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形状记忆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1 03:00

  本文关键词:形状记忆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形状记忆聚合物作为一种新兴智能材料,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家居服饰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形状记忆环氧树脂耐热性能差、力学性能差的缺点,采用二次固化技术,通过加入高温潜伏性固化剂,使形状记忆材料在完成形状记忆功能后,再次对其进行二次固化,以提高其固化度,从而提高其耐热性能、力学性能,并利用非等温DSC法对其进行固化动力学研究。针对环氧树脂韧性差的缺点,利用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PGDGE)对其进行增韧,分别利用短切碳纤维、纤维布进行增强,旨在制备出力学性能高、形状记忆性能好的形状记忆环氧树脂(SMEP)。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固化度的SME P。通过动态力学分析(DMA)研究了不同固化体系储能模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计算了各个体系的交联度,分析了存在形状记忆效应的固化度条件。研究了温度对形状回复性能的影响、固化度对SMEP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固化度为70%的时候综合性能较好,形状回复温度为62℃,试样回复75。仅需101 s,形状固定率和形状回复率均在95%以上,试样的有效折叠次数为20次左右。通过加入高温潜伏性固化剂双氰胺(DICY)实现SMEP的二次固化。非等温DSC测试结果显示:E51/593/DICY体系固化反应DSC曲线有两个独立的固化放热峰,两个峰的峰值温度相差105℃,说明固化反应分两步进行,证明二次固化技术具有可行性。DMA测试表明:加入DICY后,材料依然具有很好形状记忆效应,各体系的形状固定率和形状回复率均在90%以上。各体系在高温二次固化后,SMEP的交联密度、拉伸强度、冲击强度、Tg均得到提高。利用Kissinger方程、Ozawa方程、Crane方程计算了各个固化反应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参数,推导了各个体系的固化动力学方程和固化工艺,得出最佳固化条件。FT-IR红外分析表明:加入DICY的SMEP体系在高温固化后,环氧基团转化率由71%提高到95%,符合预期反应,验证了固化工艺的合理性。采用低分子量脂肪族环氧树脂PPGDGE对形状记忆环氧树脂进行增韧。测试结果表明:PPGDGE加入9phr时,材料的形状记忆性能和力学性能最好。扫描电镜表明增韧试样由增韧前的脆性断裂变为增韧后的韧性断裂。制各了纤维增强型环氧树脂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结果表明:短切碳纤维并不能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且由于碳纤维阻碍链段运动导致体系形状记忆性能也有所下降;单向碳纤维布能有效的提高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形状回复率、形状回复速率,但形状固定率有所下降。
【关键词】:形状记忆聚合物 环氧树脂 二次固化 固化动力学 碳纤维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323.5;TB3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6
  • 第一章 绪论16-29
  • 1.1 引言16
  • 1.2 形状记忆聚合物16-21
  • 1.2.1 形状记忆聚合物概述16-17
  • 1.2.2 形状记忆聚合物形状记忆机理17-18
  • 1.2.3 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应用18-20
  • 1.2.4 形状记忆聚合物研究现状20-21
  • 1.3 形状记忆环氧树脂21-26
  • 1.3.1 形状记忆环氧树脂国内外研究概况21-24
  • 1.3.2 形状记忆环氧树脂增韧改性研究现状24
  • 1.3.3 形状记忆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24-26
  • 1.4 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的二次固化技术26-27
  • 1.4.1 形状记忆材料存在的问题26
  • 1.4.2 二次固化技术的提出及意义26-27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27-29
  • 1.5.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27
  • 1.5.2 本论文研究内容27-28
  • 1.5.3 创新之处28-29
  • 第二章 可二次固化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29-55
  • 2.1 引言29
  • 2.2 实验部分29-35
  • 2.2.1 实验原料29-30
  • 2.2.2 实验仪器30
  • 2.2.3 实验方法30-35
  • 2.3 性能测试与表征35-37
  • 2.3.1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35
  • 2.3.2 动态力学分析35
  • 2.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35
  • 2.3.4 扫描电镜分析35
  • 2.3.5 力学性能测试35-36
  • 2.3.6 形状记忆性能测试36-37
  • 2.4 测试结果与分析37-53
  • 2.4.1 不同固化体系的性能研究37-44
  • 2.4.2 固化剂的选择及二次固化可行性研究44-45
  • 2.4.3 DMA动态力学分析和交联密度的计算45-47
  • 2.4.4 力学性能分析47-48
  • 2.4.5 形状记忆性能分析48-53
  • 2.5 本章小结53-55
  • 第三章 形状记忆环氧树脂固化动力学研究55-68
  • 3.1 形状记忆环氧树脂固化动力学研究方法55-56
  • 3.2 形状记忆环氧树脂固化动力学研究56-60
  • 3.2.1 固化体系表观活化能的计算56-59
  • 3.2.2 不同固化体系动力学方程的确定59
  • 3.2.3 固化反应速率常数59-60
  • 3.3 不同体系固化工艺的确定60-63
  • 3.3.1 E51/593与E51/DICY体系固化工艺的确定61-62
  • 3.3.2 E51/593/DICY体系固化工艺的确定62-63
  • 3.4 固化反应体系FT-IR分析63-66
  • 3.5 本章小结66-68
  • 第四章 形状记忆环氧树脂增韧体系的研究68-79
  • 4.1 引言68
  • 4.2 实验部分68-69
  • 4.2.1 实验原料68
  • 4.2.2 实验仪器68
  • 4.2.3 实验方法68-69
  • 4.3 结果与讨论69-77
  • 4.3.1 断面SEM扫描电镜分析69-70
  • 4.3.2 FT-IR傅立叶红外固化度分析70-71
  • 4.3.3 DMA动态力学分析与交联密度的计算71-72
  • 4.3.4 DSC热性能分析72
  • 4.3.5 力学性能分析72-74
  • 4.3.6 形状记忆性能分析74-77
  • 4.4 本章小结77-79
  • 第五章 碳纤维增强形状记忆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79-88
  • 5.1 引言79
  • 5.2 实验部分79-81
  • 5.2.1 实验原料79
  • 5.2.2 实验仪器79-80
  • 5.2.3 实验方法80-81
  • 5.3 性能测试与表征81
  • 5.4 短切碳纤维增强SMEP复合材料的性能分析81-85
  • 5.4.1 FT-IR分析82
  • 5.4.2 SEM扫描电镜分析82
  • 5.4.3 短切碳纤维增强SMEP复合材料的拉伸断面分析82-83
  • 5.4.4 短切碳纤维增强SME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83-84
  • 5.4.5 短切碳纤维增强SMEP复合材料的形状记忆性能84-85
  • 5.5 单向纤维布增强SMEP复合材料的性能分析85-87
  • 5.5.1 纤维布增强SMEP复合材料的SEM85
  • 5.5.2 纤维布增强SME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形状记忆性能85-86
  • 5.5.3 纤维布增强SMEP复合材料的形状回复速率86
  • 5.5.4 各体系性能对比86-87
  • 5.6 本章小结87-88
  • 结论88-90
  • 参考文献90-9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97-99
  • 致谢9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权;艾娇艳;蓝承东;柳晨醒;;非等温DSC法研究环氧树脂/聚硫醇体系固化动力学[J];热固性树脂;2015年02期

2 李芝华;陈明;马立;高战蛟;顾文琴;;端羧基丁腈橡胶改性环氧形状记忆聚合物[J];宇航材料工艺;2015年01期

3 李文渊;曹有名;;双氰胺/环氧粉末涂料的研究[J];电镀与涂饰;2014年18期

4 江洪;王微;王辉;尹婧婧;;国内外智能材料发展状况分析[J];新材料产业;2014年05期

5 张阿樱;吕海宝;;MWCNT纳米纸/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6 李宁;邓廷昌;;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J];甘肃科技;2013年15期

7 卢少微;张海军;高禹;王晓强;冷劲松;;后固化对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的影响[J];固体火箭技术;2013年02期

8 彭桂荣;陈杰;张立勇;韦菲;罗棚;;PPGDGE改性酸酐对环氧树脂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J];热固性树脂;2012年04期

9 肖长发;何显儒;郑世容;杨成玉;;FTIR法研究氯化丁基橡胶硫化动力学[J];胶体与聚合物;2011年03期

10 甘丽;孙志杰;顾轶卓;李敏;张佐光;;升温与等温法非模型动力学研究环氧树脂固化反应[J];高分子学报;2010年08期


  本文关键词:形状记忆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88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588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f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