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相场法的热—力—扩散耦合理论研究
【图文】:
图 1.1 快速烧结装置的工作原理图Fig.1.1 Working schematic of a FAST apparatus理的研究是理论研究工作的核心。到目前为止,对电流辅归结为机械效应,热效应和电效应三个方面的影响。效应流烧结装置中,石墨模具及粉体受到数十甚至上百兆帕的力使得烧结颗粒之间接触的更为紧密的同时增强了晶格扩等在无压烧结中存在的致密化机制,并可能激活如塑性变致密化机制。而当快速电流烧结中的机械压力增加至数粉末凝聚团状物将会在压力的作用下破裂,团状物的破裂进行重新排列,减少了烧结开始阶段颗粒之间孔隙的大小化过程中对晶体生长的限制[10-12]。其次烧结过程在较高的发额外的致密化机制,包括因为屈服应力随温度上升或幂的烧结颗粒塑性变形等[13-15]。近来高达 1GPa 压力下的烧
图 1.2 Fe-Cu 两相烧结中 Cu 的扩散过程Fig.1.2 The diffusion process of Cu during sintering.相场法建立在扩散界面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相场变量来描述烧结不同状态变量,采用能量的方法来描述微观结构的演化过程。谢辉[77]在中通过引入长程序参量来对颗粒晶界进行描述,模拟了多球模型中 Mo 粉过程,其结果显示表面扩散为烧结主导机制。Zhang[78]在 Fe 和 Cu 混合粉模拟中考虑了表面扩散与晶界扩散,给出了如图 1.2 所示的微观结构和两度分布。马文婧[79]利用晶体相场法研究了二元合金的形变过程中空洞的和生长过程。Wang[80]的研究中发现引入的烧结颗粒刚体运动在致密化过重要作用。相场方法在模拟烧结动态过程中,由于避免了对界面位置的,极大的降低了计算难度,但用于描述微结构演化过程的控制方程推导,,引入多物理场的耦合效应也需要进行额外的理论工作。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B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茂;常玲玲;崔亚男;陈晓玮;何新波;曲选辉;;纳米金颗粒熔化与烧结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13年06期
2 吴明霞;杨刚;杨屹;尹德强;杨德方;;电热冲击对多物理场耦合烧结收缩致密化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3年S1期
3 宋毅;周照耀;赖燕根;陈志成;;放电等离子烧结粉末材料的多场耦合有限元模型及其数值模拟[J];热加工工艺;2011年21期
4 熊启林;田晓耕;沈亚鹏;夏荣厚;;瞬态热冲击下层合材料板界面的热弹性行为[J];力学学报;2011年03期
5 孟庆森;辛立军;陈少平;Munir Z A;;电场激活燃烧合成(TiB_2)_PNi/Ni_3Al/Ni功能梯度材料[J];复合材料学报;2009年01期
6 白玲;葛昌纯;沈卫平;;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J];粉末冶金技术;2007年03期
7 高虹;赵良举;曾丹苓;高丽娟;;团簇在金属表面沉积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8 谢辉;孙军;杨刘晓;赵宝华;贾磊;吕振林;;Mo粉末烧结过程的相场模拟[J];铸造技术;2006年12期
9 吕学伟;白晨光;邱贵宝;欧阳奇;黄玉明;;三种优化烧结配料方法的比较[J];烧结球团;2006年02期
10 黄佩珍,李中华,孙军;板状晶粒不稳定外形的有限元分析[J];金属学报;200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东明;陶瓷材料脉冲电流烧结机理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廖小军;石墨烯/铝复合材料制备及导热性能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6年
2 郝晓明;气相法制备纳米颗粒过程的Monte Carlo模拟及反问题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3 边宝龙;力、电作用下晶内微裂纹的演化[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4 李志刚;在外载荷下金属材料内部微裂纹的演化[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122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612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