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二维α-GeTe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9 11:49
【摘要】:2004年人们发现了单层碳原子的石墨烯结构,从这之后二维半导体材料便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科学研究领域。二维半导体材料具有许多其体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质,如优异的力学性能、超高的比表面积和载流子迁移率等,使得二维材料在电子/光电子、催化、能量存储和转换、传感器等领域都具有极大地应用潜力。但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二维材料都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探索新型具有优异半导体性能的二维材料对未来众多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首先通过Material Studio对α-GeTe晶体进行晶体模型优化,利用第一性原理对α-GeTe体材料和单层α-GeTe进行理论计算。模拟和计算结果表明,α-GeTe晶体是一种具有层状堆叠结构的材料,层间距为3.58?。声子谱中不存在软声子模式,说明单层的α-GeTe可以稳定存在。电子结构计算结果表明,α-GeTe体材料是一种间接带隙的半导体材料且带隙较窄,但是当材料变成单层时,带隙增大,可达到1.84 eV。介电函数谱图显示单层的α-GeTe在~3.8和~6.3eV处有两个较宽的吸收峰,对应着材料在紫外光区的吸收,表明二维的α-GeTe材料具有高效吸收光的能力,并且在光电领域,特别是在紫外光区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采用超声辅助液相剥离的方法,在乙醇为分散溶剂、超声时间为12 h、离心速度为5000 r的实验条件下剥离效果最好。通过剥离可以得到少层甚至双层/单层的α-GeTe纳米片,其中单层α-GeTe纳米片厚度约为1.6 nm。同时由UV-vis-NIR吸收光谱测得α-GeTe纳米片的光学带隙为1.93 eV,与理论计算较为接近。α-GeTe纳米片具有荧光性能且对Fe~(3+)有很强的选择性,当加入Fe~(3+)时,荧光强度减弱,并且当Fe~(3+)浓度增大时,材料的荧光强度逐渐降低,检测极限为0.052μM,由于荧光寿命在加入Fe~(3+)前后基本不变,我们可以将荧光猝灭的机理归因于静态猝灭。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B34
【图文】:

结晶结构,三嗪,石墨


第 1 章 绪论是在材料层间存在的是范德华力,通过这种弱的相互作用连接堆积形成体材料晶体[32]。与石墨相比,h-BN 具有相似的晶格参数(a = 2.504 ;a 是两个相邻原子之间的距离)及层间距(3.30-3.33 )。单层的 h-BN 纳米片通常被称为“白色石墨烯”[33]。g-C3N4也是一种具有层状结构的类石墨烯材料,层间通过范德华相互作用连接。g-C3N4的结晶结构中,氮原子和碳原子形成 sp2杂化轨道,可以看成是 N 取代的石墨。对于 g-C3N4,存在两种不同的结晶模型[34,35]:(1)以三嗪为结构单元,如图 1-1(c);(2)以 3-s-三嗪为结构单元,1-1(d)。

流程图,微机械,石墨,流程图


图 1-5 微机械剥离石墨烯流程图[43]液相剥离法另一种常见的自上而下的剥离方法。这种方法是对分散在液相层状体材料晶体施加一定的机械力,使层状的体材料在液相介质中剥离成超 2D 纳米片的方法。根据机械力种类的不同,我们可以将液相中的剥离方法两类:超声辅助液相剥离和剪切力辅助液相剥离,其中超声辅助液相剥离法常见的一种,流程如图 1-6 所示。在这一过程中,首先是将层状的体材料选好的溶剂中,之后将超声处理得到的悬浮液通过离心进行纯化处理得到悬纳米片。一般来说,这种方法的原理可以认为是:通过超声作用产生液体空穴而在溶剂中产生大量的泡沫;当泡沫破裂时,分散在溶剂中的层状体材料层有微射流和冲击波经过,从而可以将层状的体材料晶体剥离成薄层纳米片为了保证体材料在剥离溶剂中的良好分散和剥离,我们需要选择能与层状料晶体表面能相匹配的溶剂。Coleman 等人[47]在 2008 年就运用此方法首次墨成功剥离成石墨烯,这种方法简单有效,不需要复杂的实验设备和昂贵的用品。能够高产率、大规模、低成本地制备液相石墨烯。目前超声辅助液相

片流,纳米


7图 1-7 CVD 法生长 MoS2纳米片流程图[50]009 年 Beton 等人[51]首次用 CVD 法在生长了多晶镍薄膜的氧化硅单层石墨烯。类似的,2012 年,Li 等人[52]首次通过 CVD 生长的层大尺寸的 MoS2纳米片。近年来,其他 2D 纳米材料,如 h-BN 纳TMDs(WS2,MoSe2,WSe2,ReS2,MoTe2)、金属碳化物、硅烯、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聚合物涂覆硅纳米片可望取代石墨稀[J];中国粉体工业;2017年02期

2 郝慧;杨云;;金纳米片的制备[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8年03期

3 朱景春;;二硫化钼纳米片的制备及其研究进展[J];科学技术创新;2018年07期

4 李俊怡;梁峰;田亮;张海军;;类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的制备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2018年05期

5 赵迪;柯瑞林;邹雄;毛琳;胡行兵;王金合;;氮化硼纳米片制备方法研究进展[J];功能材料;2016年12期

6 张震;于翔;刘飞;;产业化制备石墨烯纳米片研究进展[J];新型工业化;2017年01期

7 肖林平;刘敏;周丽萍;赖桂珍;黄锦贵;钟晨晨;;一步法制备单层二硫化钼纳米片[J];广东化工;2016年12期

8 邢国政;靳利娥;解小玲;张康;曹青;;碳纳米片的制备、表征及应用[J];炭素技术;2016年05期

9 邹润秋;秦文静;张强;杨利营;曹焕奇;印寿根;;银纳米片等离子体效应增强有机太阳能电池及其性能优化研究[J];发光学报;2015年07期

10 赵逢焕;;(001)晶面占主导的锐钛矿TiO_2纳米片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J];山东化工;2015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志成;武祥;;生长在泡沫镍基底的炸圈状四氧化三钴纳米片及其较提高的超级电容器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十分会:化学电源[C];2016年

2 陆迪灿;倪永红;;多孔磷化钴纳米片的合成及其超电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九分会:电化学材料[C];2016年

3 丁书江;;纳米片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和锂离子存储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十分会:化学电源[C];2016年

4 张玉倩;张琦;翁丽星;宇文力辉;汪联辉;;量子点-二硫化钼复合纳米片用于癌细胞的靶向荧光成像和光热治疗[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十八分会:纳米生物效应与纳米药物化学[C];2016年

5 梅旭安;梁瑞政;卫敏;;超薄水滑石纳米片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十八分会:纳米生物效应与纳米药物化学[C];2016年

6 董宁宁;李源鑫;冯艳艳;张赛锋;张晓艳;范金太;张龙;王俊;;过渡金属硫化物二维纳米片的光限幅特性及其理论模拟[A];上海市激光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7 纪穆为;徐萌;刘佳佳;张加涛;;水相腐蚀法制备超薄二维单晶纳米片[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五分会:分子与固体化学[C];2016年

8 程裕鑫;吴德峰;姚鑫;丁昆山;周亚楠;;聚乳酸/石墨纳米片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A];第十二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9 杨晓华;杨化桂;李春忠;;{001}晶面主导的锐钛二氧化钛纳米片的热稳定性研究[A];颗粒学最新进展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陈小兰;师赛鸽;黄艺专;陈美;汤少恒;莫世广;郑南峰;;不同表面修饰对钯纳米片活体行为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5分会:无机化学[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霞;科学家利用超薄沸石纳米片造出高效催化剂[N];科技日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李波;二维MoS2纳米片研究获突破提振钼业股[N];中国证券报;2013年

3 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隗海燕;高灵敏度“电子皮肤”可以量产了[N];科技日报;2017年

4 冯卫东;新型透明塑料薄如纸硬如钢[N];科技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张思玮;让氢来得更高效些吧[N];中国科学报;2019年

6 记者 刘霞;柔性电子材料破碎多次仍可恢复功能[N];科技日报;2016年

7 记者 张晔 通讯员 周伟;又薄又软的半导体新材料可制微纳光电器件[N];科技日报;2019年

8 记者 陈超;“光结构”让水随环境变化自由变色[N];科技日报;2016年

9 记者 李丽 通讯员 梁维源;深圳大学打开癌症治疗新思路[N];深圳特区报;2018年

10 沈英甲;中国成功研发全球首类烯合金材料[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园园;三维导电硫化物复合/衍生材料的催化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2 范锦昌;钯基纳米材料的表界面调控及电催化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3 赵琪;稀土掺杂层状MoS_2和SnS_2光磁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4 刘晓华;原子层超薄硫族半导体纳米片制备及在光解水和气敏领域应用[D];天津大学;2017年

5 张红伟;层状过渡金属化合物的物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6 韩娜;基于金属纳米材料的电化学二氧化碳转化体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7 杜翠翠;钼基纳米结构的设计合成及能源转换电催化性能[D];吉林大学;2018年

8 胡屹伟;钽、钛硫化物与氧化物纳米结构的构建及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9 师超;微纳米片状磷酸锌的制备及其对环氧涂层防腐性能的影响[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10 杨文进;二维镓系尖晶石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春明;高压下SnS纳米片的结构及电输运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2 田列;MX_2(M=Mo;X=S)型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的光催化性能研究[D];新疆大学;2019年

3 汤根;氮化硼纳米片/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9年

4 王玉凯;铂族双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醇类燃料电池中的应用[D];青岛科技大学;2019年

5 杨现鹏;镍基超薄二维材料的合成、表征及电催化氧化尿素/甲醇性能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9年

6 孙源;超薄类水滑石纳米片-碳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9年

7 温雅琼;二维超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纳米片的制备与性质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8年

8 王永棣;双金属MOF纳米探针的组装及其在生物分析应用[D];南京大学;2019年

9 陆尧;富含氧缺陷La_(1-x)Sr_xCoO_(3-)钙钛矿与超薄镍铁硫化物纳米片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9年

10 王慧珍;二氧化钛基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474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7474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1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