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超薄玻璃衬底上高质量ZnO缓冲层与GaN薄膜的低温生长

发布时间:2020-06-26 17:37
【摘要】:柔性器件因其诸多优点和广阔的应用,已引起研究者们的广泛兴趣。研发柔性器件成为国际前沿课题。采用光电性能出色的GaN为p-n结材料、低成本大面积的超薄玻璃为柔性衬底,并开发出低温生长技术,将有助于研制大屏幕的柔性无机发光显示器件。由于玻璃是非晶态的,这使得其上生长的GaN薄膜结晶质量很差,出现表面粗糙、多晶结构等情形。考虑到ZnO与GaN具有相同的六方纤锌矿晶体结构和较小的晶格失配(2%),采用ZnO为缓冲层在非晶玻璃上生长GaN薄膜。而玻璃低的软化温度又对生长技术提出了挑战,需要开发低温生长技术。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对靶材的脉冲式供给,可提高薄膜前驱体在衬底上的表面迁移率,从而降低生长温度。本论文以超薄玻璃为衬底,引入ZnO作为缓冲层,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法,探索GaN薄膜的低温生长技术。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在超薄玻璃衬底上制备出具有c轴高度生长取向的ZnO缓冲层。通过控制变量法,分别研究了激光能量、衬底温度、激光频率、氧气压强对ZnO薄膜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内部缺陷、光学性质和电学性质的影响,探究其中的物理机制,建立结构与物性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生长条件,获得的ZnO薄膜具有六方纤锌矿结构,沿c轴高度取向生长,膜面光滑平整、均匀致密,结晶质量良好,内部的氧空位等缺陷较少,载流子浓度与ZnO块体相比高出2个数量级,在300~1200 nm波段的平均透过率可达90%以上。2、在制得高质量ZnO缓冲层的基础上,进一步低温生长GaN薄膜。首先将沉积了GaN的样品与ZnO缓冲层和ZnON层相比较,从外观颜色、衍射峰位、断面分层和化学成分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最终确定了在ZnO缓冲层/玻璃衬底上形成的是GaN薄膜。随后,研究了不同氮气压强下的后退火处理、离子活化源辅助生长、不同氮气压强生长对GaN薄膜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退火的氮气压强为30 Pa时,薄膜的结晶质量较好,内应力最小,且薄膜表面颗粒均匀、致密。通过比较离子活化源辅助溅射和传统氮气气氛辅助溅射两种方法,发现传统氮气气氛辅助法制备的GaN薄膜更接近化学计量比。而对于不同氮气压强下生长的GaN薄膜(10~30 Pa N_2),20 Pa氮气压强下生长的样品晶粒尺寸较大,薄膜内应力较小,N/Ga比最接近于化学计量比,且GaN与ZnO明显分层,没有出现显著的原子扩散现象。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可为进一步在超薄玻璃衬底上制备GaN基p-n结提供实验参考,从而为柔性非晶衬底上大面积无机发光显示器件的研制与低成本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持。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B383.2
【图文】:

柔性,器件


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促使科技发展,柔性器件因其便携性、形状可变性、人体适应性等诸多优点,广泛应用于柔性阅读器、柔性太阳能电池、可穿戴柔性传感器等多个方面和领域,如图 1-1。柔性器件的研发,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兴趣,已成为国际前沿课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柔性衬底的选择和 p-n 结的制备。近年来,宽禁带半导体化合物以其出色的光学和电学性能,成为新兴半导体光电产业的核心材料。尤其是氮化镓(GaN)材料因其具有禁带宽度大、击穿电场高、抗辐射能力强以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等特点,在发光二极管(LED)、紫外光电探测器、高频和高功率电子器件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 GaN 基 LED已被公认为是能够取代白炽灯的高效光源。制备 GaN 基 LED 的关键是生长高质量的 GaN 薄膜,目前 GaN 薄膜的生长技术主要有分子束外延(MBE)[1]、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2]和氢化物气相外延(HVPE)[3]等。而且大多数GaN 薄膜都是在价格昂贵的单晶衬底如蓝宝石[5]、SiC[1]上制备的,有限的衬底尺寸和高昂的成本使得 GaN 基 LED 仍然局限于小型器件。

表面形貌,缓冲层,石墨,表面形貌


GaN 薄膜的 SEM 表面形貌图:(a) 没有石墨烯缓冲层;(b) 有石墨烯缓,为获得高质量的 GaN 薄膜,在 GaN 薄膜与非晶态玻璃之间缓冲层是实验中切实可行的方法。众所周知,ZnO 具有三种基状态下稳定相结构是六方纤锌矿结构,这与 GaN 的晶体结构示。ZnO 的晶格常数 c=0.521 nm,GaN 的晶格常数 c=0.519 nm率仅为 0.2%。ZnO 和 GaN 均为直接带隙材料,室温下,ZnOV,GaN 禁带宽度为 3.39 eV,二者能级相匹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汉三;;一种新颖的半导体衬底材料——单片化GaAs/Si[J];半导体情报;1987年02期

2 刘明大,李淑文,苏世昌,张喜田,高欣;液相外延生长准三元InP缓冲层位错密度降低的研究[J];半导体光电;1988年01期

3 梅治华;;试谈缓冲层在胶合中的应用[J];光学工艺;1977年04期

4 刘春波;张实;王龙;刘洋;刘敏;车广波;苏斌;徐占林;;缓冲层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J];化工进展;2012年02期

5 宋淑梅;宋玉厚;杨田林;贾绍辉;辛艳青;李延辉;;同质缓冲层对氧化铟锡薄膜特性的影响[J];人工晶体学报;2013年12期

6 石增良;刘大力;闫小龙;高忠民;徐经纬;白石英;;低温缓冲层对氧化锌薄膜质量的影响[J];发光学报;2008年01期

7 А.Е.Зупник;肖耀荣;;浇注互感器缓冲层最佳厚度的计算[J];变压器;1986年04期

8 杨斌;王连杰;张平;宋淑梅;杨田林;;同质缓冲层厚度对掺铝氧化锌薄膜性能的影响[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0年01期

9 刘祥林,汪连山,陆大成,王晓晖,汪度,林兰英;氮化镓缓冲层的物理性质[J];半导体学报;1999年08期

10 黄小丽,林实,肖纪美;缓冲层的化学成分对连接强度的影响[J];武汉冶金科技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卓国海;柯培玲;汪爱英;赵运才;;缓冲层厚度对类金刚石薄膜膜基结合性能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表面工程大会暨第六届全国青年表面工程论坛论文摘要集(一)[C];2014年

2 潘红星;王茺;熊飞;张学贵;杨杰;李天信;杨宇;;缓冲层生长温度对量子点生长的影响[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6分册)[C];2010年

3 石增良;刘大力;闫小龙;高忠民;白石英;;低温缓冲层对氧化锌薄膜质量的影响[A];第11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刘亚光;孔令寅;李绍辉;刘海鸥;张雄福;邱介山;;ZnO层作为过渡缓冲层而诱导合成的稳定ZIF-8膜的高温气体渗透[A];第十七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宋迎雪;严礼;刘晓东;周yN;李永舫;;太阳能电池中的阴极界面缓冲层研究[A];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H 能源高分子[C];2015年

6 金沈贤;钟智勇;任学恒;张怀武;;Fe_3O_4缓冲层对CoFe_2O_4薄膜磁性能的影响[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3)[C];2007年

7 周志文;蔡志猛;张永;周笔;林桂江;赖虹凯;李成;陈松岩;余金中;;低温Ge作缓冲层的高组份SiGe弛豫衬底生长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半导体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李刚;梁晓杨;郭春升;李志强;麦耀华;;CdZnS缓冲层在底衬Sb_2Se_3太阳电池中的的应用研究[A];第五届新型太阳能电池学术研讨会摘要集(新型材料和电池工作原理篇)[C];2018年

9 沈震;宋志伟;王如志;严辉;;不同厚度ZnO缓冲层下Al_(0.1)Ga_(0.9)N纳米薄膜制备及其场发射性能[A];2016真空电子学分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6年

10 陈隆建;张德全;钟正邦;;使用氧化锌奈米层当作缓冲层之氮化镓发光二极体[A];海峡两岸第十三届照明科技与营销研讨会专题报告暨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包装箱用带缓冲层的复合纸垫板[N];中国包装报;2006年

2 姚良见;现代建筑能减震动 收震能[N];北京科技报;2004年

3 战车;镜头防护有高招DeluxGear推出人性化配件[N];中国摄影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鸣;高分子辅助化学溶液沉积法制备涂层导体缓冲层长带[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2 肖绍铸;高温超导涂层导体中双轴织构缓冲层的制备和研究[D];清华大学;2016年

3 夏钰东;YBCO超导带材缓冲层的生长控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程飞;MoO_3作为阳极缓冲层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5 李英楠;YBaCuO膜及其金属基带和缓冲层的制备与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6 Syed Sheraz Ahmad;[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17年

7 于泽铭;新型Cu-Ni双金属层基带制备及CSD技术制备LZO缓冲层[D];东北大学;2008年

8 尹伊;铁电薄膜生长及器件制备工艺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王如;HVPE法制备GaN体材料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10 刘晓明;InAsSb红外光电薄膜制备和表征与单元器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琪琪;超薄玻璃衬底上高质量ZnO缓冲层与GaN薄膜的低温生长[D];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

2 李争刚;缓冲层对PZT/GaAs异质结的生长及光伏特性的作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3 肖迪;碲化镉薄膜太阳电池背场缓冲层及电池制备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4 刘静静;缓冲层在提高透明导电膜性能方面的实验与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王贺龙;涂层导体新型缓冲层制备工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6 杨圣;基于绿光有机光敏二极管缓冲层对器件特性的影响[D];西安理工大学;2017年

7 黄建雄;有机太阳能电池中阳极缓冲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邹金桥;涂层超导体金属基材及缓冲层制备技术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3年

9 党威武;具有织构缓冲层的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许文鹏;聚合物太阳能电池阴极缓冲层的退火工艺优化和光学模拟[D];吉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306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7306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f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