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动态润湿行为及其表面预浸蔗糖炭化改性研究
【图文】:
测量法一个不受力场影响的空间,且这个液滴本身为型,,这是因为界面张力的存在所致。液滴的形因液滴内部的内聚力会使其发生改变,同时液也会对液滴的形状造成影响。在固体平面上放况,第一种情况就是液滴能自动地在固体表面液滴是以一定的接触角在固体表面停留[10]。接触直接测量液滴三相接触点的正切角,是 Bigelow的仪器,用来测量各种液体在平滑表面的接触角的商用接触角测角仪于 1960 年代初由 ramé-ha量仪包含水平测试台(用于摆放固体或液体样形成液滴)、照明光源和配备了带量角器目镜的方法实现的,通过目镜读出液体在三相接触点1-1 所示。
基底上存在杂质的风险或者影响更高。至于测量的准确性决于正切线位置的选择,多个用户之间可能会存在主观性的不测量法的另一个不足之处在于较小的接触角很难精确测量,当液平面时,很难准确确定切线位置。同样的,液滴的尺寸大小也会测量结果,导致均一性差的情况发生。基底表面的不均一性或粗测量结果的变化[15-17]。虽然有许多的缺点,光学接触角测量法要求不高时最方便的接触角测量方法。接力学测量法elmy 平板法[18]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间接测量固体样品接触角的测个薄的,较为光滑的,垂直的板与液体接触时,其重量的变化是器测量的,传感器上的力变化是浮力和表面张力的结合,如图 ,只要知道液体表面张力和固体周长,接触角值可以很容易地计少数情况下,当固体与液体的接触角为零,固体的润湿周长已知体的表面张力进行测量。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Q342.742;TB3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攀攀;赵宪花;王学琴;李承荣;;高分子材料在水路运输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前景[J];工程塑料应用;2015年06期
2 彭公秋;杨进军;曹正华;谢富原;;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J];材料导报;2011年07期
3 张敏;朱波;于美杰;魏晗兴;赵越;;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电化学改性研究现状与展望[J];材料导报;2010年09期
4 李阳;温月芳;杨永岗;刘朗;;环氧树脂上浆剂对PAN基碳纤维性能的影响[J];合成纤维工业;2009年02期
5 蒋秋林;赵其明;;纤维接触角测定方法研究[J];合成纤维;2008年05期
6 肖红;施楣梧;于伟东;;基于力分析的纤维浸润性能测试方法[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7年06期
7 侯忠良;狄剑锋;齐宏进;;润湿天平法测量纤维接触角的研究[J];合成纤维;2007年03期
8 张春华,黄玉东,周晏云,栾士林;用于辐照改性的PBO纤维复合材料的树脂体系配方设计及其性能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5年03期
9 王宜,胡健,张英东,程小炼,罗果,李琳;液滴形状法测量纤维接触角的研究[J];合成纤维工业;2004年02期
10 殷永霞,沃西源;碳纤维表面改性研究进展[J];航天返回与遥感;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马丽春;碳纤维表面化学修饰及其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胡伟;碳纳米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宇娇;酚醛与端羧基丁腈橡胶复合炭化表面改性碳纤维工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2 张夏明;酚醛树脂表面改性碳纤维界面行为与炭化工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赵莹;颗粒炸药撞击力学试验和数值模拟[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刘金龙;Ni/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5 常晓云;碳纳米管/PAMAM/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性能表征[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姜艳艳;电化学合成法修饰高模碳纤维表面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856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685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