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玻纤增强聚氨酯泡沫的研制

发布时间:2021-08-11 16:40
  制备了长玻璃纤维增强硬质聚氨酯泡沫复合材料。研究了发泡剂水和HCFC-141b对纯泡沫内部温度的影响,以及玻纤增强复合材料体系的固化时间和异氰酸酯指数(R值)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HCFC-141b为发泡剂的体系放热量比水作发泡剂的放热量低,体系达到的最高温度较低。当异氰酸酯指数为1. 05时,玻纤增强聚氨酯硬泡有较高的压缩强度,达到83. 3 MPa。 

【文章来源】:聚氨酯工业. 2020,35(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玻纤增强聚氨酯泡沫的研制


不同种类发泡剂对纯泡沫体系内部温度的影响

红外谱图,固化时间,红外谱图,复合材料


固化时间反映了活性基团间化学反应的快慢。在玻璃纤维含量相同、玻纤铺层方向一致的情况下,玻纤增强硬泡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受固化时间的影响。本实验采用HCFC-141b配方,按R值1.1将A料和B料混合,以手工揉搓的方式实现树脂均匀分散并涂覆于纤维表面,固化温度50℃,考察固化时间对复合材料压缩强度的影响,结果见表3,不同固化时间的红外谱图见图2。由表3可看出,固化40 min的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明显低于固化60 min的。这是因为随着反应进行,分子链延长,活性基团的活性会逐渐降低,时间过短不利于交联结构的形成。由图2可知,固化60 min产品的异氰酸酯基团峰值明显小于固化40min产品的异氰酸酯基团峰值(2 279 cm-1)。这表明固化时间短的产品内部反应不充分,树脂基体强度以及纤维与树脂之间的结合强度均较低,从而导致整体的强度偏低。

硬泡,压缩强度,异氰酸酯,树脂


异氰酸酯指数是反应体系中异氰酸酯基与羟基的摩尔比。本实验采用HCFC-141b发泡配方,分别调节A料和B料混合时的R值为1.00、1.05、1.10、1.15和1.20,采用多次浇注、手工揉搓的方式实现纤维与树脂的全部浸润,于50℃下固化60 min,考察R值对复合材料压缩强度的影响,结果见图3。由图3可见,在R为1.05时,复合材料压缩强度最高,达83.3 MPa,在此R值下形成的树脂内的交联结构以及树脂与纤维结合强度最佳。适当增加异氰酸酯含量可有效消耗体系内多余的水分,促进树脂交联网状结构形成。异氰酸酯含量偏低或偏多,均对体系的交联结构产生不利影响,从而降低整体强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连续玻纤增强聚氨酯树脂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J]. 赵庆波,赵春丽,冯曼,黄丽,王成忠.  聚氨酯工业. 2016(03)
[2]玻纤增强聚氨酯树脂复材枕木(FFU)迎合全球轨道交通开发大时机[J]. 赵钰.  玻璃钢. 2014(04)
[3]低密度长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J]. 张蔚,陈丰,孙宇,曹春平.  工程塑料应用. 2011(02)
[4]低密度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聚氨酯材料[J]. 刘远中,杜俊超,张宏娟.  聚氨酯工业. 2002(01)
[5]短切玻璃纤维增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压缩性能[J]. 王建华,芦艾,周秋明,田春蓉,杨鸣波,李忠明,冯建民,谢帮互.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1(03)



本文编号:33365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33365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b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