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原子尺度修饰二维纳米材料与催化应用
【学位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B383.1;O643.36
【部分图文】:
1.2单原子催化剂在催化应用中的优势??1.2.1最大的原子利用率??对于异相催化而言,催化剂表面的原子因为其不饱和配位环境而具有高活??性,因而成为催化反应过程中的活性位点。换言之,在催化反应中,催化剂只有??表面的原子被有效利用,而体相的原子并没有参与到催化反应过程中,因此导致??催化剂的原子利用率不高,在成本上也不利于其工业化大规模生产[4]。以贵金属??铂(Pt)为例,Pt基催化剂是被广泛应用的催化剂之一,在众多催化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但是其在自然界的丰度非常低,在地壳中的含量仅为0.003??ppm,其市场价格也高达1000美元/盘司咖。因此,Pt基等金属催化剂的高昂成??本成为限制其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主要障碍。控制金属催化剂生产成本的关键举??措之一就是物尽其用,也就是要尽可能地提高金属原子的利用率。??单原子催化概念的出现和发展,使得通过提高原子利用率控制催化剂成本??成为可能。作为催化主体的金属在载体上实现了原子级的分散,使得每个原子都??
本以及催化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2011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宄所张涛教授课题组首次提出单原子催化的概念将Pt以单原子形式??分散在FeOx基底上,如图1中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高角环形暗场像??(HAADF-STEM)所示,圆圈中单分散的亮点为单原子Pt,表明Pt以单原子形??式分散于FeOx基底上。每一个分散的单原子Pt均可作为催化活性位点,从而实??现了?Pt原子百分之百的利用,并在催化一氧化碳氧化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单原子催化概念的提出和发展,使得金属催化剂在原子利用率上达到极限,??从而为降低高效催化剂的生产成本指明了方向。??1.2.2优异的催化活性??对于异相金属催化剂而言,其尺寸调控可以从纳米颗粒、亚纳米团簇到尺寸??的最小极限-单个金属原子,如图1.2所示W。尺寸的降低为金属催化剂带来更多??的不饱和配位环境,金属的表面自由能也相应地提高,使得催化活性位点与载体、??吸附反应物之间的化学反应更为活跃。作为尺寸调控的极限
本以及催化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2011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宄所张涛教授课题组首次提出单原子催化的概念将Pt以单原子形式??分散在FeOx基底上,如图1中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高角环形暗场像??(HAADF-STEM)所示,圆圈中单分散的亮点为单原子Pt,表明Pt以单原子形??式分散于FeOx基底上。每一个分散的单原子Pt均可作为催化活性位点,从而实??现了?Pt原子百分之百的利用,并在催化一氧化碳氧化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单原子催化概念的提出和发展,使得金属催化剂在原子利用率上达到极限,??从而为降低高效催化剂的生产成本指明了方向。??1.2.2优异的催化活性??对于异相金属催化剂而言,其尺寸调控可以从纳米颗粒、亚纳米团簇到尺寸??的最小极限-单个金属原子,如图1.2所示W。尺寸的降低为金属催化剂带来更多??的不饱和配位环境,金属的表面自由能也相应地提高,使得催化活性位点与载体、??吸附反应物之间的化学反应更为活跃。作为尺寸调控的极限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Gareth S.Parkinson;;揭秘单原子催化:表面科学方法(英文)[J];催化学报;2017年09期
2 ;In This Issue[J];催化学报;2017年09期
3 靳永勇;郝盼盼;任军;李忠;;单原子催化——概念、方法与应用[J];化学进展;2015年12期
4 ;最小单原子磁铁问世[J];飞碟探索;2016年05期
5 曹钰华;崔树茂;刘轲;杨志懋;;单原子层二维碳片的独特性质与应用前景展望[J];材料导报;2008年01期
6 张智明;;单原子脉塞和单原子激光——腔量子电动力学的实验平台(英文)[J];量子光学学报;2006年04期
7 侯建国,黄文浩,朱清时;在硅表面上的单原子操纵[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7年03期
8 季明荣,吴建新,李宝骐,许振嘉;Pt/Si界面化学键性质的研究[J];半导体学报;1988年05期
9 卫志孝;你知道化学键发生分裂所需要的时间吗?[J];化工进展;1989年04期
10 钟战天;热处理GaAs表面氧吸附研究[J];真空科学与技术;198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燕;基于硫化物半导体及TiO_2负载单原子的高效催化剂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8年
2 房新佐;卟啉基MOF衍生材料的控制合成与光/电催化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3 李晓港;表面原子尺度修饰二维纳米材料与催化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4 李刚;高精细度微光学腔及单原子的控制与测量[D];山西大学;2007年
5 王梁炳;单原子催化剂的可控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6 张玉驰;光学腔量子电动力学中的单原子探测及控制[D];山西大学;2010年
7 刘贝;基于微尺度光学偶极阱中单原子操控的852nm单光子源研究[D];山西大学;2017年
8 谢逸群;利用探针在金属表面进行单原子操纵的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于卫锋;热原子反应的单原子统计模型[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孟繁新;碳基纳米器件光电特性研究和金属材料中氦原子行为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培;碳载Pt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催化加氢反应中的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7年
2 吕鹏;若干单原子催化剂和团簇体系的理论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7年
3 黄志伟;单原子银催化剂的合成、结构和甲醛的氧化性能[D];复旦大学;2014年
4 陈畅;利用原子操纵技术实现金属表面单原子掺杂的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5 郭肖勇;单原子光子晶体激光的量子理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彭凌一;燃料电池单原子层铂纳米电催化剂的结构调控与性能[D];清华大学;2016年
7 陈曦;单原子碳链的光电特性调制方案及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8 杨天兴;金属表面单原子操纵的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9 杨金金;单原子修饰态激光中驱动场线宽效应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史金磊;Pd-TiO_2单原子催化机理及调控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790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879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