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基于卟啉的有机光伏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09 07:55
   由于叶啉化合物具备高的摩尔吸收系数,良好的热稳定性,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电子传输能力等特点,使得基于卟啉的化合物或聚合物成为了新型太阳能电池的染料敏化剂和活性层材料。本文综述卟啉化合物在本体异质结太阳电池(BHJ SCs)以及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SCs)中的研究进展,以及作为染料敏化剂和活性层材料的相关设计策略。通过考虑吸收光谱、分子能级、溶解性能、电子/空穴迁移率以及相形貌等方面,设计并合成了四个基于卟啉的聚合物给体材料和两个基于三苯胺衍生物连卟啉的染料分子。利用核磁共振谱图、飞行时间质谱和元素分析等测试手段对合成的中间体以及目标分子进行了表征。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并合成了四个基于吡咯并吡咯二酮(DPP)和含柔性烷基间隔连接的四噻吩卟啉(TTP)作为侧链的咔唑单元的共聚物(XP10,XP11,XP12和XP13)。系统研究了 TTP的引入对共聚物的光学和电化学性质、形貌、迁移率和光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TTP/DPP比例为2/8的XP11具有最好的性能,包含宽的吸收光谱,平衡的空穴/电子迁移率和适合的微相分离等。在通过溶液蒸气退火优化之后,基于XP11和PC71BM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表现出5.11%的最佳能量转换效率(PCE),其短路电流密度(Jsc)为10.36 mA/cm2,开路电压(Voc)为0.77V,填充因子(FF)为0.64。(2)设计并合成了基于三苯胺衍生物、卟啉单元和苯并噻二唑单元(BT)的两个染料分子(XDBT和XDffBT)。研究了 BT上F原子的引入对染料的光物理性能、电化学性能、吸附量、阻抗以及光伏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BT上含F原子的染料获得了高的摩尔吸收系数、高的开路电压、略少的吸附量以及强的聚集现象。在加入1mM的CDCA后,XDBT获得了 5.24%的PCE,而XDffBT获得了4.17%的PCE。
【学位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B34;TM914.4
【部分图文】:

分子结构图,卟啉,乙基,给体


图1.1几种基于卟啉的小分子给体结构逡逑Fernando邋Langa的研究小组多次研究了卟啉作为中心和3-乙基罗丹宁作为逡逑末端受体的分子结构(图1.2)。他们使用一个或者两个噻吩作为间隔基分别合成逡逑了化合物Moran-1和化合物Moran-2126^。通过在旋涂期间使用吡啶作为溶剂添加逡逑剂,并在活性层中使用不寻常的空穴传输层CuSCN来代替普通的PEDOT:邋PSS,逡逑最终得到J7邋Moran-1和Moran-2的PCE分别为6.59%和7.24%。几个月后,具有逡逑类似结构的Arrechea-1和Arrechea-2被报道间。第一种化合物类似于前面的化合逡逑物Momn-2,其中位于meso的噻吩基已经被长链院氧基苯基所取代,而Arrechea-2逡逑末端基团是二氰基乙烯基受体单元而不是3-乙基铙丹宁。使用ITO/PEDOT:PSS/逡逑给体:PC71BM/AI器件结构,测量得到了邋Arrechea-1和Arrechea-2的PCE分别为逡逑5.14%和6.06%。使用锂盐作为活性层和铝电极之间的中间层进一步改善了后者逡逑的光伏性能。这有助于电荷提取和增强Jsc和FF,最终PCE达到了邋7.63%。逡逑Xiao等人也开发了类似的结构,如PTTR和PTTCNR(图1.3尸8]。第一种也逡逑使用3-乙基罗丹宁作为缺电子单元,而第二种则是基于2-(U-二氰基-亚甲基)-3-逡逑乙基饶丹宁的衍生物。使用氯仿或氯苯/1

卟啉,丹宁,给体,激发态


且己经超过了含卟啉聚合物的最高PCE值。实际上,这类分子结构为A-D-A型逡逑结构,其中包括苯并噻二唑作为A单元的卟啉化合物DHTBTZP和逡逑DHTBTEZP(图1.3)。它们结构之间的区别在于后者中存在乙炔基桥,因此后者逡逑具有更好的平面共轭性。推拉效应与分子中有效的电子离域的能力相结合,产生逡逑了低能量的激发态。对于DHTBTEZ来说,这种激发态的出现使得在800邋nm附逡逑近出现新的宽而强烈的ICT吸收带。这种结构差异反映在有机光伏器件的PCE逡逑4逡逑

形貌,卟啉,吡咯并吡咯二酮,苯并噻二唑


逦DHTBTEZP邋R=C12H25逡逑图1.3几种A-D-A型卟啉小分子给体材料逡逑基于DPP和卟啉单元的SM的第一种设计出现在2013年(见图1.4所示的逡逑Por-2)[35〗,其中苯并噻二唑单元已被吡咯并吡咯二酮(DPP)单元所取代。这种改逡逑进导致PCE达到3.71%,在活性层添加少量的吡啶进行优化后,PCE值得到了逡逑改善,达到了邋4.78%。事实上,加入这种添加剂改善了活性层的形貌,从而改善逡逑/*电荷传输和提高i"太阳能电池的整体效率。丨kr-2在[1卜W林大环的nieso-苯基取逡逑代基的间位处具有长度为C12的长烷基增溶链。为了研究这些链的影响,又合逡逑成DPPEZnP-Ol%,它的烷基链被缩短了四个碳原子,并位于苯环的对位,因此逡逑它们位阻较小。与Pm_-2不同,它们位于卟啉环的平面内,这也导致较小的空间逡逑位阻和更强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最终PCE提高至7.23%。2015年,DPPEZnP-0逡逑的性能通过太阳能电池制造过程中的优化后得到进一步改善[32\在旋涂期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海侨;余顺铨;江培;杲辰;王晓晨;李效玉;;氟原子对光伏聚合物性能的影响[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2 陶凤;;几类典型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研究进展[J];民营科技;2016年06期

3 陈泽鹏;王涛;陈伟明;王晓宾;万树青;;烟草抗青枯病的药剂诱导效应与抑菌增效作用[J];烟草科技;2011年01期

4 葛秀春,宋凤鸣,陈永叶,郑重;苯并噻二唑诱发水稻对稻瘟病抗性中防卫相关酶活性的变化[J];中国水稻科学;2002年02期

5 王静;秦红梅;司马义·努尔拉;;二噻基苯和二噻基苯并噻二唑共聚物的固相合成[J];胶体与聚合物;2009年03期

6 赵永强;徐振;张成玲;孙厚俊;杨冬静;谢逸萍;;水杨酸(SA)和苯并噻二唑(BTH)对甘薯耐盐性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4年04期

7 罗书昌;孙振范;;含石墨烯纳米带苯并噻二唑衍生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质理论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8 王文娟;赵建庄;魏朝俊;王春娜;贾临芳;王静;;苯并噻二唑(BTH)对苹果抗斑点落叶病的诱导[J];果树学报;2008年03期

9 张文强;李秋艳;杨馨雨;马征;王欢欢;王晓军;;含苯并噻二唑结构单元的金属有机骨架在可见光催化需氧氧化反应中的应用[J];化学学报;2017年01期

10 江润生;李勇军;高娟;刘辉彪;李玉良;;基于吡咯并吡咯二酮的D-A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质研究[J];中国科学:化学;201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丽辉;殷伦祥;李艳芹;;通过桥键及末端供电单元对DOBT为核的有机小分子的光伏性能调整[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二分会:有机光伏的机遇和挑战[C];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晓晨;新型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光电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2 杨玉衡;基于六元环烯桥发色团的二噻吩乙烯光致变色体系构建及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3 战勇;基于氮杂五元稠环的π-共轭分子的合成与光物理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东宇;基于高分子及小分子荧光传感器的合成与性质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5 宋立文;含有荧光单元的光致变色功能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海斌;基于卟啉的有机光伏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18年

2 朱建玲;基于三苯胺的四臂星型小分子光伏材料的合成与性质[D];吉林大学;2015年

3 钟文楷;基于氟代苯并杂环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光电性能[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4 王文娟;苯并噻二唑诱导苹果抗斑点落叶病研究[D];北京农学院;2008年

5 尹清茹;新型给受体型有机小分子的设计、合成以及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6 何嘉挺;线型的咔唑共轭齐聚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赵丽娟;基于苯并噻二唑单元的给受体结构荧光材料的器件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8 聂凯旋;苯并噻二唑/吡咯并吡咯二酮单元的有机光伏材料合成及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9 谌江华;水稻WNK蛋白激酶基因OsBIWNK1的分子鉴定[D];浙江大学;2006年

10 李盼盼;苯并噻二唑(BTH)和硅(Si)诱导烟草抗青枯病机理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334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8334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c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