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自支撑钴酸锰复合材料的构筑及储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4 08:13
【摘要】: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的储能器件,以其快速充放电,高功率密度,长循环寿命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性能优异的储能电极材料是超级电容器应用的关键驱动因素。然而,目前电极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实际比容量低、特别是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差。因此,探索和研究具有高效、稳定电化学性能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仍是当前该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前沿性课题。本论文主要以MnCo_2O_4基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围绕该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可控合成、结构和组成与电化学性能的构效关系等方面开展研究,分析复合材料其电化学性能改善的内在原因,明确其储能机理,为提高钴酸锰基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MnCo_2O_4@Ni_3S_2核壳异质结构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采用两步水热法制备了六棱柱MnCo_2O_4@Ni_3S_2复合材料,通过改变双氰胺与Co+Mn的摩尔比来改变MnCo_2O_4的形貌,进而改变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通过电化学测试,MnCo_2O_4@Ni_3S_2复合材料的比容量要远远大于单一MnCo_2O_4或Ni_3S_2电极材料的比容量。在电流密度为3 A g~(-1)时,比容量高达2807 F g~(-1)。当电流密度升高到30A g~(-1)时,比容量的保持率为69%(单一MnCo_2O_4和Ni_3S_2电极的比容量保持率分别为53%和63%)。此外,单一MnCo_2O_4和Ni_3S_2电极在电流密度为10A g~(-1)下循环5000次后,比电容保持率分别为78%和83%,而MnCo_2O_4@Ni_3S_2复合电极的比电容保持率高达92%。这些结果表明MnCo_2O_4@Ni_3S_2复合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显著高于单一MnCo_2O_4和Ni_3S_2电极材料,其原因归结为复合电极材料的独特多级结构及MnCo_2O_4和Ni_3S_2组分的协同作用。(2)三维MnCo_2O_4@MnMoO_4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具有独特结构和良好电容性能的核壳纳米阵列的合理设计和制备被认为是超级电容器先进电极材料的一种极具挑战性的策略。本实验通过两步水热法在泡沫镍上合成了一种自支撑三维MnCo_2O_4纳米片@MnMoO_4纳米片复合纳米结构,该复合纳米结构的构筑是通过在相互交联的MnCo_2O_4纳米片阵列上垂直生长MnMoO_4纳米片而实现。这种复合纳米结构可以充分利用其独特的片-片结构和MnCo_2O_4与MnMoO_4的协同效应来提高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单一MnCo_2O_4或MnMoO_4纳米片阵列电极相比,复合电极材料展现出更高的比容量(电流密度为3 A g~(-1)时,容量为2212 F g~(-1)),倍率容量(电流密度为30 A g~(-1)时,容量为1573 F g~(-1))和较好的循环稳定性(经5000次循环后电容保持率95%)。此外,基于MnCo_2O_4@MnMoO_4//活性炭组装的非对称超级电容器也具有一定的比容量(电流密度为1 A g~(-1)时,比容量为138.8 F g~(-1))和能量密度(功率密度为815 W kg~(-1)时,能量密度为49.4 Wh kg~(-1))。这些结果表明所制备的MnCo_2O_4@MnMoO_4纳米复合电极材料在高性能超级电容器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3)MnCo_2O_4/NiMn LDH(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纳米片阵列的制备及其储能性能研究本实验是关于MnCo_2O_4纳米片阵列表面原位生长NiMn LDH纳米片形成层-层复合纳米阵列的构筑及其电化学性能。这种层-层结构以及NiMn LDH和MnCo_2O_4组分之间的协同效应,大大提高了复合电极材料的储能性能。研究表明,复合电极在电流密度3 A g~(-1)和30 A g~(-1)的比容量分别为3063 F g~(-1)(相当于单个MnCo_2O_4电极的四倍)和2315 F g~(-1)。在电流密度为30 A g~(-1)循环5000次后比容量保持率为94.7%。此外,以MnCo_2O_4/NiMn LDH和活性炭分别为正负电极制备了一种不对称固态超级电容器器件。在功率密度为806 W kg~(-1)时,器件的能密度为51.9 Wh kg~(-1)。上述研究结果为合成超级电容器用高性能复合电极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B33;TM53
【图文】:

形貌,储能器件,超级电容器,论文研究


.5 本论文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5.1 论文研究意义新型储能器件作为全世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新型的电材料又是提高储能器件储能性能不可或缺的部分。超级电容器由于其高功率密、快速充电/放电能力、持久循环寿命、安全操作等突出优点,成为最有发展前的储能器件。但其能量密度低、倍率性能差还是难以满足当前实际的应用。如何证在拥有高功率密度的情况下,提高超级电容器比容量和能量密度,成为了当前们主要研究的关键问题。然而在超级电容器的组成部件中,电极材料是决定超级容器电化学性能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我们可以对电极材料优化设计,通过制备复电极材料来提高其电化学性能。.5.2 论文研究内容

示意图,泡沫镍,自支撑,异质结构


图 3-1 生长在泡沫镍上的自支撑多级 MnCo2O4@Ni3S2核壳异质结构制备工艺示意Fig. 3-1 Schematic illustration for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self-supported hierarchicaMnCo2O4@Ni3S2CSHs on NF 3-1 展示了在泡沫镍上生长自支撑多级 MnCo2O4@Ni3S2核壳异质结构。首先,通过简单的水热反应,在泡沫镍上直接生长六棱柱状 MnCo2O

泡沫镍,X射线衍射图像,六棱柱


+ H2图3-2 显示了煅烧后的 MnCo2O4产物的典型 X射线衍射图像。衍射峰 2θ=30.5o,36.0o,57.9o 和 63.6o,与立方尖晶石 MnCo2O4的衍射峰相对应(JCPDS.23-1237)[48, 51-53]。其它的衍射峰都是泡沫镍的衍射峰[53]。通过扫描图像研究生长在泡沫镍上 MnCo2O4的形貌。如图 3-3a 所示,泡沫镍表面生长了一层 MnCo2O4微粒。放大的扫描图像(图 3-3b, c)清楚地显示出这些 MnCo2O4微粒为六棱柱状,其尺寸为 1-3μm。对应的元素谱图(图 3-3 d, e, f)显示了 Mn、Co 和 O 元素在泡沫镍表面分布均匀。为了进一步研究生长在泡沫镍上的六棱柱状 MnCo2O4微粒,用透射图像对其进行了进一步表征,如图(3-3g,h)所示。MnCo2O4微粒尺寸为 1-3μm 的六棱柱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季辰辰;米红宇;杨生春;;超级电容器在器件设计以及材料合成的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19年01期

2 余凡;熊芯;李艾华;胡思前;朱天容;刘芸;;金属-有机框架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的综合性实验设计[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年02期

3 摆玉龙;;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新疆化工;2011年03期

4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研制成功[J];中国建材资讯;2017年04期

5 林旷野;刘文;陈雪峰;;超级电容器隔膜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造纸;2018年12期

6 程锦;;超级电容器及其电极材料研究进展[J];电池工业;2018年05期

7 曾进辉;段斌;刘秋宏;蔡希晨;吴费祥;赵盼瑶;;超级电容器参数测试与特性研究[J];电子产品世界;2018年12期

8 刘永坤;姚菊明;卢秋玲;黄铮;江国华;;碳纤维基柔性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9年01期

9 郑超;李林艳;陈雪丹;于学文;顾应展;吴奕环;丁升;潘国林;周洲;刘秋香;陈宽;袁峻;杨斌;乔志军;傅冠生;阮殿波;;超级电容器百篇论文点评(2017.7.1—2017.12.15)[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8年01期

10 余勇;孙士斌;;微型超级电容器的3D打印制备方法[J];时代汽车;201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代杰;汪汇源;谭X>予;隋刚;杨小平;;二硫化钼/中空碳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I:能源高分子[C];2017年

2 时志强;;开启电力能量储存与利用的新时代?——超级电容器技术与应用进展[A];2018电力电工装备暨新能源应用技术发展论坛报告集[C];2018年

3 马衍伟;张熊;孙现众;王凯;;高性能超级电容器及其电极材料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摘要集[C];2016年

4 邱介山;于畅;杨卷;;超级电容器用功能二维纳米碳材料的合成及功能化[A];第三届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摘要集[C];2016年

5 孟月娜;武四新;;高倍率性的碳纳米管基柔性超级电容器电极[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九分会:电化学材料[C];2016年

6 潘伟;薛冬峰;;铁基超级电容器[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四十二分会:能源纳米材料物理化学[C];2016年

7 王凯;张熊;孙现众;马衍伟;;柔性固态超级电容器:从材料设计到器件制备[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四十一分会:纳米材料与器件[C];2016年

8 娄正;沈国震;;柔性芯片超级电容器的设计及其在传感系统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四十一分会:纳米材料与器件[C];2016年

9 高书燕;万岁阁;魏先军;;自组装法制备超亲水氮掺杂碳凝胶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A];第七届全国物理无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6年

10 张晓芳;张伟;卢灿辉;;基于纳米纤维素的N-掺杂碳质气凝胶超级电容器的制备及应用研究[A];2016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来莅;中国超级电容器技术及产业国际论坛在北海举行[N];北海日报;2019年

2 山科;煤基电容炭有望规模化生产[N];中国化工报;2014年

3 实习生 邱锐;碳纳米管超级电容器问世[N];中国科学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李东慧;我市将建超级电容器研发中心 多个住宅项目坚持新中式风貌[N];洛阳日报;2018年

5 湖北 朱少华 编译;一款双向DC/DC稳压器和超级电容器充电器电路[N];电子报;2017年

6 记者 杨红卫;河南瑞贝卡集团与天一航天科技公司超级电容器项目合作签约仪式举行[N];许昌日报;2017年

7 记者 夏文燕 通讯员 代成;超级电容器有望得到广泛应用[N];江苏科技报;2016年

8 见习记者 白明琴;超级电容器市场趋热[N];中国电力报;2016年

9 杨德印 摘编;超级电容器简介[N];电子报;2016年

10 西江日报记者 刘亮 实习生 赖映平;超级电容器1分钟可完成充电[N];西江日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前程;醋酸纤维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基础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2 张效敏;离子液体膜在酸性气体分离与柔性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基础研究[D];南京大学;2018年

3 项坤;二维金属氧化物基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能源存储与转换中的应用[D];南京大学;2017年

4 王文杰;长链非编码RNAs对结直肠癌、宫颈癌的诊断及功能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

5 郭凤梅;碳纳米管宏观体在能源及传感领域的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6年

6 王广宁;多酸基配位聚合物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8年

7 马丽娜;细菌纤维素基柔性超级电容器电极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8 欧阳田;碳材料的盐辅助制备及其超级电容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9 许峰;溶胶法制备新型三维碳材料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调控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8年

10 王志奎;基于聚乙烯醇的自修复超级电容器结构设计与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达明;聚丙烯腈基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8年

2 王东华;煤沥青基多孔碳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中北大学;2018年

3 郝晓东;基于生物质制备杂原子掺杂多孔碳材料及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4 王晓丹;生物质碳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8年

5 赵铭;自支撑碳基/过渡金属氧化物复合电极及其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6 谭玉琪;石墨烯/TiO_2复合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性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8年

7 陈悦;超级电容器等效串联内阻模型的建立与实验验证[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8 薛菲;基于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非对称超级电容器设计、组装及其性能研究[D];济南大学;2018年

9 刘凤;镍、锰氧化物纳米材料超级电容性能的研究[D];济南大学;2018年

10 闫珊;掺杂C、S金属氧化物的制备以及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D];温州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927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7927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f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