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基于钆化合物一维纳米材料的构筑与磁光双功能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4 17:09
   Gd~(3+)拥有7个未成对的4f电子,会产生较大的磁矩,可作为良好的顺磁材料。因此,钆离子化合物为基质的稀土发光材料,广泛地应用在光学成像、纳米探针、生物标签和核磁共振成像等领域。目前科研工作者已成功制备了各种各样的钆基化合物粉体,而对钆基化合物一维纳米材料的报道却较少。近年来,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已成功制备出多种一维纳米材料,与其它实验方法相比,其优点为操作流程简便、应用范围较广和成本效益高等。因此,采用静电纺丝法合成稀土掺杂钆化物一维纳米材料是一个有重要价值的研究课题。本论文中通过静电纺丝法首先合成了原始复合纳米纤维或纳米带,然后对其高温煅烧,得到Gd_2O_3:Dy~(3+),Eu~(3+)纳米纤维,Gd_2O_3:Yb~(3+),Tm~(3+)纳米纤维和纳米带,Gd_2O_3:Yb~(3+),Ho~(3+)纳米纤维和纳米带,Gd_2O_3:Tb~(3+),Eu~(3+)纳米纤维,最后采用双瓷舟硫化、双坩埚氯化、双瓷舟溴化方法,首次合成了Gd_2O_2S:Dy~(3+),Eu~(3+)纳米纤维,GdOCl:Yb~(3+),Tm~(3+)纳米纤维和纳米带,GdOCl:Yb~(3+),Ho~(3+)纳米纤维和纳米带,GdOBr:Tb~(3+),Eu~(3+)纳米纤维。利用XRD、SEM、PL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等仪器,对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Gd2O2S:Dy~(3+),Eu~(3+)纳米纤维为六方晶系结构,空间群为P3~-m1;GdOCl:Yb~(3+),Tm~(3+)和GdOCl:Yb~(3+),Ho~(3+)纳米结构为四方晶系,空间群为P4/nmm;GdOBr:Tb~(3+),Eu~(3+)纳米纤维为四方晶系,空间群为P4/nmm。通过SEM照片可知,纳米纤维的直径和纳米带的宽度分布大约在100-300 nm和1-3μm。PL分析可知,在272 nm紫外光激发下,通过改变Dy~(3+)或Eu~(3+)的含量,Gd_2O_2S:Dy~(3+),Eu~(3+)纳米纤维可以实现光色可调和能量传递;分别在980 nm和357 nm激发下,GdOCl:Yb~(3+),Tm~(3+)纳米纤维实现上转换和下转换双模发光;分别在980 nm和455 nm激发下,GdOCl:Yb~(3+),Ho~(3+)纳米纤维也实现双模发光;通过改变Tb~(3+)和Eu~(3+)的含量,GdOBr:Tb~(3+),Eu~(3+)纳米纤维实现了光色可调和能量传递。稀土掺杂钆化物一维纳米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还具有顺磁特性。论文中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为深入研究其他钆基化合物的荧光及磁性奠定了一定基础。
【学位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B383.1
【部分图文】:

原理图,激发态吸收,原理图,离子


另一个与ESA跃迁的共振。此外,ESA是单离子过程,所以理想的浓度是以避免能量传递损失的低活性离子浓度。图1.2 激发态吸收原理图 (ESA)Fig. 1.2 Principle diagram of the excited state absorption (ESA)二、能量传递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RE离子之间所有的能量传递(ET)都是敏化剂(或供体)离子处于激发态而激活剂(或受体)离子处于其基态时的类型;那么,由于这两种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由敏化剂累积的能量被传递到活化剂。这种传统的ET解释为敏化荧光以及浓度猝灭。然而,在1966年有人提出这种ET可能跟泵浦光子的ESA有关。能量传递有连续能量传递和交叉弛豫两种形式。(1) 连续能量传递如图1.3所示为连续能量传递过程,该过程通常在不同的离子之间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敏化剂离子可以吸收入射通量为Φ的光子。之后,活化剂离子从基态被第一个ET激发到激发态2,然后通过第二个ET被激发到激发态3

原理图,传递原理,连续能量


3图1.3 连续能量传递原理图 (SET)Fig. 1.3 Principle diagram of the successive energy transfer (SET)(2) 交叉驰豫图1.4为交叉驰豫(CR)的原理图。实际上,交叉弛豫通常是指在相同离子之间发生的所有类型的ET。如果敏化剂和活化剂是相同的离子,则入射通量为Φ的光子被敏化剂和活化剂吸收,导致这两种离子同时处于激发态2。然后,ET使活化剂离子跃迁到激发态3,而敏化剂则降至较低的能级[15]。图1.4 交叉驰豫原理图 (CR)Fig. 1.4 Principle diagram of the cross relaxation (CR)三、光子雪崩图1.5显示了光子雪崩(PA)的发光机理,这是一种非常规的泵浦机制。泵浦波长仅在亚稳状态2和较高能级之间共振,这是PA的第一个特性。?

原理图,交叉驰豫,原理图,敏化剂


Fig. 1.3 Principle diagram of the successive energy transfer (SET)(2) 交叉驰豫图1.4为交叉驰豫(CR)的原理图。实际上,交叉弛豫通常是指在相同离子之间发生的所有类型的ET。如果敏化剂和活化剂是相同的离子,则入射通量为Φ的光子被敏化剂和活化剂吸收,导致这两种离子同时处于激发态2。然后,ET使活化剂离子跃迁到激发态3,而敏化剂则降至较低的能级[15]。图1.4 交叉驰豫原理图 (CR)Fig. 1.4 Principle diagram of the cross relaxation (CR)三、光子雪崩图1.5显示了光子雪崩(PA)的发光机理,这是一种非常规的泵浦机制。泵浦波长仅在亚稳状态2和较高能级之间共振,这是PA的第一个特性。这个过程的第二个特征是激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上海硅酸盐所一维纳米材料研究取得重要进展[J];稀有金属;2004年03期

2 陈翌庆;准一维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研究进展[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4年04期

3 李斌,沈路涛;什么是准一维纳米材料?[J];机械工程师;2001年02期

4 ;什么是准一维纳米材料?[J];机电工程技术;2001年02期

5 吴宇剑;宗兆存;;电化学沉积制备一维纳米材料方面的进展[J];科技信息;2011年09期

6 邱永福;兰善红;范洪波;;一维纳米材料生长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周菊红;王涛;陈友存;张元广;;水热法合成一维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2008年07期

8 范守善;碳纳米管及相关的一维纳米材料[J];材料导报;1999年04期

9 陈海澜;;一维纳米材料的光电性能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15期

10 桑林;王美丽;黄成德;;一维纳米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J];电源技术;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树霖;;一维纳米材料的本征拉曼谱和‘反常’的拉曼光谱特征[A];第十一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黄在银;柴春芳;;准一维纳米材料的研究及特性[A];纳米材料与技术应用进展——第四届全国纳米材料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李志兵;;准一维纳米材料场致电子发射新理论研究[A];真空电子技术—场致发射技术发展专题[C];2012年

4 李俊寿;许并社;郭焕升;李靓;王建江;;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研究[A];中国颗粒学会2006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周晓峰;杨小勤;赵永男;;水热合成一维纳米材料[A];第六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廖升珲;王敏强;陆世玉;包淑娟;;基于静电纺丝合成不同形貌的一维纳米材料构建非酶传感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分会:纳米传感新原理新方法[C];2016年

7 龚力;邓少芝;陈军;许宁生;;氧化镁一维纳米材料的研制及其场发射性能研究[A];2005年纳米和表面科学与技术全国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李倩倩;贺继香;薛胜男;韦维;付昱;;搅拌下一维纳米材料的界面组装[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1分会:表面界面与纳米结构材料[C];2013年

9 马华;程方益;李春生;杨晓婧;周艳红;陶占良;陈军;;过渡金属氧化物及钒酸盐一维纳米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基础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纳米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吴强;胡征;;导电基底上直接生长一维纳米材料及其场发射性能研究[A];中国真空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范守善;一维纳米材料与纳米器件[N];科技日报;2000年

2 记者郑千里;中科院成果频出一派生机[N];科技日报;2002年

3 记者 姜采蓝 通讯员 海军 光明 高梁;“两新一高”助力盱眙工业提质扩效[N];淮安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婧;一维纳米材料形貌、电子结构与电荷输运性质关系的原位透射电镜研究[D];苏州大学;2017年

2 张辉;准一维纳米材料的化学法制备、表征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曹广胜;基于钨和钛的一维纳米材料的水热合成及性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贾殿赠;一维纳米材料的低热固相自组装及机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李晓林;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一维纳米材料的合成表征和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6 杨青;硼和硼化物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与表征[D];浙江大学;2006年

7 赵鹤云;SnO_2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以及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8 曹化强;一维纳米材料有序阵列的制备和结构[D];南京大学;2001年

9 刘曰利;一维纳米材料的直径可控制备及其生长机理与物性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10 宋旭波;等离子体及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一维纳米材料及性能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廉红伟;In_2O_3基一维纳米材料的结构设计及其器件应用[D];吉林大学;2018年

2 陈娟;基于钆化合物一维纳米材料的构筑与磁光双功能特性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8年

3 马杰;准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光学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4 尉永玲;硅及硅化合物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与表征[D];浙江大学;2006年

5 杨爽;三氧化钼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器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6 杨小勤;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一维纳米材料的水热合成与表征[D];天津工业大学;2007年

7 王连红;氮化镓一维纳米材料及薄膜的制备与表征[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8 孙健;C_(60)基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林;准一维纳米材料的气相合成、结构表征及物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10 蒋海峰;准一维纳米材料的气相合成、结构表征及发光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123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8123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1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