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二氧化锡基催化剂的构筑及其动力学过程

发布时间:2020-06-12 23:18
【摘要】: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向所生存的环境排放了大量的有毒污染物,这些污染物给地球生物的生存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过程中也消耗着大量的化石能源,而传统的化石能源将不能继续维持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所以,环境、能源问题是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两大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传统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需要消耗额外的非清洁能源并且也很难将其完全降解,因此,开发一种简便、高效、无害、清洁的技术来治理环境污染问题是当前社会的一个迫切任务。光催化技术作为一个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它不仅可以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而且只消耗太阳能,不需要消耗其他的能源,被认为是解决环境、能源两大难题有效方法之一。二氧化锡作为一种重要的光催化材料有着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本论文以SnO2基复合光催化剂的构筑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动力学过程作进一步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利用水热法以NaOH、SnC14·5H2O、CuSO4·5H2O、C6H12O6为反应前驱物制备了 SnO2-Cu2O异质结构,分析其结构和形貌,发现制备的样品为纳米颗粒,具有大的比表面积,SnO2和Cu2O形成了结合紧密的异质结构。该异质结构的存在不仅实现了在可见光下的有效光吸收,还实现了光生载流子的有效分离,从而提高了可见光下的催化性能,最后也详细研究了 SnO2-Cu2O催化过程中的动力学过程。2.利用PbS大的量子尺寸调控特性,以PbS作为可见光吸收材料,用水热法制备了 SnO2-PbS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RD,TEM,Raman等手段研究了不同SnO2-PbSL比例下的结构与形貌,通过对不同比例下样品催化性能的比较,发现PbS/SnO2=1:2时具有最好的催化性能。通过对光生载流子转移过程的分析,认为有效拓展可见光吸收、光生载流子的有效分离及对光生载流子复合的有效抑制是提高光催化性能的根本原因。3.用阳极氧化法在锡箔衬底上制备出多孔SnO2纳米结构。通过控制不同反应电压来调节多孔纳米结构的孔径及形貌,研究了它们在紫外光下的光催化性能。构筑了 Au-SnO2异质结构,发现Au的引入极大提高了多孔SnO2纳米结构可见光下的催化性能。分析认为Au的引入有效提高了 SnO2对光的吸收是其提高光催化性能的根本原因。
【图文】:

二氧化锡基催化剂的构筑及其动力学过程


图1.1二氧化锡晶体结构图逡逑

示意图,示意图,氧缺陷,空穴


§邋1.2.2.1邋掺杂逡逑掺杂就是用某种元素或是离子取代无机半导体中主原子的位置,基本示意图逡逑如图1.2所示。掺杂元素可以是金属元素掺杂(如Fe[23]、Sbl24],、&[25]、0)[26]等),逡逑也可以是非金属元素(如F—等),,其主要目的是引入氧缺陷。氧缺陷能够捕获逡逑空穴,称为空穴陷阱,光生空穴大部分被陷阱俘获,减少了自由移动载流子中空逡逑穴的浓度,从而大大降低了自由的电子-空穴对复合率。当然导带上的非平衡载逡逑流子电子也有可能与陷阱中心上的空穴进行复合,但复合概率很小,更可能发生逡逑的是陷阱中的空穴先被激发到价带,然后再与光生电子复合。这样就大大增大了逡逑自由非平衡电子的寿命。2017年山东大学的王文寿教授课题组通过原位锡离子逡逑自掺杂技术,在二氧化锡颗粒中引入氧缺陷,用于驱动氧化还原颜色的可逆变化,逡逑其中氧缺陷一方面能拓宽二氧化锡对可见光的吸收,另一方面在光催化反应的过逡逑程中氧缺陷可以起到自牺牲电子供体的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O643.36;TB3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磊;匡必玲;;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氧化锡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定法[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年13期

2 侯凌癸;汪文峰;黄茹婷;张乾;陈志文;;电子束辐照对二氧化锡微结构和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J];中国科技论文;2015年06期

3 陆云;;掺锑二氧化锡半导体材料导电性的理论解析[J];广东化工;2014年03期

4 徐志珍;张文清;张建荣;;二氧化锡基质粉体的应用与生产研发[J];新材料产业;2012年08期

5 杨建广,唐谟堂,张保平,杨声海,陈艺峰;锑掺杂二氧化锡导电机理及制备方法研究现状[J];中国粉体技术;2004年01期

6 王道,纪从明,孙宇宏;二氧化锡气敏基材的制备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7 杨国栋;;锡精矿化学法制取二氧化锡及氧化亚锡的技术实践[J];云南冶金;1987年06期

8 陶东平;;气体还原二氧化锡的非等温过程动力学[J];化工冶金;1988年04期

9 张维新,柳连俊;二氧化锡材料气敏机理的研究[J];半导体学报;1989年02期

10 赵兰英,程虎,李翎;三元络合光度法测定空气中二氧化锡[J];职业医学;198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庆卫;宁伟;蒋守宏;沈玉君;;二氧化锡电极的研究及其发展[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Ⅲ[C];2004年

2 汪庆卫;宁伟;蒋守宏;沈玉君;;二氧化锡电极的研究及其发展[A];全国玻璃窑炉技术研讨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书杰;程纲;杜祖亮;;基于单根二氧化锡纳米线器件的电流像[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4 汪庆卫;宁伟;顾一泓;蒋守宏;;CeO_2掺杂对二氧化锡电极力学性能的影响[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Ⅲ[C];2004年

5 从长杰;袁荃;周新文;郭光辉;张克立;;硬脂酸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锡掺锑纳米粉末及吸波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届隐身功能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寇雪莹;张红;孙彦峰;卢革宇;;钴掺杂二氧化锡纳米纤维及其气敏特性的研究[A];中国第四届静电纺丝大会(CICE 2016)摘要集[C];2016年

7 张思文;尹博思;焦杨;刘洋;曲凤玉;武祥;;柔性衬底上二氧化锡纳米片的自组装生长[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7分会:能源纳米科学与技术[C];2014年

8 黄延伟;张群;李桂峰;;掺钨二氧化锡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的性能研究[A];中国真空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萧子良;刘华利;钟恒飞;蒋亚丝;;耐高温抗侵蚀低着色二氧化锡电极[A];2017年全国玻璃窑炉技术研讨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7年

10 金欣;王闻宇;肖长发;;锑掺杂二氧化锡涂覆型导电纤维力电行为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刘贵枝;练内功拓市场 抓机遇促发展[N];闽南日报;2009年

2 刘贵枝;导电玻璃基片生产项目花落漳州[N];闽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名喜;配合—水热氧化法合成锑掺杂二氧化锡纳米粉末及其吸波性能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2 黄燕山;石墨烯基三维大孔骨架复合材料的可控构筑及其电化学储能性质[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3 万远鑫;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设计研究[D];南京大学;2017年

4 方丽梅;金属离子改性的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制备及特性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5 刘刚;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6 吕洪岭;锂离子电池用锡基、铁基负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7 王艳丽;基于氧化钛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能量存储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8 伍水生;生物/有机分子辅助液相合成纳米材料及其性质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汪庆卫;稀土掺杂二氧化锡陶瓷电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10 管越;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气敏特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明;二氧化锡基催化剂的构筑及其动力学过程[D];扬州大学;2018年

2 蒋勤稷;用于变压器油色谱分析的气敏传感器特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7年

3 刘辉;Cu纳米粒子/掺氟二氧化锡的制备及其光催化产氢性能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4 赵书平;锡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储锂性能研究[D];鲁东大学;2017年

5 方佳斌;二氧化锡复合材料及薄膜异质结气敏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6 任鑫帮;离子液体辅助水热合成二氧化锡和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7 华勃;掺锑二氧化锡光电极的制备及光电催化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8 陈媚媚;一维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其物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9 谢亚娟;纳米二氧化锡的合成及其气敏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10 张榜;锑掺杂二氧化锡导电粉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河北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10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710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4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