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层合板可靠性建模与分析
【图文】:
45图5-1 试样的形状和尺寸图5-2 实验试样示意图5.2.2 实验设备一、MTS810 的拉伸实验机型号为MTS810的拉伸实验设备如图5-3所示。该拉伸试验机的最大加载力为10t,满足复合材料层合板试样的拉伸要求。试验机与PC相连接,控制MTS的拉伸、压缩及夹紧等工作。试验机在拉伸过程中,可通过引伸计反馈信息到PC,从而可以实时监测试件的形变、载荷及应力值。该试验机还可以进行二次开发,添加复合材料实验模块,可以实时监测试件的剩余刚度变化,方便数据的采集和处理[51]。引伸计的装夹如图5-3所示。装夹引伸计时需注意:由于试样在试验过程中会产生轴向变形和微小的震动,为了保证引伸计能牢牢地固定在试样表面,因此实验前,需使用橡皮筋在外部对其固定
江苏理工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料的形变和应变[52-53],具有材料性能测试、疲劳试验、强度试验等功能。该设备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测量范围覆盖从几毫米的试样到数十米件,在静态或动态负载情况下,可测量出零件全表面的三维形变和应变分布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理工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B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良;何懿;马少华;回丽;;含孔复合材料层合板拉伸失效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年34期
2 朱向阳;郭旭;赫亮;;复合材料层合板低速冲击载荷定位研究[J];航空计算技术;2018年06期
3 王力立;付建伟;薛俊川;李新祥;张旭;;连续大开口复合材料层合板拉伸力学行为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9年03期
4 刘海涵;刘南;王浩然;;复合材料层合板低速冲击损伤阻抗性能影响因素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04期
5 王维阳;李伟;吴江鹏;刘思远;郝欣;;基于失稳疲劳的加筋复合材料层合板设计[J];航空科学技术;2019年09期
6 李菊峰;杨涛;杜宇;牛雪娟;;基于锤击法的复合材料层合板振动理论及实验模态分析[J];宇航材料工艺;2017年01期
7 刘人怀;薛江红;;复合材料层合板壳非线性力学的研究进展[J];力学学报;2017年03期
8 刘亚沣;;基于局部单元刚度退化的复合材料层合板静力分析[J];科技视界;2017年11期
9 马元春;;缝纫复合材料层合板力学性能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7年17期
10 吴义韬;;复合材料层合板中单层就位效应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年2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昊;白健;龙连春;;复合材料层合板激光烧蚀失效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9年
2 宋贵宾;杨胜春;;复合材料层合板斜接式挖补修理渐进损伤分析[A];第十九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3 杜江涛;铁瑛;周喜辉;;低速冲击作用下开孔形状对复合材料层合板损伤的影响[A];第十九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4 苏小虎;樊祥希;何成智;;含褶皱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拉伸性能[A];第四届中国风电后市场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5 李彪;李亚智;范学领;;考虑就地效应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强度包线预测[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6 陈建恩;张伟;;1:3内共振情况下复合材料层合板的非线性频率响应特性[A];第十五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5年
7 孟令常;李凤明;张伟;;两跨复合材料层合板非线性振动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5年
8 齐飞;赵寿根;高立业;张萌;;开口复合材料层合板模态试验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二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6年
9 陈建霖;励争;徐吉峰;陆孜子;王岩;卜宏利;;大开口复合材料层合板孔边应力集中实验研究[A];第十五届北方七省市区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10 吉桂秀;陈浩然;洪明;;含多个分层损伤复合材料层合板的自振特性研究[A];复合材料——基础、创新、高效: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梨
本文编号:26852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685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