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亚波长结构的电磁低散射调控技术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B34
【图文】:
[10]。如图 1.1 所示,其结构由表层的金属谐振环(Electric Ring Resonator,ERR)及底层金属长条组成,中间使用厚度为 0.2 mm 的 FR-4 商用介质板隔开。该结构的设计思路是利用表层 ERR 来实现入射电磁波在亚波长结构中的电谐振,利用底
磁吸收材料研究动态来,为了应对现代化军事需求,目标低可探测技术材料的研究也成为了研究热点。电磁吸收材料的研究收性能。国内外对传统电磁吸收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58-60]、铁氧体[61-63]、纳米吸波材料[64-67]、导电高聚金属粉末电磁吸收材料粉末主要指 Fe、Co、Ni 金属单质或者其相对应的的磁导率虚部,其对电磁波的损耗主要通过磁滞损属粉末按其粉末颗粒尺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的尺金属粉,包括羟基铁粉、钴粉及镍粉;另一类有着更小.5 μm 之间,称为磁性金属超微粉,其电磁特性与微
尖晶石铁氧体吸波材料[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丽;;螺旋纳米碳纤维的电磁吸收特性研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2 ;电磁吸收涂料组合物[J];涂料文摘;2001年04期
3 吴如山,徐韶辉;地下电磁吸收剖面的确定——一种几何数字成象方法[J];物探与化探;1980年06期
4 徐英杰;彭莱;赵优;韩雪;袁晨阳;张婉;魏先福;黄蓓青;王琪;;吸收剂含量对电磁吸收喷墨油墨印刷适性的影响[J];包装工程;2018年11期
5 辛文辉;颜国正;王文兴;贾智伟;;人体对低频强电磁场吸收剂量的仿真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10年02期
6 陈金元,高本庆;蜂窝电话对人体电磁吸收效应的研究[J];科学通报;1994年17期
7 曹扬;李倩;蒋虎;仲德晗;沈柔;董莹;;以Cu_2Se和Bi_2Te_3为基底的纳米拓扑绝缘体电磁吸收的研究[J];通讯世界;2019年05期
8 江汉保,郝晋,李爱华,孙明义,华伟,毛登寿;微波体模[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992年03期
9 高强;银燕;闫敦豹;袁乃昌;;基于光子晶体的电磁吸收材料[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6年02期
10 丁世敬;赵跃智;;水泥基电磁吸波与屏蔽材料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4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猛;李镇江;王雅琦;赵健;李凯华;孟阿兰;;n型SiC@Fe_3O_4纳米复合吸波剂的电磁吸收特性研究[A];中国晶体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多晶(粉晶)衍射分会[C];2016年
2 宁仁霞;孙剑;焦铮;许媛;鲍婕;;基于石墨烯超材料的大角度电磁吸收特性研究[A];2015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王宪忠;不断推出的新型飞行器[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0年
2 ;澄清RFID的10个曲解[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3 山东 綦其;真有绿色(环保)手机吗?[N];电子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昌磊;基于亚波长结构的电磁低散射调控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9年
2 蒋立勇;一维、二维光子晶体和电磁吸收材料的遗传优化设计及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3 任玉兰;石墨烯基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吸波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年
4 徐铭;电磁屏蔽用吸收反射一体化复合材料的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11年
5 李肃成;基于人工超材料与超表面的电磁波调控[D];苏州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杨文玉;移动设备上基于电磁吸收率的人体识别系统研究与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2 刘长华;丁基橡胶碳化硼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唐宇涛;石墨烯准周期结构超表面的电磁吸收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4 蒋菲;复合锰铁氧体电磁波吸收材料的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5 顾钰;基于石墨烯亚波长结构材料的电磁吸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5年
6 江勇;多模多连接终端互干扰电磁特性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689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768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