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硅基纳米负极材料结构设计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5 10:34
近年来,Si基负极材料因其较高的理论比容量、较低的嵌脱锂电位、丰富的原料来源以及环境友好等特点而受到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下一代高能量密度储能电池用负极材料。然而,其嵌脱锂过程中较大的体积变化,以及自身较低的本征电子/离子电导率,使其循环稳定性以及倍率特性较差,限制了其实际有效应用。本课题以单质Si和5iOx负极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材料结构设计(有序介孔结构、3D分级结构、中空异质结构)以及电极结构设计(三明治结构设计)提高Si基负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并缩短锂离子在电极材料中的迁移路径,促进电极反应动力学过程;通过材料组分设计(高导电相引入:无定形碳、氮掺杂碳、石墨)构建电极中高速电子传输网络,进一步改善材料的倍率性能。系统研究纳米化结构材料制备机理,深入研究材料物相的结构特点以及颗粒形貌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解析材料电化学性能改善的深层次原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采用自组装结合水热法,并通过后续碳包覆工艺制备出具有有序介孔结构的氧化亚硅/碳(SiOx/C)复合材料,SiOx/C复合材料活性颗粒的有序介孔结构能有效缓冲SiOx颗粒在嵌脱锂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增加电极材料与电解...
【文章来源】: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2-1锂离子电池工作示意图??-4-??
目前研究的新型负极材料主要包括:钛酸锂、过渡金属氧化物、过渡金??属硫化物、锡/桂合金类负极材料。不同新型负极材料的嵌脱锂电位与容量之??间的关系如图2-2所示[44],从图中可以看出,除传统石墨和和硬碳类负极材??料外,合金类负极材料(如硅负极材料)具有嵌锂电位低、比容量高的特点。??2.01 ̄ ̄:^[―—?????]??i?II;!??THanium?oxid?s??>10??^???1——??5?.?C.,嘯?)??i〇,?丨,??〇?Porous?carbws_?;inov,?AL?Sa,?Sh??〇丨?II?]?^??200?400?600?800?1000?1200?2000?3000?4000?5000??Capacity?(Ah/Kg)??图2-2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势和容量之间关系图^??2.2.1钛酸锂负极材料??在过去几年中科研人员己经成功将尖晶石结构的Li4Ti5012?(LTO)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用来部分取代被广泛使用的石墨类碳基负极材料。??LTO的理论比容量为nSmAhg-1
成温度降低了?100°C以上。在合成具备纳米特殊形貌方面,Li等人利用纳??米金颗粒与LT?复合制备出了介孔LTO/Au复合材料,制备出的LTO/Au复??合材料形貌和电化学性能如图2-3所示。??幽調釋??3〇〇<???鐵_s??图2-3介孔LTO/Au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Ml??2.2.2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Poizot等[61]报导了一系列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Mx0y,M=Co、Fe、??Mn、Cu、Ni等),这类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理论比容量都比较高,一般都在700??mAhg-1以上,它们在的储锂机理不同于石墨类负极材料的插层机理和合金??类负极材料的合金机理,而是被称为转换反应机理,其反应机理如(2-5)所??示:??Mx0y+2yLi++2e^>xM+yLi20?(2-5)??过渡金属氧化物在嵌脱锂过程中也存在较大的体积膨胀问题;此外,低??电导率也是降低其大电流充放电过程中可逆比容量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如何缓解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问题;如何提??-7-??
本文编号:2978747
【文章来源】: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2-1锂离子电池工作示意图??-4-??
目前研究的新型负极材料主要包括:钛酸锂、过渡金属氧化物、过渡金??属硫化物、锡/桂合金类负极材料。不同新型负极材料的嵌脱锂电位与容量之??间的关系如图2-2所示[44],从图中可以看出,除传统石墨和和硬碳类负极材??料外,合金类负极材料(如硅负极材料)具有嵌锂电位低、比容量高的特点。??2.01 ̄ ̄:^[―—?????]??i?II;!??THanium?oxid?s??>10??^???1——??5?.?C.,嘯?)??i〇,?丨,??〇?Porous?carbws_?;inov,?AL?Sa,?Sh??〇丨?II?]?^??200?400?600?800?1000?1200?2000?3000?4000?5000??Capacity?(Ah/Kg)??图2-2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势和容量之间关系图^??2.2.1钛酸锂负极材料??在过去几年中科研人员己经成功将尖晶石结构的Li4Ti5012?(LTO)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用来部分取代被广泛使用的石墨类碳基负极材料。??LTO的理论比容量为nSmAhg-1
成温度降低了?100°C以上。在合成具备纳米特殊形貌方面,Li等人利用纳??米金颗粒与LT?复合制备出了介孔LTO/Au复合材料,制备出的LTO/Au复??合材料形貌和电化学性能如图2-3所示。??幽調釋??3〇〇<???鐵_s??图2-3介孔LTO/Au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Ml??2.2.2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Poizot等[61]报导了一系列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Mx0y,M=Co、Fe、??Mn、Cu、Ni等),这类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理论比容量都比较高,一般都在700??mAhg-1以上,它们在的储锂机理不同于石墨类负极材料的插层机理和合金??类负极材料的合金机理,而是被称为转换反应机理,其反应机理如(2-5)所??示:??Mx0y+2yLi++2e^>xM+yLi20?(2-5)??过渡金属氧化物在嵌脱锂过程中也存在较大的体积膨胀问题;此外,低??电导率也是降低其大电流充放电过程中可逆比容量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如何缓解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问题;如何提??-7-??
本文编号:29787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978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