


表征逡逑物质上会发生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弹性散射波长与长与激发光不同,该称为拉曼效应。通过对入射光频率析物质的结构。这就是拉曼光谱分析。逡逑究碳纳米管的有效工具。拉曼光谱表征碳纳米管时,主100 ̄400cm-i邋附近径向呼吸模(Radial邋breaching邋mode,邋围内的拉伸震动模(G邋模,Graphite邋band,G-band巧日邋1250 ̄1isorder邋band,D-band)。RBM峰的产生与单壁碳纳米管的结明显的RBM峰。因此,RMB峰是单壁或少壁碳纳米管墨峰,由管壁产生。D峰与碳纳米管的缺陷有关D纳米管的缺陷程度,比值越大表明碳纳米管缺陷越多。数,图3-3为实验产物拉曼光谱,可见图中的D模、RB表3-3拉曼光谱仪的主要参数逡逑

扫描电镜照片,取样时间,碳纳米管,产物


实验中取样时间分别取1、3、6、9miii。下图分别为不同取样时间下产物的逡逑扫描电镜照片。逡逑当取样时间为Imin时,产物SEM图4-3如示。图4-3(a)中几乎全是大快的催化剂逡逑颗粒,,只能观察到很少的碳纳米管。从图4-3(a)中观察到碳纳米管长度己经达到微逡逑米级,这表明碳纳米管己经生长了一段时间。图中可观察到管径不同的碳纳米管,逡逑说明新的碳纳米管在不断合成。当取样时间为3min时,产物SEM如图4-3(b)所示,逡逑此时碳纳米管产量己经有了大幅增加,图中布满了碳纳米管,碳纳米管顶端可观察逡逑到白色颗粒。当取样时间为6min时,产物SEM如图4-3似所示,此时碳纳米管密集逡逑22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Q127.11;TB3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保民;袁媛;郭永红;贾斌;王阳;;催化剂焙烧温度对热解火焰法合成碳纳米管的影响[J];人工晶体学报;2012年04期

2 丁开翔;孙保民;郭永红;贾小伟;王阳;康志忠;;催化剂焙烧温度和乙炔焰温度对火焰法催化裂解乙烯制备碳纳米管的影响[J];人工晶体学报;2016年01期

3 孙亚萍;孙保民;翟刚;吴楚瑜;;基板焙烧温度与合成时间对V形火焰法于不锈钢基板直接生长碳纳米管的影响[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年33期

4 方鹏飞;罗敏;刘汉明;毛亮亮;潘春旭;玉朝德;;火焰法碳纳米管/乙烯基酯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9年04期

5 方鹏飞;刘汉明;廖灵敏;潘春旭;;表面改性的火焰法碳纳米管/聚苯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8年01期

6 周进;;火焰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灵敏度调整方法[J];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2019年02期

7 郭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火焰法测定水中铜的不确定度评定[J];贵州环保科技;2006年04期

8 ;大气开放条件下合成出金刚石[J];磨料磨具与磨削;1989年06期

9 杨良玮;多层次叠合火焰复合技术及产品研究[J];产业用纺织品;1989年05期

10 汪再娟;杨寅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区人发中铜、铅、锌、镉[J];科技通报;198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符大天;蔡秀兰;林维明;;焙烧温度对Ni/CuO-ZrO_2-CeO_2-Al_2O_3催化剂在甲烷自热重整反应中积炭行为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2分会:催化化学[C];2014年

2 赵继英;赵茂生;;火焰法中改变流量比(R)对合成金刚石薄膜的影响[A];第二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3 贾毅;岳仁亮;刘刚;倪勇;杨洁;武晓峰;陈运法;;功能薄膜火焰法沉积中硼化合物助剂的影响[A];第十七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2年

4 王五一;;食品中铅的测定——原子吸收火焰法的比较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六届全国微量元素研究和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刘刚;马文君;安学锋;解思深;益小苏;;整体复合型电磁屏蔽复合材料[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熊娇君;毕亚东;陈慧;周伟;胡剑利;;Ni/HZSM-5及Ni-MgO/HZSM-5对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的探讨[A];第二届能源转化化学与技术研讨会会议指南2015[C];2015年

7 王军凯;李赛赛;宋健波;韩磊;郑扬帆;张海军;;催化剂种类对催化酚醛树脂制备碳纳米管的影响[A];2017·武汉耐火材料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7年

8 薛增泉;郭等柱;张耿民;张琦峰;申自勇;张兆祥;赵兴钰;吴锦雷;;碳纳米管中水分子在可见光下的裂解[A];中国真空学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宋为聪;史忠华;姚艳玲;陈耀强;龚茂初;;不同焙烧温度对YSZ-Al_2O_3材料性能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欧阳雨;方炎;;碳纳米管的拉曼散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庆环;北大科研团队破解碳纳米管应用难题[N];光明日报;2014年

2 程曦;“妙手”连通纳米材料与宏观世界[N];新清华;2007年

3 宋玉春;碳纳米管走近商业化应用[N];中国化工报;2004年

4 冯卫东;日开发出碳纳米管联接新工艺[N];科技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聂翠蓉;碳纳米管将要进入人体[N];科技日报;2006年

6 记者 申明;我成功制备出世界最长碳纳米管[N];科技日报;2013年

7 张云;我国成功制备出世界最长碳纳米管[N];中国航空报;2013年

8 记者 常丽君;碳纳米管会伤害细胞[N];科技日报;2011年

9 周有恒;前程似锦的新材料———碳纳米管[N];中国化工报;2002年

10 ;水做载体碳纳米管无所不能[N];大众科技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宗毅晨;钛基纳米功能材料的火焰合成与反应特性研究[D];清华大学;2016年

2 姜淑娟;基于氮、硼掺杂碳纳米管的燃料电池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及性能[D];南京大学;2010年

3 李娜;碳纳米管的可控合成及其在人工肌肉领域的应用[D];南开大学;2013年

4 王彬;金属酞菁及其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气敏性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5 叶丽娜;无机空心微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其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丁兆勇;火焰法合成碳纳米管及合成机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7 付群;单壁碳纳米管的纯化、修饰及其初步用于场效应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8 徐凯;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石油残渣基碳纳米管及其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年

9 朱斌;碳纳米管载药系统构建及其对草鱼出血病防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10 赵松方;基于碳纳米管的三维结构构筑、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鹏;热解火焰法催化裂解甲烷合成碳纳米管的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2 丁开翔;热解火焰法催化裂解乙烯制备碳纳米管的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3 袁媛;催化剂对热解火焰法合成碳纳米管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4 曹峰;火焰法大量制备碳纳米管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曹清;催化裂解甲烷制备碳纳米管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6 彭少明;碳纳米管束等效力学性能预测及屈曲分析[D];南昌航空大学;2012年

7 甘丽;碳纳米管的功能化、毒性及用作疼痛基因载体的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8 刘璐;研磨等方法制备多壁碳纳米管负载钯基催化剂[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9 王平平;纳米锂基陶瓷材料的制备及CO_2捕获性能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8年

10 张楠;铜硅酸盐系颜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5554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5554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d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