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化学气相沉积HfC纳米线增韧HfC基抗烧蚀涂层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8 10:29
【摘要】:碳/碳(C/C)复合材料在高温下具有一系列优异的性能,是航空航天领域高温热结构、热防护部件的理想材料。但该材料在高温有氧环境下的快速氧化和烧蚀是其实际应用中最难突破的瓶颈,涂层技术是解决该问题的最有效手段。HfC具有超高的熔点、高硬度、高模量、高的热稳定性和优异的抗烧蚀性能,是抗烧蚀涂层的理想材料。但是,HfC涂层本身固有的脆性及其与C/C基体间的热膨胀失配会使得涂层在制备和烧蚀过程中开裂和剥落,导致涂层失效。本论文以提高C/C复合材料抗烧蚀性能为研究目的,提出将HfC纳米线引入到HfC基涂层中以期提高涂层的韧性和抗烧蚀性能。本论文着重研究了C/C复合材料表面HfC纳米线和HfC基涂层的制备工艺,并将HfC纳米线引入到HfC基涂层中,表征了HfC纳米线及HfC基涂层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探索了HfC纳米线的引入对HfC基涂层生长过程、微观形貌、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及抗烧蚀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了HfC纳米线的生长机理、HfC基涂层的烧蚀机理和失效机制以及HfC纳米线的增韧机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以HfCl_4-CH_4-H_2-Ar为反应体系,Ni(NO_3)_2为催化剂,采用催化辅助化学气相沉积(CVD)工艺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HfC纳米线,系统研究了沉积温度、CH_4流量、H_2浓度和沉积时间对HfC纳米线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的影响,并分析了HfC纳米线的生长机理。结果表明:在1050-1150℃之间,随着沉积温度的升高,HfC纳米线的直径和产量逐渐增大;过量的CH_4会导致HfC的各向同性生长,抑制HfC纳米线的生成;随着H_2浓度的增加(25-100%),HfC纳米线的直径逐渐减小;在0.5-2h之间,随着沉积时间的延长,HfC纳米线层的致密度和厚度都逐渐增加;HfC纳米线的生长过程受底部型气-液-固(VLS)机制控制。采用CVD工艺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HfC涂层,系统研究了沉积温度、CH_4流量、H_2浓度和沉积时间对HfC涂层沉积效率、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的影响,并分析了HfC涂层的烧蚀机理及失效机制。结果表明:随着沉积温度的升高(1200-1350℃),HfC涂层的沉积效率、致密度和均匀度都有所提高,涂层晶粒尺寸逐渐增大;在300-600mL/min之间,HfC涂层的沉积效率和致密度随着CH_4流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涂层晶粒尺寸逐渐变小;随着H_2浓度的增加(25-100%),HfC涂层的沉积效率、致密度和涂层晶粒尺寸都有所增大;随着沉积时间的延长(2-8h),HfC涂层的沉积速率逐渐降低,涂层的致密度、均匀性及厚度逐渐增加;烧蚀120s后,HfC涂层已经剥落,涂层试样的质量烧蚀率和线烧蚀率分别是1.24mg/s和1.97μm/s,HfC涂层与基体间的热膨胀失配以及涂层中的层间间隙会使得涂层在烧蚀过程中开裂、逐层剥落或整体剥落,最终导致涂层失效。采用两步CVD工艺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HfC纳米线增韧HfC涂层,研究了HfC纳米线的引入对HfC涂层生长过程、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和抗烧蚀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涂层的烧蚀机理及HfC纳米线的增韧机制。结果表明:引入HfC纳米线以后,HfC涂层的沉积效率有所增加,涂层结构由柱状晶转变为等轴晶;HfC纳米线的引入提高了HfC涂层的硬度、弹性模量、断裂韧性及弯曲性能,HfC涂层与C/C基体间的结合强度也有所增加;HfC纳米线的引入可以降低HfC涂层的热膨胀系数、提高HfC涂层的热导率;HfC纳米线的引入显著提高了HfC涂层的长时间抗烧蚀性能,氧乙炔烧蚀120s后,HfC纳米线增韧HfC涂层试样的质量烧蚀率和线烧蚀率仅为0.57mg/s和-0.35μm/s。采用CVD工艺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HfC-TaC和HfC-ZrC复相涂层,研究了两种复相涂层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和抗烧蚀性能,并分析了两种复相涂层的烧蚀机理。采用两步CVD工艺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HfC纳米线增韧HfC-ZrC复相涂层,研究了HfC纳米线的引入对复相涂层微观形貌和抗烧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fC-TaC和HfC-ZrC复相涂层均具有等轴晶结构,涂层结构致密且与基体结合良好;HfC-TaC复相涂层在烧蚀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相Hf_6Ta_2O_(17)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抗烧蚀性能,氧乙炔烧蚀120s后,涂层试样的质量烧蚀率和线烧蚀率分别是0.87mg/s和1.32μm/s;ZrC氧化形成的ZrO_2可以促进HfO_2的烧结和致密氧化物层的形成,进而提高涂层的抗烧蚀性能,氧乙炔烧蚀120s后,HfC-ZrC涂层试样的质量烧蚀率和线烧蚀率分别是0.63mg/s和0.21μm/s;在HfC-ZrC复相涂层中引入HfC纳米线以后,复相涂层的韧性和抗烧蚀性能都有所增加,氧乙炔烧蚀120s后,涂层试样的质量烧蚀率和线烧蚀率仅为0.24mg/s和-0.46μm/s。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B306
【图文】:

难熔材料,熔点,密度,涂层


第 1 章 绪论环境下涂层材料的蒸汽压应该较低,才能使涂层氧面,氧化膜可以保护基体不被氧化并且愈合涂层rC、HfC、HfO2、ZrO2、ThO2、Y2O3等在高温下具保持稳定的状态[94]。

蒸汽压,陶瓷材料,氧扩散


氧化膜可以保护基体不被氧化并且愈合涂层表面的孔洞。由图1-2 可以看出,ZrC、HfC、HfO2、ZrO2、ThO2、Y2O3等在高温下具有较低的蒸汽压,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的状态[94]。图 1-1 难熔材料的密度和熔点[95]Fig. 1-1 Density and melting point of refractory materials图 1-2 陶瓷材料在高温下的蒸汽压[96]Fig. 1-2 Vapor pressure of ceramic materials at high temperature(2) 涂层具有较低的氧扩散系数涂层材料的高温氧化过程中,氧气在涂层中的扩散系数越高,涂层的氧化消耗速率越快,涂层材料的抗烧蚀性能越低。部分氧化物陶瓷材料的氧扩散系数如图 1-3 所示,可以看出 SiO2、Y2O3、ThO2等氧化物的氧扩散系数都比较低,在高温下可以形成有效的氧扩散屏障。

氧化物陶瓷材料,氧扩散,系数,硅基陶瓷


图 1-3 氧化物陶瓷材料的氧扩散系数[97]ig. 1-3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oxygen in the oxide ceramic mater与 C/C 复合材料相近的热膨胀系数分陶瓷材料的热膨胀系数(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C 复合材料的 CTE 存在较大的差异。涂层与基体间的烧蚀过程中产生较大的热应力,从而导致涂层开裂甚至硅基陶瓷材料与 C/C 复合材料的 CTE 更为接近,具有设计涂层时,可以采用硅基陶瓷作为过渡层来缓解外涂Expansion/%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有新;浅谈涂层表面颗粒不良现象[J];材料保护;2001年04期

2 陈慧敏;HYF—14耐高温防腐蚀保护涂层的研制[J];材料工程;1988年05期

3 王中 ,谢梅英 ,刘新 ,吴仲行;涂层组合材料穿管机顶头[J];钢铁研究总院学报;1988年03期

4 李勇明,胡行方;WO_3电变色涂层的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1988年03期

5 Allan Matthews;Juhani Valli;王德文;;涂层的粘着性能试验[J];国外金属热处理;1988年04期

6 刘胜声;;用电子自旋共振预测涂层耐久性的快速方法[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1988年01期

7 ;导电安全薄膜[J];技术经济信息;1988年12期

8 黄君明;;钌钛锡三元涂层使用情况[J];氯碱工业;1989年10期

9 叶茂;吴宏元;;钢丝拉拔润滑涂层的应用与发展[J];鞍钢技术;1989年07期

10 刘继旺;;最新的石油储罐涂层系列介绍[J];国外油田工程;198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秀兵;陈永雄;刘燕;徐滨士;;高速电弧喷涂过程中涂层表面温度场分布研究[A];第八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三届青年表面工程学术论坛论文集(三)[C];2010年

2 张伟明;;发展中的表面处理清洁生产工艺——锌铬涂层表面技术[A];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0年

3 单凯军;余文莉;徐四清;;家电环保涂层表面性能检测的研究[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兴原;苗晓;胡志强;光红兵;顾祥宇;;改善无取向硅钢环保涂层表面特性的方法研究[A];高性能电工钢推广应用交流暨第五次全委工作(扩大)会专题报告及论文[C];2013年

5 林达仁;;梅雨期涂层表面泛白现象及其防治[A];中国电子学会生产技术学会第三届化工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下)[C];1991年

6 杨仁党;陈克复;王进;陈奇峰;陈学志;;二氧化硅对彩色喷墨纸涂层表面结构及打印性能的影响[A];中国造纸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7 常伟杰;张豪;李祥瑞;宋玲玲;多树旺;;磁控溅射CrAlCuN涂层在800℃纯氧中的氧化行为[A];第九届无机材料结构、性能及测试表征技术研讨会(TEIM2018)摘要集[C];2018年

8 张桂凯;;Al_2O_3阻氚涂层的制备、性能及阻氚机制[A];2017年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C];2018年

9 王永才;王涛;;海上钻井平台涂层寿命评估研究及应用[A];2017防腐蚀涂料年会论文集[C];2017年

10 柯成竹;李永甲;张学敏;曾鲜;程旭;;Al_2O_3/SnO_2减反层在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中的应用[A];全国第十六届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刘晔;多涂层不锈钢板高温耐烧蚀性的研究[N];世界金属导报;2019年

2 王颢;新型亲疏水可转换材料问世[N];中国化工报;2009年

3 黄慧琴;碳钢表面电弧喷涂纳米涂层性能研究[N];世界金属导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志锴;钛合金表面含铝复合氧化物涂层制备及其辐射防热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2 宫雪;TiAl基合金表面NiCoCrAlY(Ta,Mo)涂层的组织与抗氧化行为[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3 任金翠;化学气相沉积HfC纳米线增韧HfC基抗烧蚀涂层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8年

4 陆永洪;陶瓷基复合材料环境屏障涂层的耐久性设计与优化[D];西北工业大学;2018年

5 邝海;涂层WC-Co硬质合金再生利用关键技术研究[D];南昌大学;2019年

6 王艳;TiO_2和α-Al_2O_3/TiO_2复合阻氚涂层的制备与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7 荣建;Al_2O_3-Y_2O_3体系非晶/共晶耐磨复合涂层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8年

8 魏东辉;CrON基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8年

9 刘大为;热喷涂阻氚涂层的研究及氢渗透理论计算[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10 吴勉;离子液体增效的新型固相微萃取涂层的制备、表征及应用[D];武汉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玉杰;服役温度下(Gd_(0.9)Yb_(0.1))_2Zr_2O_7涂层弯曲性能原位表征及有限元模拟分析[D];湘潭大学;2019年

2 张帅康;Al合金化TaSi_2纳米晶涂层在酸性环境中冲蚀与空蚀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3 李柳青;高气孔率Si_3N_4基陶瓷及其表面致密涂层的制备与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4 李瑞;纳米TiO_2/改性PTFE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演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5 周莹;304不锈钢表面氧化铈超疏水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6 王季;GH907合金表面CoMoCrSi涂层等离子喷涂工艺与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7 江泉英;NbAlSiN涂层和CrAlBN涂层的结构和性能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7年

8 常伟杰;等离子体增强磁控溅射CrN基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9年

9 张静;CrCN、TiSiN-Ag和Cr/CrN涂层的制备及其在海水环境中的磨蚀行为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9年

10 刘晓斌;HVOF喷涂WC-10Co4Cr涂层的耐蚀及耐磨性能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本文编号:27854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7854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2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