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核壳结构中的增强石墨烯吸收及全介电磁共振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4 05:10

  本文关键词:核壳结构中的增强石墨烯吸收及全介电磁共振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得益于现代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由中心的核以及包覆在外部的壳层组成的核壳结构,作为复合纳米粒子一个重要的分支,近年来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核壳纳米粒子中,通常由不同的物质组成核以及壳层,具有内核和壳层的性能以及核壳单一组分所不具有的许多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在生物医学、化学、物理、材料学、催化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本论文中,我们主要研究了介质核/金属壳层构成的等离激元核壳结构和全介电核壳结构的光学特性,研究了等离激元核壳结构在增强石墨烯吸收上的应用,以及全介电核壳结构在实现光学频段磁共振的应用。论文分以下两个方面展开:首先,我们研究了介质/金属/石墨烯多层核壳结构中的石墨烯的吸收特性,我们发现介质/金属等离激元核壳结构所支持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模式可以极大增强最外层石墨烯的吸收;通过改变介质核尺寸或者金属层厚度,我们可以将石墨烯吸收调节到可见光到近红外波段的任意波长处,通过同时优化介质核尺寸以及金属层厚度我们还可以在任意给定波长处使石墨烯的吸收达到最大值,相比于实心金属颗粒/石墨烯核壳结构中石墨烯的吸收效率增强两个数量级。其次,我们理论研究了低折射率介质/高折射率介质构成的核壳结构的光学特性,发现这类全介电核壳结构可以支持光学频段的磁共振模式;实验上,我们利用在自支撑聚苯乙烯微球表面包裹高介电常数的材料硅,成功制备了全介电核壳结构,并观察到与理论预测相吻合的磁共振模式的存在,其共振波长及强度可以通过调节壳层厚度和内核尺寸来调谐,为实现无损耗的全介电超构材料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关键词】:表面等离激元 Mie散射 石墨烯 核壳结构 磁共振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13.71;TB383.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22
  • §1.1 表面等离极化激元波以及局域等离激元共振10-15
  • §1.1.1 平面金属/介质表面的SPP10-12
  • §1.1.2 金属纳米颗粒的LSP12-13
  • §1.1.3 杂化理论13-15
  • §1.2 石墨烯材料15-16
  • §1.2.1 石墨烯的结构15
  • §1.2.2 石墨烯的吸收特性15-16
  • §1.3 Mie散射理论16-17
  • §1.4 超结构中的磁共振17-18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18-19
  • 参考文献19-22
  • 第二章 多层核壳结构增强石墨烯的吸收22-36
  • §2.1 引言22-25
  • §2.2 核壳结构中共振的调谐性25-26
  • §2.2.1 介质/金属核壳结构中的调谐性25-26
  • §2.3 金属/石墨烯核壳结构中石墨烯的吸收26-28
  • §2.4 石墨烯在介质/金属/石墨烯核壳结构中吸收增强28-33
  • §2.4.1 石墨烯吸收增强的波段可调性29-32
  • §2.4.2 核壳结构中金属层损耗对石墨烯吸收的影响32-33
  • §2.5 本章小结33-34
  • 参考文献34-36
  • 第三章 全介电核壳结构增强磁共振36-50
  • §3.1 引言36-40
  • §3.1.1 制备全介电球的不同方法37-40
  • §3.2 全介电材料单个核壳颗粒40-42
  • §3.2.1 单个颗粒Mie散射理论结果41-42
  • §3.3 全介电材料核壳颗粒阵列42-47
  • §3.3.1 样品的制备方法42-43
  • §3.3.2 实验样品图43-44
  • §3.3.3 磁共振波段调谐性44-47
  • §3.4 本章小结47-48
  • 参考文献48-50
  • 第四章 全文总结50-5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1-52
  • 致谢52-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肖锴;周雅静;李亮;;核壳结构金属-有机骨架的研究[J];化学进展;2014年Z1期

2 陈军;吴唯;吴笑融;陈玉洁;何三雄;;聚(苯乙烯-丙烯酰胺)/蒙脱土核壳结构增强尼龙6[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年01期

3 曹顺生;刘白玲;邓小波;;核壳结构材料表征技术[J];江西化工;2008年03期

4 俞希跃;刘刚;常振旗;李文杰;周杰;田扬超;;聚合物核壳结构微球的同步辐射显微表征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5 张立新,罗佳,王琳,金浦,陈乾旺;SiO_2/PE/Bi_2S_3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合成与性能(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05年09期

6 方玉堂;刘洪;;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超声合成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8年S2期

7 吴唯;陈军;何思阳;杨竹亭;陈川;;聚(苯乙烯-丙烯酰胺)/蒙脱土核壳结构材料改性聚酰胺6的性能研究[J];中国塑料;2009年12期

8 郎雷鸣;;锌基荧光量子点核壳结构材料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33期

9 樊惠昌;;研究核壳乳液技术 开辟升级换代途径[J];中国皮革;1990年03期

10 张恺,韩坤,张学海,张俊虎,杨柏;具有无机/有机核壳结构的窄分散发光微球的合成与表征[J];科学通报;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盖国胜;杨玉芬;樊世民;;核壳结构粒子制备及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粉体工程学术会暨相关设备、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何浪;王静波;洪昕林;;核壳结构丙烯酸树脂的制备及粒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赵华伟;时虎;;核壳处理技术在阻燃防火中的应用[A];2011安徽省科协年会——海湾杯“社会消防安全管理创新”专题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鲁遥;赵鹏程;胡应乾;蒋宏亮;王利群;;同轴电纺制备生物降解多功能核壳纤维膜[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功能高分子科学前沿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刘侠侠;;吸波核壳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费翔;徐世美;王吉德;;新型核壳结构纳米复合双网络水凝胶的合成及其机械性能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7 马宇春;李雪梅;柳越;李广录;何涛;;基于核壳结构的纳米粒子型正渗透驱动液的研究[A];第四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0年

8 任召辉;;CoFe_2O_4-PbTiO_3核壳结构纳米纤维的同轴电子雾化喷涂制备与表征[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陈洁;彭呈;方大为;聂俊;马贵平;;水蒸气诱导相分离法制备核壳结构纳米纤维[A];2012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上册)[C];2012年

10 丁瑜秋;陈小慧;徐佩;杨善中;徐红梅;丁运生;;共聚法构筑有机硅-聚氨酯-丙烯酸酯核壳结构粒子及其乳液性能研究[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A:高分子合成[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姜恩;我国成功制备出核壳结构的碳纳米管[N];科技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钛基和碳基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2 张宝忠;ZSM-5分子筛的纳米化、核壳化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5年

3 高彩天;氧化物半导体核壳异质结构在光电化学器件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15年

4 南皓雄;单原子壳层核壳结构催化剂及铂基合金催化剂的制备与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付念;核壳可控结构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PBT增韧改性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6 李洒;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的制备、调控与功能化特性[D];清华大学;2015年

7 李彦兴;二氧化硅包裹的核壳结构纳米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氨分解制氢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吕强;核壳结构的磁性氧化铁复合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9 李飞;核壳结构复合电极的设计、制备及其电化学储能特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10 孙培勤;醋酸乙烯—丙烯酸丁酯乳液聚合核壳形态动力学研究[D];浙江大学;199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龙;一维核壳结构LiFePO_4/C复合材料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的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2 刘晓芳;磁性核壳结构镍基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加氢性能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3 郑书红;稀土掺杂荧光温度传感材料设计与合成[D];浙江大学;2015年

4 刘梦眉;两种磁性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分析[D];复旦大学;2014年

5 薛芬;界面活性核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乳化性能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6 王军;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氧化物的制备与表征[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7 钱力;应用于喷墨打印含能油墨的核壳结构锅热剂的制备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8 梁珂娟;核壳结构氧化物/还原氧化石墨烯基复合体系的组装及其性能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9 朱晓琳;钴基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10 马志强;核壳结构CuO-Bi_2O_3@SiO_2催化剂的制备及炔化性能[D];山西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核壳结构中的增强石墨烯吸收及全介电磁共振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51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651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8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