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银基可穿戴力敏传感材料的结构设计与性能调控
【学位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B33
【部分图文】:
2图 1-1 WFSM 的种类及在可穿戴领域的各种应用[5-13]Figure 1-1 Classification and wearable application of the WFSM.2 可穿戴力敏传感材料的主要组成如前所述,WFSM 是以柔性导电复合材料通过性能调控而制备的可同时满足穿功能的材料,因此 WFSM 的主要由导电基元与柔性高分子基体组成[14]。通常元既可以是本征导电高分子,也可以是导电金属(包括微米尺寸金属粉、纳米属颗粒/线/片以及液体金属 LM 等)、碳材料(包括微米尺寸的石墨粉以及纳米黑粒子 CB、碳纳米管 CNT、石墨烯 GE 等)、离子液体(IL)等[15];柔性基体固性的弹性体如硅橡胶(PDMS)、天然橡胶(NR)、丁苯橡胶(SBR)等;或弹性体如热塑性聚氨酯(TPU)、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BS)
第一章 绪论1.2.1 可拉伸性调控用于拉伸力检测的传感材料又叫应变传感材料。可拉伸性是指保证传感材料导电网络导通的前提下材料承受的最大拉伸率。为了制备适用于更多场合需求的 WFSM,提升可拉伸性是主要目标。如前所述,由于金属与导电高分子本征的不可拉伸性,因此调控拉伸性能只能从复合材料体系入手,包括设计可拉伸导电网络与设计可拉伸的几何结构两种。(1)可拉伸导电网络设计:多维填料协同作用
将 2D 的 GE 与 1D 的 CNT 进行杂化,再与 PDMS 进行溶液加工复合(图 1-3 a),相互杂化的填料不仅可以相互分散,防止自身的堆叠,保证了拉伸性;而且填料之间彼此搭接,从而保证了拉伸下的导电稳定性(图1-3 b 和c)。除此之外,1D的银纳米线(AgNWs)与 1D 的 CNT,以及 1D 的 AgNWs 与 0D 的银纳米粒子(AgNPs)之间均可以相互桥接,形成协同作用的导电网络(图 1-3 d 和 f),从而保证制备的复合材料的高拉伸性以及高拉伸下的导电性(图 1-3 e 和 g)[29,30]。(2)本征可拉伸的液态导体作为填料上述采用填料杂化的方法本质上仍受限于刚性填料固有的不可拉伸性,因而对拉伸性的提升有限。与之相对,液态导体如离子液体 IL、液体金属 LM 等具有本征的可拉伸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玉芳;;稀土传感材料[J];化学通报;1988年11期
2 周午纵;新型氧气传感材料—β-Bi_2O_3型固溶体[J];应用化学;1989年06期
3 程根水,胡继文,章明秋,李明威;聚合物膜基信息传感材料[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年02期
4 程卿;具有温度高灵敏度的微型传感材料研究[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艾春廷,李欣,王利荣,臧笛;新型传感材料迟环现象的智能补偿方法[J];传感器技术;1999年01期
6 张用芳;王莉;张庆富;刘彩华;刘杰;孙德志;;发光金属-有机框架物作为传感材料的研究进展[J];化学世界;2011年12期
7 姜力夫;李卓;;智能传感材料的研究进展[J];山东化工;2008年08期
8 周智,欧进萍;用于土木工程的智能监测传感材料性能及比较研究[J];建筑技术;2002年04期
9 王嘉;霍城;张慧东;张萍;王悦;;基于发光化合物的氧气传感材料[J];大学化学;2006年06期
10 薛伟辰;郑乔文;;桥梁工程智能传感材料应用技术探讨[J];结构工程师;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海州;陈文坤;刘书奇;王萍萍;郑荣敏;刘岚;;柔性三维多孔力/湿传感材料的研制及其应用[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H:光电功能高分子[C];2017年
2 陶胜洋;王婵;孟长功;李广涛;;多尺度孔结构薄膜传感材料在爆炸物检测领域的应用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大会论文集(介孔材料、MOF、吸附和催化专场)[C];2009年
3 张新星;;基于纳米纤维素多尺度组装、形态与界面调控构建柔性传感材料研究[A];2016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4 陶胜洋;王婵;孟长功;李广涛;;多尺度孔结构薄膜传感材料在爆炸物检测领域的应用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5 ;口头报告 十三、敏感及传感材料[A];第十四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06年
6 贺庆国;付艳艳;高宜逊;陈蕾;朱德峰;曹慧敏;程建功;;痕量危险化学品荧光传感材料与器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7分会:光电功能器件[C];2014年
7 ;论文展示 十三、敏感及传感材料[A];第十四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06年
8 贺庆国;朱德峰;邓常敏;付艳艳;何超;程建功;;荧光聚合物/纳米复合传感材料及应用[A];全国第八届有机固体电子过程暨华人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9 胡晓斌;陶胜洋;李广涛;;基于多层次孔结构的化学/生物传感材料的构建[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超分子组装与软物质材料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田彤;尚影;王耀;;肉眼可见的CO_2化学荧光传感材料的设计与制备[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E:分子组装与超分子聚合物[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李征琴 任德玲;南京:科教强市 广揽创新人才[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2 于柏林 本报记者 孙春艳;超越[N];吉林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松;纳米银基可穿戴力敏传感材料的结构设计与性能调控[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2 殷秀莲;弱相互作用对超分子荧光传感体系性能的影响及其在硝基芳烃检测中的应用[D];江苏大学;2018年
3 张慧东;发光分子/介孔分子筛组装传感材料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曾颖秋;以二氧化硅为基体的新型传感材料的制备、表征和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张翼鹤;复合多孔材料体系光化学检测有毒有害物质[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7年
6 陈轶;水溶性共轭聚合物荧光传感材料的合成、表征以及荧光猝灭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 王樱蕙;纳米复合荧光化学传感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1年
8 张乐;基于罗丹明和萘酰亚胺的光化学传感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9 马佳俊;聚合物光纤荧光传感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10 左青卉;金属配合物功能材料合成及光学传感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洪涛;用于微痕量硝基芳烃爆炸物检测的新型荧光传感材料[D];齐鲁工业大学;2019年
2 张法恒;荧光传感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含磷毒物检测上的应用研究[D];军事科学院;2019年
3 谢鹏;高灵敏度石墨烯基气/湿敏传感材料的超分子制备与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8年
4 张德庆;多功能光纤生物传感材料的制备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郭晓荣;荧光传感材料的合成及传感性能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浩然;共价嫁接钌(Ⅱ)配合物光学氧传感材料及器件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殷丽艳;基于萘酰亚胺荧光传感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8 陈小鹏;铜离子和醋酸根离子比色化学传感材料的合成与性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9 刘茂祥;以廉价铁氧化合物为催化核心的三维石墨烯基亚硝酸盐电化学传感材料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年
10 武真;基于分子印迹光子晶体水凝胶传感器的构建[D];清华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131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813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