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二酸锌钙皂-纳米氧化铈/氧化镧对PVC/ASA的热稳定作用
发布时间:2021-01-05 14:22
合成了己二酸锌钙皂,并将纳米氧化铈和氧化镧分别作为共稳定剂制备了新型复合热稳定剂。采用刚果红法、热失重分析仪、动态力学分析仪等考查了复合热稳定剂对聚氯乙烯/丙烯酸酯-苯乙烯-丙烯腈接枝共聚物(PVC/ASA)共混材料的热稳定效果及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稀土化合物作为共稳定剂可以提高己二酸锌钙皂对PVC/ASA共混材料的热稳定效果,氧化镧与己二酸锌钙皂的协同效果优于纳米氧化铈,而纳米氧化铈的加入可以提高材料的热变形温度。
【文章来源】:中国塑料. 2016年01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图2各样品180?X:恒温时的TG曲线??°
?mmX?0??8?mm?性能[9]。因此,氧化镧与己二酸锌钙皂的协同效果优??样条,升温速度设为2?’C/min,测试频率为2?HZ,采用?于氧化铈。而样品C7的静态热稳定时间为23?min,同??拉伸模式测试。?样证明氧化镧单独使用时初期稳定性不理想。??2.2热稳定剂对PVC/ASA材料热降解过程的影响??1?图2为各样品在180?X:的恒温TG曲线。如图2??2.?1热稳定剂对PVC/ASA材料静态热稳定性的影响?所示,在样品受热时间不超过20?min时,各曲线差别很??图1为各样品的静态热稳定时间。各样品所含热?校当受热时间超过40?min时,样品B4热失重率最??稳定剂总量均为5份。作为参比的A系列样品中,A3?小,A3、B7热失重率差别不大。当样品受热时间大于??样品热稳定性最好(锌钙皂比为6/4),与文献报道的脂?63?min时,A3热失重率高于B7。样品IM中各组分协??肪酸锌钙皂最佳配比一致m,其静态热稳定时间为?同效应达到最佳,无论初期、长期热失重率均低于其余??67?min。当加人纳米氧化铺作为共稳定剂后(B系列),2个样品,此结果与刚果红实验结果一致。B*7只含??己二酸金属皂的热稳定效果有所提高。稀土化合物配?5份氧化铈作为热稳定剂,稀土化合物长期热稳定性较??合氯离子的活化能较高,反应速度较慢,表现为初期热?好,因此当受热时间大于M?min后样品热失重率小??稳定性差,但长期热稳定性较好;而锌皂具有初期热稳?f?A3。??定性好的特点[8—9],故两者配合使用,效果较好。因此,??氧化铈与己二酸锌钙皂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延阻“锌烧”现象。样品B4(锌钙皂比为?,|98
G-?\??各样品残余率大致相同。另外,C7中没有锌皂,不能??快速吸收氯化氢,因此在样品在温度不高于287?°C时?|?i?^?^^2??脱氯化氢降解速度最快,热失重率最大。C1中锌皂和?|?'??氧化镧协同效果最佳,样品热稳定性最好;因此相同温??度下C1热失重率始终低于C7和A3试样。?°50?55?60 ̄6^?-^7??80??温度/°c??12〇「?26VC??1〇〇?i ̄ ̄??j?样品:1—B4?2—A3?3—C8?4—C1??名?287^^?图4各样品储能模量与温度的关系??^?\\\?A\\\370?°C?Fig.?4?Relationship?between?storage?modulus?of?different??送0U?^??samples?and?temperature??|?4〇-?齡魏離颇;f旦C8白勺偏罐奸B4???20'?3?结论??200?300?400?500?600?700?800??温度"c?(1)纳米氧化铈和氧化镧作为共稳定剂可以提高??样品:1?一Cl?2-B7?3-A3?4-B4?5-C7?己二酸锌I丐阜对PVC/ASA共混材料的热稳定效果,??图3不同样品的TG曲线?氧化镧与己二酸锌耗阜的协同效果优于纳米氧化柿,??Fig.?3?TG?curves?of?different?samples?具有最佳协N作用的含纳米氧化铺和氧化铜样品的静??,,曰+?态热稳定时间比最佳己二酸锌耗阜分别高出16?min和??2.3各系列最佳热稳定性样品动态力学性能的比较??109?min;??表2为各系列最仕样品的玻:离化转J温?(2)纳米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复合羧酸镧对PVC热稳定作用研究[J]. 于静. 中国塑料. 2014(01)
[2]镧铈稀土PVC热稳定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李梅,姜在勇,柳召刚,胡艳宏,王觅堂,王海鸥. 塑料科技. 2013(01)
[3]硬脂酸镧/己二酸钙/己二酸锌复合热稳定剂对聚氯乙烯性能的影响[J]. 刘孝谦,高俊刚,杨建波,张保发. 中国塑料. 2012(09)
[4]稀土类PVC热稳定剂——镧、铈、镨盐的性能研究[J]. 刘佳,蒋平平,刘小林,徐会志,汪佳二. 塑料科技. 2009(04)
[5]PVC新型无毒热稳定剂研究进展[J]. 严海彪,刘庆丰,陈艳林. 聚氯乙烯. 2005(06)
本文编号:2958823
【文章来源】:中国塑料. 2016年01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图2各样品180?X:恒温时的TG曲线??°
?mmX?0??8?mm?性能[9]。因此,氧化镧与己二酸锌钙皂的协同效果优??样条,升温速度设为2?’C/min,测试频率为2?HZ,采用?于氧化铈。而样品C7的静态热稳定时间为23?min,同??拉伸模式测试。?样证明氧化镧单独使用时初期稳定性不理想。??2.2热稳定剂对PVC/ASA材料热降解过程的影响??1?图2为各样品在180?X:的恒温TG曲线。如图2??2.?1热稳定剂对PVC/ASA材料静态热稳定性的影响?所示,在样品受热时间不超过20?min时,各曲线差别很??图1为各样品的静态热稳定时间。各样品所含热?校当受热时间超过40?min时,样品B4热失重率最??稳定剂总量均为5份。作为参比的A系列样品中,A3?小,A3、B7热失重率差别不大。当样品受热时间大于??样品热稳定性最好(锌钙皂比为6/4),与文献报道的脂?63?min时,A3热失重率高于B7。样品IM中各组分协??肪酸锌钙皂最佳配比一致m,其静态热稳定时间为?同效应达到最佳,无论初期、长期热失重率均低于其余??67?min。当加人纳米氧化铺作为共稳定剂后(B系列),2个样品,此结果与刚果红实验结果一致。B*7只含??己二酸金属皂的热稳定效果有所提高。稀土化合物配?5份氧化铈作为热稳定剂,稀土化合物长期热稳定性较??合氯离子的活化能较高,反应速度较慢,表现为初期热?好,因此当受热时间大于M?min后样品热失重率小??稳定性差,但长期热稳定性较好;而锌皂具有初期热稳?f?A3。??定性好的特点[8—9],故两者配合使用,效果较好。因此,??氧化铈与己二酸锌钙皂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延阻“锌烧”现象。样品B4(锌钙皂比为?,|98
G-?\??各样品残余率大致相同。另外,C7中没有锌皂,不能??快速吸收氯化氢,因此在样品在温度不高于287?°C时?|?i?^?^^2??脱氯化氢降解速度最快,热失重率最大。C1中锌皂和?|?'??氧化镧协同效果最佳,样品热稳定性最好;因此相同温??度下C1热失重率始终低于C7和A3试样。?°50?55?60 ̄6^?-^7??80??温度/°c??12〇「?26VC??1〇〇?i ̄ ̄??j?样品:1—B4?2—A3?3—C8?4—C1??名?287^^?图4各样品储能模量与温度的关系??^?\\\?A\\\370?°C?Fig.?4?Relationship?between?storage?modulus?of?different??送0U?^??samples?and?temperature??|?4〇-?齡魏離颇;f旦C8白勺偏罐奸B4???20'?3?结论??200?300?400?500?600?700?800??温度"c?(1)纳米氧化铈和氧化镧作为共稳定剂可以提高??样品:1?一Cl?2-B7?3-A3?4-B4?5-C7?己二酸锌I丐阜对PVC/ASA共混材料的热稳定效果,??图3不同样品的TG曲线?氧化镧与己二酸锌耗阜的协同效果优于纳米氧化柿,??Fig.?3?TG?curves?of?different?samples?具有最佳协N作用的含纳米氧化铺和氧化铜样品的静??,,曰+?态热稳定时间比最佳己二酸锌耗阜分别高出16?min和??2.3各系列最佳热稳定性样品动态力学性能的比较??109?min;??表2为各系列最仕样品的玻:离化转J温?(2)纳米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复合羧酸镧对PVC热稳定作用研究[J]. 于静. 中国塑料. 2014(01)
[2]镧铈稀土PVC热稳定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李梅,姜在勇,柳召刚,胡艳宏,王觅堂,王海鸥. 塑料科技. 2013(01)
[3]硬脂酸镧/己二酸钙/己二酸锌复合热稳定剂对聚氯乙烯性能的影响[J]. 刘孝谦,高俊刚,杨建波,张保发. 中国塑料. 2012(09)
[4]稀土类PVC热稳定剂——镧、铈、镨盐的性能研究[J]. 刘佳,蒋平平,刘小林,徐会志,汪佳二. 塑料科技. 2009(04)
[5]PVC新型无毒热稳定剂研究进展[J]. 严海彪,刘庆丰,陈艳林. 聚氯乙烯. 2005(06)
本文编号:29588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958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