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菊酯和吡唑醚菌酯纳米载药系统构建与表征
【图文】:
的高分子成膜材料,将分散的药物活性成分包覆形成微小壁材,被包覆物叫芯材,粒径控制在 100 nm 左右,弥补了改善药效稳定性,延长持效期(Clemente 等,2014)。米分散体是一种或多种农药活性成分以纳米尺度的微粒、载体中形成的高度分散的固体分散体系(王春鑫 等,2017剂的一种,能够克服了传统液体剂型运输、储存、稳定性差的粘附、沉积和渗透作用,相对于水分散粒剂和可湿性粉剂能保持较高的润湿性能和分散性能(陈桂兰 等,2002;杨东及其剂型研究进展理化性质Lambda-cyhalothrin),又名三氟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类杀虫剂,化学名称:3-(2-氯-3,3,3-三氟丙烯基)-2,2-二甲酯(徐惠云,2011),结构式如下:
图 1-2 吡唑醚菌酯的结构式Fig. 1-2 Structure formula of pyraclostrobin至浅米色无味结晶体,熔点 63.7~65.2℃,蒸气压约 2.6×10- 1.9 mg/L(20℃),在乙腈,甲苯,二氯甲烷,丙酮,乙酸20℃)。纯品在水溶液中光解半衰期为 0.06 d(1.44 h), 以上(刘长令,2005)。对兔的眼睛、皮肤无刺激性,对鸟、蜜蜂、蚯蚓低毒,是一杀菌剂,杀菌广谱,主要通过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在细胞 b 转移至细胞色素 c1,通过阻断能量(ATP)的产生起到杀易被农作物快速吸收,渗透传输到叶片背部,对作物叶片正于防治小麦、水稻、蔬菜、经济作物和观赏植物,能够防治害(Anke 等,1977;Barlett 等,,2002)。酯剂型研究进展属于高效、光谱、中等毒性新型杀菌剂,在农药市场一直处于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Q460.1;TB3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醚菌酯目前在我国的登记使用情况[J];农药市场信息;2018年16期
2 牛玉志;;被捧上神坛的吡唑醚菌酯[J];营销界(农资与市场);2017年15期
3 武贵林;;56%丙森·醚菌酯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试验[J];基层农技推广;2016年05期
4 本报讯;;吡唑醚菌酯:原药市场新星[J];中国农资;2016年48期
5 葛谦;苟春林;姜瑞;;黄瓜与土壤中醚菌酯残留的气相分析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20期
6 李易初;刘佳;;5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防治黄瓜白粉病药效试验报告[J];中国林副特产;2012年02期
7 刘刚;;第2个醚菌酯水分散粒剂产品登记[J];农药市场信息;2011年10期
8 温绍有;;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J];中国果菜;2011年07期
9 邵辉;刘磊;李娜;李晶;李辉;张玉婷;宋淑荣;郭永泽;;黄瓜中吡唑醚菌酯和烯酰吗啉的测定方法[J];农药;2014年07期
10 吕国成;;6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J];广西植保;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晓梅;赵建江;张晓芳;;吡唑醚菌酯和氟唑菌酰胺在番茄中的残留测定研究[A];植保科技创新与农业精准扶贫——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2 汪汉成;王进;陈庆园;王茂胜;Tom Hsiang;商胜华;余知和;;基于碳代谢的嘧菌酯和醚菌酯对烟草枯萎病菌的代谢活性研究(英文)[A];中国烟草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7年
3 朱祥林;高定如;韩国华;;小麦白粉病重发原因与醚菌酯及其复配剂的防治效果[A];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第十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林婷;时浩杰;徐晓芳;陈聃;虞舒姗;张传清;;草莓炭疽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及旁路氧化在胶孢炭疽菌QoIs敏感性中的作用[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5 张武军;赵小琴;张伟;张辉;赵霞;;表面活性剂加倍杀对提高杀菌剂药效作用的研究[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
6 时春喜;王清;曲子瑞;张腾;赵佳振;;吡唑醚菌酯与霜脲氰不同混配组合对黄瓜霜霉病室内毒力测定[A];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与植物保护——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7 吴凤芝;王会芳;肖彤斌;王三勇;;7种杀菌剂对辣椒炭疽病的防效[A];公共植保与绿色防控[C];2010年
8 许苗苗;戴冬青;刘俊;马双新;曹志艳;董金皋;;不同杀菌剂对禾谷镰孢的抑菌效果[A];植保科技创新与农业精准扶贫——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9 马志强;毕秋艳;王文桥;韩秀英;张小冈;赵建江;;葡萄霜霉病菌对多种杀菌剂的敏感性[A];“创新驱动与现代植保”——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孟润杰;王文桥;韩秀英;马志强;张小风;赵建江;;25%氟吡菌胺·吡唑醚菌酯WG对设施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A];2014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理健;施用吡唑醚菌酯注意事项[N];山东科技报;2019年
2 闻音;三招应对吡唑醚菌酯扎堆[N];农资导报;2016年
3 方圆;吡唑醚菌酯能防治西瓜多种病害[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7年
4 天涯;未来5年,谁将是下一个“吡唑”?[N];农资导报;2017年
5 胡元珏 杜晓文;绿色杀菌剂迎来黄金发展期[N];农资导报;2017年
6 辉胜;吡唑醚菌酯复配制剂阵容庞大[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8年
7 石华;同是“菌酯” 有啥不同[N];河南科技报;2015年
8 石华;通俗易懂话“菌酯”[N];农民日报;2015年
9 谭立云;醚菌酯对小麦白粉病高效[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5年
10 苏农;醚菌酯能防治小麦赤霉病[N];农资导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春鑫;功夫菊酯和吡唑醚菌酯纳米载药系统构建与表征[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2 侯志广;人参中农药多残留检测技术及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宪飞;吡唑醚菌酯蜜胺树脂微囊悬浮剂的制备与表征[D];吉林农业大学;2018年
2 冯广军;吡唑醚菌酯合成工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
3 熊永;吡唑醚菌酯在马铃薯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18年
4 李康丽;吡唑醚菌酯结晶成核过程中的油析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5 王伟昌;采用新型包封策略提高吡唑醚菌酯的药效和对水生生物安全性[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6 高云;不同加工剂型吡唑醚菌酯对水生生物毒性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7 杨慧莹;吡唑醚菌酯对两种植物真菌病害的防效和靶区残留量之间的效应关系[D];沈阳农业大学;2018年
8 胡文渊;苦参碱与吡唑醚菌酯复配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9 芦勇;吡唑醚菌酯拌种防治小麦纹枯病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10 王晓坤;吡唑醚菌酯水药一体化防治番茄颈腐根腐病应用技术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622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662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