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层合薄膜反射镜面型主动控制研究
【图文】:
分析薄膜反射镜非线性动力学特性,探究压电层合薄膜和作动特性,通过数值仿真和系统试验相结合实现对薄膜反射状调节和动态响应控制。本研究将全面推动薄膜反射镜在轨自展,为智能结构技术在轻型星载大型光学系统中的广泛应用、性能指标和智能化水平奠定理论基础和技术储备。外研究现状反射镜技术发展概述射镜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至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航空航天径空间望远镜计划,旨在设计和制造面型可精密调节的大口径,用以提升对地观测范围和精度,,推动空间通讯和深空探测技俄罗斯、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国的研究机构也纷纷开展研究射镜技术研究的热潮。空间反射镜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归纳为 1-1 所示。大口径需求 高质量成像 充气式
图 1-2 Echo 1 气球卫星[2]Fig.1-2 Echo 1 inflatable satallite[2]空航天局成功发射了人类第一个超过“Echo 1”气球卫星,如图 1-2 所示铝涂层,直径 31m,重 62kg,用于进发射了第二颗直径为 41m 的“Echo 2化方式进行成型,作为通讯卫星在轨长时间使用并维持表面面型[3]。1971,9m 和 14m 的充气型天线。1996 年飞行试验[4],其在轨展开过程如图 1(①→②),三个充气支撑柱和薄膜反柱和支撑环通过储藏箱内的充气系统全充气后,薄膜反射镜在气压和绳索当天线完全展开后,三个支撑柱的长经过测量,在中心 4m 半径区域内 RM.K.Maji 等人进行了充气式压电驱动薄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B383.2;TH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中阳;;智能压电复合结构的有限元建模与位置优化[J];中国机械工程;2013年04期
2 王雷;任秉银;邹鸿生;;压电悬臂梁智能元数字仿真模型设计及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2年08期
3 黄良;吴大方;潘兵;牟朦;王岳武;;柔性智能结构的振动主动控制仿真和实验研究[J];测控技术;2012年03期
4 张鹏;张元;金光;钟兴;张雷;姚劲松;;应用条纹投影法测量薄膜反射镜的成形[J];光学精密工程;2011年06期
5 钟兴;金光;张鹏;张元;;多电极静电拉伸薄膜反射镜的光学检测[J];应用光学;2011年02期
6 王二成;赵亚军;马晓雨;;压电智能悬臂梁结构振动主动控制仿真[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1年02期
7 钱锋;王建国;;压电智能结构振动控制的数值模拟[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8 陆丽娟;张庚生;唐敏学;;均匀载荷作用下膜基反射镜面形分析和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9 张利;谢毅;计时鸣;袁巧玲;;压电智能结构的柔性梁振动主动控制系统仿真[J];机电工程;2009年09期
10 安源;金光;齐迎春;孙小伟;蒋宁;艾晨光;;薄膜反射镜的单电极控制静电成形[J];光学精密工程;2009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鹏;空间薄膜反射镜成形控制及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2 石广丰;空间薄膜反射镜的多电极控制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3 岳洪浩;精密柔性抛物壳智能结构系统及其主动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丁根芳;层合压电智能结构的数值模拟和振动控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宋雪健;基于压电智能结构的振动主动控制算法研究[D];中北大学;2017年
2 王天琪;压电智能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系统研究[D];中北大学;2017年
3 陆一凡;基于边界作动的薄膜反射镜热变形误差消除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197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619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