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龙6及其竹纤维/尼龙6复合材料的增韧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8 10:06
竹塑复合材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环保材料,它充分利用了我国丰富的竹子资源,与热塑性高聚物共混成型后,竹塑复合材料具有竹纤维和高分子材料的优点,能代替纯塑料制品,有利于解决环境问题。竹子在我国分布广、生长快,竹纤维(BF)强度高、硬度大,竹子中竹纤维的含量大,这些因素使得竹纤维成为一种价格低廉、性能优良的聚合物共混填料。然而,竹纤维与树脂基体的相容性不好,共混后的竹塑复合材料机械性能变差,制约了材料的推广使用。尼龙6(PA6)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电子电气产品、家用电气产品。然而,纯PA6制品低温冲击强度低、吸水后性能变差以及纯PA6制品成本较高,尤其是大量填料加入尼龙后,使得纯PA6制品广泛使用受限。针对竹纤维/尼龙6(BF/PA6)复合材料相容性不好的问题,本文选取碱处理方法处理竹粉,研究了碱处理工艺对竹纤维形貌和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10wt%NaOH溶液中处理24h是处理竹粉的较好工艺。碱处理可清除竹纤维中的胶质物,增大其比表面积,有利于改善PA6和BF间的界面结合。并且处理后的竹纤维的结晶度增大,也有利于改善竹纤维/PA6复合材料的性能。为提高PA6及...
【文章来源】:西南石油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竹纤维在不同浓度白
化增加了纤维表面的活化点数量和哲基的数量,能更好地与含有极性基团的树脂共漉,??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去除更能提高纤维的取向,有利于结晶tW。然而,当NaOH含量达??到15wt%,如图2-l(d)所示,竹纤维束表面被打开,表面出现了大量的孔洞,并直纤维??出现断裂现象,表明碱含量过大时会对竹纤维造成破坏。??国画??i?1?M?g>?3?00KX?Tin*?17?3120?PBli?'?i?WD?????Snw?M*g???3?00KX?Ttni*,g44'"?Httll??(a)12h?(b)24h??I?-i?WO*,&"n?Mas*?lOOK,?Tim?。一?一??(c)36h??图2-2竹粉在10wt%NaOH溶液中处理不同时间的沈M图像??图2-2所示为竹纤维在10wt%NaOH溶液中处理不同时间?%h)的化M图。如图??2-2所示,随着竹纤维在10wt%NaOH溶液中寮泡时间増加,竹纤维表面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被碱液溶解,竹纤维表面粗趟程度增加,纤维沿轴向方向出现许多深浅不一的沟??槽,使得竹纤维沿轴向更容易取向。如图2-2(b)所示,经10wt%NaOH溶液沒泡24h后
化增加了纤维表面的活化点数量和哲基的数量,能更好地与含有极性基团的树脂共漉,??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去除更能提高纤维的取向,有利于结晶tW。然而,当NaOH含量达??到15wt%,如图2-l(d)所示,竹纤维束表面被打开,表面出现了大量的孔洞,并直纤维??出现断裂现象,表明碱含量过大时会对竹纤维造成破坏。??国画??i?1?M?g>?3?00KX?Tin*?17?3120?PBli?'?i?WD?????Snw?M*g???3?00KX?Ttni*,g44'"?Httll??(a)12h?(b)24h??I?-i?WO*,&"n?Mas*?lOOK,?Tim?。一?一??(c)36h??图2-2竹粉在10wt%NaOH溶液中处理不同时间的沈M图像??图2-2所示为竹纤维在10wt%NaOH溶液中处理不同时间?%h)的化M图。如图??2-2所示,随着竹纤维在10wt%NaOH溶液中寮泡时间増加,竹纤维表面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被碱液溶解,竹纤维表面粗趟程度增加,纤维沿轴向方向出现许多深浅不一的沟??槽,使得竹纤维沿轴向更容易取向。如图2-2(b)所示,经10wt%NaOH溶液沒泡24h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活化处理对竹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 赵嘉,李忠,钱元元,朱慧芝. 化工新型材料. 2014(07)
[2]碱处理竹纤维对聚酰胺6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 王春华,周松,朱毅科,邵登全,吴俊杰,肖祥松. 中国塑料. 2014(05)
[3]天然纤维增强阴离子聚合尼龙6复合材料的加工与性能[J]. 陈鹏,阚泽,刘正英,冯建民,杨鸣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4(02)
[4]竹纤维/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研究[J]. 周松,陈浩,王刚毅,梁斌,夏世福,王春华. 塑料工业. 2013(11)
[5]尼龙6共混改性研究进展[J]. 刘歌,曹新鑫,罗四海,何小芳. 塑料包装. 2013(04)
[6]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与产业化进展[J]. 佘庆彦,田洪池,韩吉彬,陈文泉,伍社毛,田明,张立群. 中国材料进展. 2012(02)
[7]工艺条件对注射成型PP/POE共混制品结晶度的影响[J]. 曾盛渠,黄志高,周华民,刘芬,邓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1(10)
[8]改性聚酰胺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 徐铭韩,张洪振,孙术科,邱桂学.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2011(03)
[9]α-甲基苯乙烯/苯乙烯/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功能化聚丙烯及增容聚丙烯/尼龙6共混体系的研究[J]. 梁淑君,杨万泰. 高分子学报. 2011(02)
[10]剪切作用下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和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对PA1010/PP共混物的增容作用比较[J]. 杨风霞,杜荣昵,杨静晖,苏润,傅强,张琴. 高分子学报. 2010(08)
本文编号:3271360
【文章来源】:西南石油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竹纤维在不同浓度白
化增加了纤维表面的活化点数量和哲基的数量,能更好地与含有极性基团的树脂共漉,??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去除更能提高纤维的取向,有利于结晶tW。然而,当NaOH含量达??到15wt%,如图2-l(d)所示,竹纤维束表面被打开,表面出现了大量的孔洞,并直纤维??出现断裂现象,表明碱含量过大时会对竹纤维造成破坏。??国画??i?1?M?g>?3?00KX?Tin*?17?3120?PBli?'?i?WD?????Snw?M*g???3?00KX?Ttni*,g44'"?Httll??(a)12h?(b)24h??I?-i?WO*,&"n?Mas*?lOOK,?Tim?。一?一??(c)36h??图2-2竹粉在10wt%NaOH溶液中处理不同时间的沈M图像??图2-2所示为竹纤维在10wt%NaOH溶液中处理不同时间?%h)的化M图。如图??2-2所示,随着竹纤维在10wt%NaOH溶液中寮泡时间増加,竹纤维表面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被碱液溶解,竹纤维表面粗趟程度增加,纤维沿轴向方向出现许多深浅不一的沟??槽,使得竹纤维沿轴向更容易取向。如图2-2(b)所示,经10wt%NaOH溶液沒泡24h后
化增加了纤维表面的活化点数量和哲基的数量,能更好地与含有极性基团的树脂共漉,??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去除更能提高纤维的取向,有利于结晶tW。然而,当NaOH含量达??到15wt%,如图2-l(d)所示,竹纤维束表面被打开,表面出现了大量的孔洞,并直纤维??出现断裂现象,表明碱含量过大时会对竹纤维造成破坏。??国画??i?1?M?g>?3?00KX?Tin*?17?3120?PBli?'?i?WD?????Snw?M*g???3?00KX?Ttni*,g44'"?Httll??(a)12h?(b)24h??I?-i?WO*,&"n?Mas*?lOOK,?Tim?。一?一??(c)36h??图2-2竹粉在10wt%NaOH溶液中处理不同时间的沈M图像??图2-2所示为竹纤维在10wt%NaOH溶液中处理不同时间?%h)的化M图。如图??2-2所示,随着竹纤维在10wt%NaOH溶液中寮泡时间増加,竹纤维表面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被碱液溶解,竹纤维表面粗趟程度增加,纤维沿轴向方向出现许多深浅不一的沟??槽,使得竹纤维沿轴向更容易取向。如图2-2(b)所示,经10wt%NaOH溶液沒泡24h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活化处理对竹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 赵嘉,李忠,钱元元,朱慧芝. 化工新型材料. 2014(07)
[2]碱处理竹纤维对聚酰胺6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 王春华,周松,朱毅科,邵登全,吴俊杰,肖祥松. 中国塑料. 2014(05)
[3]天然纤维增强阴离子聚合尼龙6复合材料的加工与性能[J]. 陈鹏,阚泽,刘正英,冯建民,杨鸣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4(02)
[4]竹纤维/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研究[J]. 周松,陈浩,王刚毅,梁斌,夏世福,王春华. 塑料工业. 2013(11)
[5]尼龙6共混改性研究进展[J]. 刘歌,曹新鑫,罗四海,何小芳. 塑料包装. 2013(04)
[6]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与产业化进展[J]. 佘庆彦,田洪池,韩吉彬,陈文泉,伍社毛,田明,张立群. 中国材料进展. 2012(02)
[7]工艺条件对注射成型PP/POE共混制品结晶度的影响[J]. 曾盛渠,黄志高,周华民,刘芬,邓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1(10)
[8]改性聚酰胺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 徐铭韩,张洪振,孙术科,邱桂学.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2011(03)
[9]α-甲基苯乙烯/苯乙烯/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功能化聚丙烯及增容聚丙烯/尼龙6共混体系的研究[J]. 梁淑君,杨万泰. 高分子学报. 2011(02)
[10]剪切作用下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和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对PA1010/PP共混物的增容作用比较[J]. 杨风霞,杜荣昵,杨静晖,苏润,傅强,张琴. 高分子学报. 2010(08)
本文编号:32713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3271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