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低成本高性能二次电池氧化物电极材料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5 01:52
【摘要】:传统二次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相结构材料,但随着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的快速发展,现有材料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能量密度需求。近年来,复合结构材料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绝大部分复合结构材料是在材料制备完成后,通过结构表征揭示其具有的特殊结构,很少从复合结构设计的角度去开发材料,此外,如何进一步调控相结构比例来最终调控其电化学性能和如何理解复合结构材料电化学反应机制仍存在巨大的挑战。本文从复合结构材料设计、结构调控和电化学反应机制三个方面对复合结构材料进行深入研究。首先,采用原位高温X射线(in-situ HRXRD)分析Na_(2/3)Ni_(1/3-x)Fe_xTi_(2/3)O_2(NNFT)材料高温反应过程,探索复合结构材料的生成和演变过程,设计得到三相复合电极材料A(P2)?B(T1)?(1-A-B)(T2),(0≤A≤1,0≤B≤1),为复合结构材料的合成提供指导依据;并按照复合结构设计的原理,设计了Na_(2/3)Co_(1/3-x)Mn_xTi_(2/3)O_2(NCMT)和Na_xLi_(2-x)-x TiSiO_5(NLTS)另外两个系列的复合结构电极材料。通过成分变化实现复合结构中不同相比例的调控,研究了相比例调控与电化学性能的构效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对于NNFT材料,当P2、T1和T2三相比例为46:21:33时,材料具有较好的倍率和循环稳定性;对于NCMT样品,在锰基材料的基础上设计P2与隧道型复合结构材料,减少层状结构所占比例可提升材料的循环性能;对于NLTS样品,当x=0.5时,材料具有Li_2TiSiO_5和Na_2TiSiO_5两相复合结构,材料的首圈放电容量比单相结构材料略有提升,约为305mAh/g。此外,Na_(0.5)Li_(1.5)TiSiO_4复合结构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使用时具有较低的工作电压,有利于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成本较低的Na元素的引入,实现了降低材料成本和提升电化学性能的双重目标。最后,采用原位电化学X射线(in-situ EXRD)分析相结构转变及电化学反应机制,结合复合结构材料的离子脱嵌机制与充放电曲线多平台现象的对应关系,得出在放电过程中,Na~+先嵌入T1相中,后嵌入P2相中,且在后期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可逆地从T1和P2相中嵌入/脱出。通过研究结构调控与性能的关系,深入探究反应机制,从而改善复合结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B33;TM9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淼;王录才;;泡沫铝及其复合结构的制备和应用现状[J];材料导报;2015年03期

2 武建伟;;论复合结构材料在机械制造专业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5年21期

3 张前华;;语法和词汇考查的设题方式[J];高中生学习(学法指导);2016年12期

4 刘智谦;;从一例动名词复合结构的变化看英语的动态发展[J];校园英语;2017年23期

5 杨春吉;刘洪贤;;高考英语写作感染力提升策略[J];山东教育;2017年12期

6 杨春吉;;英语复合结构的用法[J];高中生;2016年15期

7 谢永超;;复合结构偏心对同轴波导电磁特性的影响[J];光学与光电技术;2014年03期

8 张晖;;多层住宅新型复合结构的理论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年12期

9 ;北京大学在大规模微纳复合结构的制造与应用上取得新进展[J];传感器世界;2013年10期

10 佟德志;;中国式民主的主体复合结构与综合推进战略[J];学习与探索;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正;谢凤虎;陈兴品;刘庆;;陶瓷/金属各向异性复合结构的抗冲击数值模拟[A];第十五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08年

2 谢育辉;毕林涛;胡希海;李卓;刘德凯;张明艳;;板-锻复合结构加氢反应器研制[A];压力容器先进技术——第八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苏灏扬;许金余;吕晓聪;冷冰林;;泡沫金属复合结构的抗冲击性能研究[A];第一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祝明水;蒋明;蒋小华;只永发;邢宗仁;;一种高承压能力陶瓷金属复合结构[A];第五届全国强动载效应及防护学术会议暨复杂介质/结构的动态力学行为创新研究群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沙风焕;;锥形弹丸撞击下铝板-泡沫铝复合结构的抗侵彻性能的理论研究[A];第十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王利民;Leung K Y Christopher;;非线性裂纹模型在复合结构失效分析中的应用[A];复合材料力学现代进展会议论文集扩展摘要[C];2005年

7 王培育;裴永茂;;多层介电复合结构内部紧贴型缺陷的微波无损检测[A];第十九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8 张梅;尚云东;张江涛;刘立胜;翟鹏程;;黏弹性层叠复合结构残余应力分析与优化[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9 孙双双;孙国钧;;形状记忆合金与弹簧-阻尼复合结构的力学性能[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陈卢;张晖;禄向阳;尹洪丽;郭鹏;;新型复合结构钢包透气元件的设计与应用[A];第十一届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S14.耐火材料[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东省寿光市二职专 张艳萍;With的复合结构[N];学知报;2011年

2 ;复合结构微复制模具[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3 鄢陵县一高 袁志稳;小议“with复合结构”[N];学知报;2011年

4 ;一种双金属层复合结构散热器[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5 张华;让历史的经典表情从宏大的复合结构中凸现[N];中国艺术报;2009年

6 赵鹏;复合结构全路况特种汽车在沈阳问世[N];今日信息报;2004年

7 赛诺;PVDC涂布膜的应用——涂布膜的复合结构与食品包装[N];中国包装报;2005年

8 王炳坤;沈阳复合结构全路况特种汽车面世[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9 记者 张Z,

本文编号:26973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6973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9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