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可控液滴催化微纳刻蚀加工方法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30 09:20
【摘要】:在第20届中国科协年会闭幕式上,中国科协发布了12个领域中的60个重大科学问题和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其中在先进材料领域中的纳米纤维备受关注。单晶硅纳米线作为一维纳米材料,其优越的机械特性、电光学特性、生化传感特性及热电特性,使其在光学设备、电子设备和生物传感器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因此低成本、高效率地制备指定形貌特征的纳米线阵列成为重要的研究热点,本文以国家自然基金“可控液滴催化生长与刻蚀纳米加工方法的研究”(编号:51675141)为基础,主要研究可控液滴催化刻蚀法制备纳米线阵列及加工带有纳米绒毛的微型培养皿和微流道。首先,探究分析银催化刻蚀法制备纳米线阵列中一步法和两步法的刻蚀机理,分别对硅的二、四价溶解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同时在对刻蚀溶液的操控中,选择气控微管液滴操控法,基于Young-Laplace方程,建立微管末端、刻蚀液滴和硅基底之间考虑接触角滞后的移动液桥力学模型,理论计算分析出微管末端与硅基底之间液桥力的大小和作用方向。其次,在气控微管液滴操控法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银催化刻蚀过程的特点和要求,搭建包括气控液滴操控单元、显微视觉成像单元、运动定位单元和并联转角单元在内的可控液滴催化微纳刻蚀加工系统。此外,对基于显微视觉反馈的加工策略及控制方法进行分析,编写轨迹规划界面、检测调控界面和双视成像界面共存的计算机软件,并加入“空载检测”指令来检测微管末端和硅基底之间的距离变化。再次,利用银纳米颗粒作为催化剂对单晶硅进行催化刻蚀实验,制备不同长径比的硅纳米线阵列和改变硅片表面形貌特点。通过实验改变刻蚀条件中的硝酸银浓度、双氧水浓度、刻蚀时间、刻蚀温度及光照等参数,总结分析出各参数对硅纳米线长径比及微纳结构的影响,进而实现形貌控制,最后对刻蚀后的硅片表面进行了反射率测试,实验表明刻蚀后的硅片的表面微纳结构对波长为400~2000nm的光具有显著的减反射效果。最后,利用已搭建的微纳刻蚀加工系统,进行可控液滴催化刻蚀的实验研究。分析可控液滴催化刻蚀的实验机理,通过直写式催化刻蚀和水下催化刻蚀进行加工刻蚀;通过改变应用压强、微管停留时间和微管运动速度参数,总结分析其对点型和线型刻蚀形貌特征的影响;最后根据点型和直线型刻蚀特征制备带有纳米绒毛的微型培养皿和微流道,分析不同刻蚀图案在医学和生物学中的应用。
【图文】:

葡萄糖,纤维表面,纳米,压电特性


图 1-1 应用于葡萄糖检测的氧化锌纳米线化锌纳米吸纳拥有良好的压电特性和半导体性质,中用电化学溶液方法,在 Kevlar 纤维表面制备生长出氧锌纳米线的导电性出了纤维纳米发电机,纤维表面的

银纳米线,线制,纳米,发电机


图 1-2 基于氧化锌纳米线制备的纤维纳米发电机2)银纳米线特性及其应用银纳米线具有导电性优异、导热性优良、表面电阻低、透明度高和生物相良好等特性[8],,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学催化、制备微电子设备、制备薄膜太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B38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海;白一鸣;陈诺夫;延玲玲;高征;牟潇野;;贵金属纳米颗粒催化刻蚀硅表面微纳结构现状[J];微纳电子技术;2015年07期

2 胡永利;彭程;;银纳米材料的形貌可控制备及电催化氧还原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5年05期

3 凌明祥;陈立国;;基于介电润湿效应的微液滴操控[J];压电与声光;2013年04期

4 王中林;;纳米发电机作为可持续性电源与有源传感器的商业化应用[J];中国科学:化学;2013年06期

5 王进;张宗明;;纳米科技的潜在风险及法律对策探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伟;硅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2 邢济尧;基于流体分配的微加工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3 王志亮;硅纳米线电、磁和热性能研究及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许杰;基于银纳米线的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7年

2 于航;硅微结构金属辅助化学刻蚀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6年

3 邱智文;受主掺杂氧化锌纳米线的激光烧蚀生长与器件应用研究[D];济南大学;2014年

4 范绪阁;低成本一维硅纳米结构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5 杨彦东;基于Cimatron的并联机床后置处理系统研究与实现[D];燕山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456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6456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4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