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剧烈塑性变形微观缺陷演化机理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学位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O614.121;TB383.1
【部分图文】:
2.1 计算模型的建立在晶体学中,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以原子排列顺序的不同可分为三类,包心立方结构(BCC)、面心立方结构(FCC)、密排六方结构(HCP)。其课题主要研究的面心立方结构的金属,涉及到的金属有 Cu 和 Ni 等。本文究对象主要为金属铜(Cu)。单晶铜中几何模型的原子是按照理想面心立方结构(FCC)排布的,在构型时使面心立方晶体中的[1 0 0]、[0 1 1]、[0 -1 1]三个晶向分别对应 X、Y个坐标轴,以便于观察位错的运动规律。初始时构建模型的几何尺寸为 100100 nm×1.0 nm,模拟体系中 Cu 原子总数为 868672 个。铜的晶格常数为=0.3615nm。模型 X、Y 和 Z 轴方向均采用周期性边界条件。由于所建模型相对很小,因此可以把模型近似的作为一个平面问题来考虑。为了更好的观分析,我们运用软件对模拟进行可视化分析的同时,先对原子进行着色,绿示面心立方结构的原子,红色表示密排六方结构的原子,白色表示其他结构子,再输出模型内部微结构示意图。图 2-1 为建模完成之后的初始几何模型图:
内蒙古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2 计算模型的初始条件和加载方式本文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采用嵌入原子(EAM)势函数,在等温(NPT)系综下进行,通过调节系统的体积来保持压强恒定为 5GPa。控温选用 Berendsen 热浴法[39],使体系温度保持在 300K。X、Y、Z 都采用周期界条件,积分方法选择 Verlet 算法,使应变率控制在 1.265×109s-1左右。利子动力学模拟软件 Lammps 对建立的计算模型进行分子动力学的剪切模拟,利用可视化软件 Ovito 观察和分析材料内部的微观组织结构的变化。加载原理均为剪切变形,根据加载方式造成的模型表观现象可以解释为先 轴方向剪切一个周期(称之为剪切阶段),再沿 Y 轴拉伸一个周期(称之伸阶段),使模型在 Y 轴方向总长度变为原来模型尺寸的二倍。最后沿 Y 缩一个周期(称之为压缩阶段),使模型压缩至模型的拉伸前的尺寸,停止。加载过程示意图如图 2-2 所示。
(b)出现较少的两种位错图 2-3 各类位错示意图Fig.2-3 Schematic of various dislocations2.3.1 位错增殖位错的研究中,位错增殖的研究必不可少,起着基础性作用。晶体内原本处在滑移面上的位错数目不会太多,不足于解释塑性变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大量滑移现象,从而使得位错的增殖显得尤为重要。在完整的晶体中,产生位错所需的能量很高,接近于理论强度。因此,要用位错理论来解释塑性变形,需要有一个可以在应力作用下源源不断产生位错的机制,也就是位错增殖机制。晶体中的位错在经过一定形式运动的同时,自身不断产生新的位错环或大幅度增加位错线长度,从而使材料中的位错数目或位错密度在运动中不断增大的过程,这就是位错增殖的过程。位错的增殖机制主要有三种:弗兰克-里德位错源(Frank-Read source)机制、双交滑移增殖机制和攀移增殖机制。能使位错增殖发生的特殊位错组态或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颂;廖晓舟;朱运田;;剧烈塑性变形对块体纳米金属材料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金属学报;2014年02期
2 袁林;敬鹏;刘艳华;徐振海;单德彬;郭斌;;多晶银纳米线拉伸变形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J];物理学报;2014年01期
3 尤海峰;周承恩;;大塑性变形致金属铜纳米化机理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4 史庆南;王效琪;起华荣;王军丽;周蕾;刘兆华;;大塑性变形(severe plastic deformation,SPD)的研究现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5 石艳柯;张克实;;铜单晶拉伸试样表面滑移带痕迹的晶体塑性分析[J];固体力学学报;2011年06期
6 赵雪川;刘小明;高原;庄茁;;剪切作用下Cu(100)扭转晶界塑性行为研究[J];物理学报;2010年09期
7 刘小明;由小川;柳占立;聂君锋;庄茁;;纳米Ni薄膜在摩擦过程中塑性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金属学报;2009年02期
8 汪建敏;周孔亢;陆晋;许晓静;姜银方;;层错能在剧烈剪切变形时对晶粒细化的影响[J];机械工程学报;2008年11期
9 林峰;;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10 程永奇;陈振华;夏伟军;张文玉;曹清香;;大塑性变形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现状[J];材料导报;2006年S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郑勇刚;纳米晶体材料中晶粒生长及变形机理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 黄丹;纳米金属单晶力学行为和力学性能及其尺度效应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姝雯;多层次纳米结构碳材料的制备及储能性能优化[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209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820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