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协同转运两种药物分子的智能纳米微球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5 12:23
【摘要】:癌症是当今世界上较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具有高发病率和高致亡率的特点,因而针对癌症的防治备受关注。目前,化学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和成熟,特别是基于铂类抗肿瘤药物的化学疗法占据了重要地位。然而,铂类药物在临床治疗上缺乏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是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同时其治疗效果也会受到耐药性的影响。因此,针对肿瘤的靶向治疗和协同治疗逐渐成为抗肿瘤研究的热点。本论文设计和制备了具有靶向和控制释放功能的纳米载药系统,并通过体外生物实验研究了载药系统的药物递送效率和协同治疗效应。本论文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了一种叶酸靶向修饰、负载多种药物的脂质体CC-Pt@FA-Lipo,其中CC是一种苯并噻唑衍生物和胆固醇的偶联物。该脂质体具有理想的粒径和良好的分散性,同时叶酸分子修饰增强了脂质体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从而表现出良好的细胞摄取效果。ICG的光热转换效应既可以作为药物控制释放的开关,又能对肿瘤细胞产生光热治疗效果。在胃癌细胞MGC-803和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体外活性研究中,CC-Pt@FA-Lipo表现出优异的细胞增殖抑制效果,其中对MDA-MB-231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作为新型的抗肿瘤方式,光动力治疗和光热治疗已经引起更多的关注和研究。本论文设计和制备了一种智能控制药物释放的热敏纳米粒子cRGD/FA@CICNPs,将顺铂和光敏剂在双靶向策略的作用下共同递送至肿瘤细胞。光动力治疗过程所产生的细胞内活性氧可以有效损伤DNA、蛋白质和膜脂等,进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本论文考察了浓度和时间对MCF-7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影响,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分别进行分析。双靶向策略有效地提高了肿瘤细胞对cRGD/FA@CICNPs的摄取效率,并增强纳米粒子对MCF-7细胞和SGC-7901细胞的协同抗肿瘤活性。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Q460.1;TB383.1
【图文】:

双链,顺铂,作用机制,解旋


去基团 Cl-,生成阳性水合离子 cis-[Pt(NH3)2Cl(OH2)]+或 cis-[Pt(NH3)2(OH够与 DNA 双链上的鸟嘌呤 G 或腺嘌呤 A 咪唑环的 N7结合,形成 DNA 链(图 1-3),引起 DNA 双链发生解旋、弯曲等形变,从而干扰 DNA 的复制肿瘤细胞的凋亡[7,8]。

顺铂,X射线晶体学,加合物


-3 通过 X 射线晶体学和 NMR 光谱学测定的顺铂与双链 DNA 加合物结构。(a)1,2-d(GpG)链联物(1A10),(b)1,3-d(GpTpG)链内交联物(1DA4),(c)链间交联物(1A2E)3 顺铂的毒副作用和耐药性由于顺铂对 DNA 的非特异性作用,顺铂在攻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可能对正常细造成损伤。临床证明顺铂对多种癌症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也能引起严重的。常见的毒副作用包括肾脏毒性、胃肠道毒性、神经毒性、骨髓抑制等。几乎所有用顺铂治疗期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反应,这主要是顺铂部分神经或中枢的刺激导致。顺铂还能够降低肾小管细胞内蛋白质巯基的数量,因通过干扰正常细胞蛋白质的生物活性而产生毒性。顺铂的神经毒性多为累积性的,多数铂类药物的弊端,其中以耳毒性、末梢神经毒性等较为常见。另外,顺铂对造也有一定程度的抑制,其毒性强弱一般与剂量有关[9]。耐药性是化学治疗过程中的另一障碍。肿瘤耐药性机制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一般个方面:(1)顺铂的细胞摄取量随给药次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2)细胞跨膜蛋白

药物结构,药物,方式,抗体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载药体系可以延长药物血液循环半衰期,实现药物在病灶部位的高浓度累积,最终被肿胞摄取吸收。因此,纳米载药体系在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改药性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2.1 抗体药物偶联物抗体药物偶联物(ADCs)递送系统是一种新颖的肿瘤治疗方式,具有很多应用优势和潜力。抗体是一类由 B 细胞分泌、具有免疫功能的 Y 形蛋白质,对肿瘤细胞高度表达的或蛋白质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结合力。ADCs 药物利用可生物降解的链接键将抗体和药子偶联,进而将药物分子选择性的递送至靶组织。相对于传统化学疗法,ADCs 药物在药物疗效、降低全身毒性、优化药物的生物分布等方面十分有利。近几十年来,ADCs伴随着基因工程和抗体工程等技术的进步而快速发展,FDA 先后批准了三种 ADCs 药emtuzumab ozogamicin(2000 年,Mylotarg )、Brentuximab vedotin(2011 年,Adcetris Trastuzumab emtansine(2013 年,Kadcyla )[13-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坤;;终结艺考潜规则需要“靶向治疗”[J];甘肃教育;2017年04期

2 熊佳;魏敏杰;;精准医疗时代下的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6年05期

3 范丹丹;刘启榆;赵凌凌;;乳腺癌靶向治疗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年68期

4 ;责任写就军工人精准扶贫之路[J];军工文化;2016年12期

5 陈娟娟;;调整扶贫靶向 构建全方位“扶心”网络[J];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7年03期

6 季桂香;;初中语文靶向教学初探[J];文理导航(上旬);2017年06期

7 杨丽华;;“脑靶向教学法”的六个“脑目标”[J];上海教育;2017年20期

8 单丽敏;;印度实践“脑靶向教学法”[J];上海教育;2017年20期

9 吴金波;;乳腺癌靶向治疗研究近况[J];北方药学;2014年11期

10 胡兰萍;彭汉玲;;英夫利西单抗靶向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舜;;肺癌分子靶向—中国十年[A];2009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王潍博;;肺癌的靶向治疗[A];第四届全国肺癌诊断及综合治疗进展学习班暨山东抗癌协会肺癌分会第二届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孙丽霞;于秀卿;;靶向电超导辅助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2年

4 段建春;;肺癌靶向治疗现状与进展[A];靶向给药系统研究开发及临床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孙丽霞;于秀卿;黄薇;;靶向电超导辅助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张满仓;;NGS靶向捕获Panel和aCGH芯片技术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A];2014浙江省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7 来茂德;;靶向治疗需要靶向诊断[A];2013年浙江省病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8 王荣福;刘萌;陈雪祺;闫平;张春丽;马超;赵倩;殷雷;;靶向整合素α_vβ_3的新型siRNA载体的构建及实验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9 冉海涛;朱叶锋;张群霞;王志刚;张辉;;靶向纳米脂质超声造影剂制备及其体外寻靶能力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李娜;乔光明;高源;唐波;;靶向纳米生物复合物在癌细胞成像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发光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哈季轩;哈尔滨靶向整治隐形变异“四风”[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6年

2 蔡宝峰 赵喜鹏;靶向学习 精准解惑[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8年

3 通讯员 巴曙光;发挥“催办”作用 实施靶向治疗[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年

4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党委副书记 王寿斌;教学诊改如何靶向“混教”“混学”[N];中国教育报;2019年

5 记者 张茜;一年,50余项新政“靶向”发力[N];湖北日报;2018年

6 辛士红;以“靶向治疗”思维精准正风反腐[N];解放军报;2019年

7 本报记者 何无痕 通讯员 厦纪宣;靶向发力 释放巡察利剑锋芒[N];厦门日报;2019年

8 马小松;靶向发力直戳“老赖”痛点[N];人民法院报;2019年

9 记者 王轶;精准靶向优化服务 当好企业发展后盾[N];长治日报;2019年

10 福建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 刘学新;紧盯重点开展靶向治疗[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园;miR-142-3p靶向HMGB1对AML细胞耐药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8年

2 张荣辉;miR-139-5p靶向Tspan3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8年

3 徐江生;基于线粒体靶向的新型纳米医药体系的制备与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范校周;基于纳米泡的前列腺癌超声靶向诊断及治疗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7年

5 刘军;基于选择性致死癌细胞的蓝舌病毒对不同荷瘤模型体内靶向抗癌作用和特征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6 胡斌;肝脏靶向治疗载体系统的基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谢芳;靶向脂质纳泡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分子显像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6年

8 李琳;基于氨基酸转运体LAT1靶向纳米药物传递系统的构建和评价[D];沈阳药科大学;2016年

9 张晓龙;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介导的双重靶向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10 赵博;大鼠放射性脑损伤模型早期分子靶向示踪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蓓蓓;一种基于质谱的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建立及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

2 任昭;基于碳纤维布热源的靶向导热路面结构设计与导热特性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3 秦艳梅;透明质酸修饰的阳离子类脂质体作为眼底基因递送载体的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8年

4 夏立超;微波靶向热疗天线系统设计[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

5 吴凡;化学复合体系靶向输送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年

6 谭思然;硒通过microRNA-29a-3p靶向COL4A2调节LMH细胞转移侵袭[D];东北农业大学;2018年

7 李春艳;宫颈癌靶向多肽的筛选与鉴定[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王明鑫;协同转运两种药物分子的智能纳米微球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9 汪松;人工智能超声CT引导下前列腺靶向穿刺与经直肠超声系统穿刺和mpMRI辅助系统穿刺的比较—一项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D];浙江大学;2018年

10 张晓彬;具有线粒体靶向的刺激响应型聚合物纳米颗粒在癌症治疗中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698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7698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1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