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分子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2 05:30
【摘要】:高能量密度含能材料的合成和性能研究对提高火炸药的能量、密度等起着重要作用,对提高武器弹药射程、威力以及在火箭中的应用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尤其是含能材料作为军用产品在火箭中的应用,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无法被其他能源所替代。但是传统含能材料并不能完全满足要求,有些爆炸后生成的产物严重污染环境,部分含能材料如黑火药等能量较低,阻碍了其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发展,需要进一步研制出新的高能量密度含能材料来替代传统含能材料,如新型绿色含能离子液体就是一种选择。富氮型含能离子液体作为新型含能材料在高能炸药、推进剂和燃料等领域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唑类含能离子液体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因为唑类衍生物中的五元氮杂环分子结构中含有大量的高能C-N和N-N键,种类丰富,包括咪唑类、三唑类、四唑类和五唑类等。其中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具有生成焓高,热稳定性及安全性好,合成方法简单、条件可控等优点。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又分为1,2,4-三唑类和1,2,3-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1,2,4-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具有生成焓高、密度高、热稳定性好、感度低、可设计性等优点,使其有望替代传统推进剂、炸药以及燃料等应用在航天工业及军事领域等。本论文以设计、合成性能优异的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为研究目标,从分子设计出发,采用Gaussian09软件,结合B3LYP/6-311+G(d,p)及B3LYP/LANL2DZ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优化分析,得到重要的分子结构和电子结构参数,设计了多系列新型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并计算其生成焓、燃烧热、密度、晶格能、摩尔热容等,系统研究了分子微观结构与其物化性质、热力学性质及燃烧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对指导含能离子液体的结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主要研究内容有:以1-烷基-4-氨基-1,2,4-三唑、1-酯基-4-氨基-1,2,4-三唑为阳离子,以无机盐离子、硝基唑类盐离子以及金属配合物离子为阴离子,通过有机合成、离子交换方法合成性能优异的[BATZ]NO_3、[PATZ]NO_3、[HATZ]NO_3、[DATZ]NO_3、[EaATZ]NO_3、[EpATZ]NO_3、[BATZ]ClO_4、[BATZ]N(CN)_2、[BATZ][2,4,5-TNI]、[BATZ][3,5-DNTZ]、[BATZ]_3[Co(NO_2)_6]、[BATZ]_3[Co(CN)_6]、[BATZ]_3[Fe(CN)_6]和[BATZ]_2[Co(NCS)_4]含能离子液体。应用DFT研究了[RATZ]Br离子液体的烷基化反应机理以及上述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复分解反应机理。采用~1H NMR、元素分析、FT-IR、UV-Vis和Raman光谱等结构表征方法分析了该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结构,表明成功合成了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且分离纯化好,纯度高。以DFT/B3LYP/LANL2DZ理论方法优化了金属配合物阴离子的结构,得到[Co(NO_2)_6]~(3-)、[Co(CN)_6]~(3-)和[Fe(CN)_6]~(3-)的稳定构型为正八面体结构,[Co(NCS)_4]~(2-)的稳定构型为正四面体结构;结合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计算得到的金属配合物阴离子的动态振动模式分析了阴离子[Co(NO_2)_6]~(3-)、[Co(CN)_6]~(3-)、[Fe(CN)_6]~(3-)和[Co(NCS)_4]~(2-)的理论振动光谱,与FT-IR光谱和Raman光谱的分析一致,为金属配合物阴离子的FT-IR和Raman光谱的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以[BATZ]NO_3、[PATZ]NO_3、[HATZ]NO_3、[DATZ]NO_3、[EaATZ]NO_3、[EpATZ]NO_3、[BATZ]ClO_4、[BATZ]N(CN)_2、[BATZ][2,4,5-TNI]、[BATZ][3,5-DNTZ]、[BATZ]_3[Co(NO_2)_6]、[BATZ]_3[Co(CN)_6]、[BATZ]_3[Fe(CN)_6]和[BATZ]_2[Co(NCS)_4]含能离子液体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其分子结构对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并重点研究了温度对上述含能离子液体密度的影响。通过比较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密度、标准摩尔生成焓、摩尔热容的理论值与实验值,验证了量子化学理论计算方法的精度和准确性,并基于含能离子液体的摩尔热容,研究了其在303-353 K时的热力学焓变、熵变和吉布斯自由能变等热力学性质,为含能离子液体的设计合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依据。为了研究含能材料的重要特性,基于量子化学理论方法,结合生成焓和密度实验值,应用Kamlet-Jacobs方程等方法分别计算了爆热、爆压、爆速、爆容、爆温等爆轰性能参数,探讨了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结构对爆轰性能的影响。此外,氧平衡是衡量含能材料爆轰性能的重要参数(指标),本文研究了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氧平衡及CO平衡。研究结果显示,含能离子液体中含氧原子数越多,生成大量水,释放热量越多,水蒸气释放大量热,比其裂解吸收的热量大,爆热越大;含H元素越多,生成气体越多,则其爆容越大。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爆速比RDX(8.98 km·s~(-1))和HMX(9.35 km·s~(-1))大;1-酯基-4-氨基-1,2,4-三唑硝酸盐和1-丁基-4-氨基-1,2,4-三唑金属配合物含能离子液体的爆压比RDX(35.13 GPa)和HMX(38.24 GPa)的爆压大,其余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爆压均大于24 GPa,说明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爆速和爆压均较大,有望替代传统高能炸药。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结合含能材料中的常用引发键预测了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感度,系统研究了电子结构、氧平衡指数、氧原子数目、芳香性、活性指数等参数对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撞击感度、摩擦感度和冲击波感度的影响。研究表明,[BATZ]NO_3、[PATZ]NO_3、[HATZ]NO_3、[DATZ]NO_3、[EaATZ]NO_3、[EpATZ]NO_3、[BATZ]ClO_4、[BATZ]N(CN)_2、[BATZ][2,4,5-TNI]、[BATZ][3,5-DNTZ]、[BATZ]_3[Co(NO_2)_6]、[BATZ]_3[Co(CN)_6]、[BATZ]_3[Fe(CN)_6]和[BATZ]_2[Co(NCS)_4]含能离子液体的h_(50)值较大,撞击感度较小,对机械撞击不敏感,安全性能提高。此外,本文合成的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摩擦感度和冲击波感度也较低。采用NASA的CEA软件计算了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比冲、特征速度、燃烧室温度、爆炸时产生的气体平均分子量等能量特性,深入研究了含能离子液体分子组成对其能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比冲均在2800 Ns·kg~(-1)左右,燃烧室温度在2900 K左右;其中,[DATZ]NO_3的比冲值最大,接近1-甲基咪唑硼烷和偏二甲肼,满足液体发动机的需求。通过研究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物理化学性质、热力学性质以及燃烧性能,证明了这种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具有较高的密度、较好的热稳定性、优异的含能性质、良好的燃烧性能等,是一类可替代传统燃料的新型含能材料,有望将其应用于推进剂、炸药以及新能源燃料等领域。
【图文】:

离子液体,三唑


图 1-1 1,2,4-三唑和 1,2,3-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Figure 1-1 EILs based on 1,2,4-triazole and 1,2,3-triazole能离子液体由于具有密度高、热稳定性好、感度低、生成进剂、炸药、燃料等的替代品,广泛应用在军事领域和工能离子液体的研究,,早在 1967 年,Bagal 研究小组就已经03 年,Drake 以 1,2,4-三唑和 1,2,3-三唑衍生物为阳离子合离子液体,如图 1-1[58]。下面根据含氮取代基团的不同,

氨基三唑,离子液体,三唑,热力学性质


图 1-2 氨基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Figure 1-2 EIL with 1,2,4-triazolerake 等合成了 1-氨基-3-取代基-1,2,3-三唑硝酸盐含能离子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热力学性质,使其有望替代 TNT[61]。2-甲基-1,2,3-三唑硝酸含能离子液体的结构、热稳定性、爆轰62]。2014 年,本课题组通过量子化学理论方法研究了氨基不同对生成焓、密度、摩尔热容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好的物理化学和热力学性质。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B34;O64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科技选摘[J];福建农业科技;1989年04期

2 李明新;三唑类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王璐;谢裕;;227例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7年06期

4 席丽霞;蒋明亮;;三唑类木材防腐剂研究进展[J];林产工业;2013年04期

5 许天钧;苏建峰;;阳离子交换净化/气相色谱-质谱法与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水果中15种三唑类农药残留[J];分析测试学报;2017年12期

6 霍景沛;张敏;陈东初;胡晓洪;刘弋潞;;聚 1,2,3 三唑类材料的合成与应用进展[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16年06期

7 王汝龙;;三唑类抗深部真菌药的临床药学进展[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7年01期

8 盛春泉,马瑞,吕小伟,张万年;三唑类抗真菌药物构效关系[J];药学进展;2003年06期

9 任勇,姜霄晖,潘一平,毕建平;联合应用三唑类药物治疗霉菌性角膜溃疡[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8年04期

10 崔银珠;;第二代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临床评[J];世界临床药物;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武宏;邱丽娟;朱臻宇;柴逸峰;;含氧侧链三唑类抗真菌活性化合物的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A];中国化学会第六届全国分子手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2 常娟娟;余平高;周成合;;双三唑类超分子药物研究[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新发展——当前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桥梁——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五届大环化学暨第七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孔雷阳;高红飞;武娜;程晓红;;点击化学合成棒状三唑类液晶[A];2012年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论文报告)会议论文集[C];2012年

4 常娟娟;张小猛;周成合;;双三唑类药物研究进展[A];有机合成创新—产业化的新动力——中国化学会全国第三届有机合成化学与过程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李晓琴;李楠;;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降解机制[A];第十三届全国抗生素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7年

6 向道春;饶子超;刘东;;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A];《医药导报》第八届编委会成立大会暨2009年度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和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7 史海健;;三唑类稠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应用研究[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8 李武宏;吴思;谭光国;张欣荣;朱臻宇;柴逸峰;;新型三唑类抗真菌活性化合物的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A];第四届全国分子手性学术研讨会暨2011绿色手性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罗璨;冯琳;戴惠珍;陶琳;;2005—2007年长江流域6城市抗真菌药物利用分析[A];中国药理学会药学监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第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崔杰;秦璐;陈霞;;三唑类配体及其金属化合物的合成[A];第十七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本报记者 王兆勇;三唑类货紧价扬 戊唑醇大有希望[N];农资导报;2012年

2 ;三唑类种衣剂风险分析[N];农资导报;2011年

3 本报特约撰稿人 徐铮奎;三唑类扛起抗真菌大旗[N];医药经济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王兆勇;高效氯氟氰菊脂价格看涨[N];农资导报;2012年

5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袁会珠;种衣剂药害如何破解[N];农资导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田甜;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分子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8年

2 席丽霞;三唑类木材防腐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3 江志赶;抗真菌天然产物Sampangine的构效关系研究和唑类抗真菌药物的结构优化[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雪梅;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立体选择性环境行为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2 李晓文;三唑类木材防腐剂防腐和抗流失性能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3 李顺;1,2,3-三唑类萃取剂对硝酸溶液中钯(Ⅱ)的萃取研究[D];兰州大学;2017年

4 李辉;4-氨基-1,2,4-三唑类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的晶体结构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5 曹舒然;烷基三唑类缓蚀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6 曹原;取代均三唑类新型HIV-1 NNRTIs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唐碧云;联三唑类富氧多氮含能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8 熊辉;三唑类手性农药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抑菌活性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9 李娜;三唑类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表征[D];西北大学;2007年

10 张战运;芳香三羧酸及三唑类金属有机框架的合成、结构与性质[D];天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755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6755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c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