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聚乙烯/聚甲醛原位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4 17:47
近年来,随着各行各业对高性能聚烯烃材料的需求量逐年上升,高密度聚乙烯材料(HDPE)的改性成为了研究热点。聚甲醛材料(POM)作为常用的工程塑料,其改性研究也成了众多学者研究的课题。论文通过将POM添加到HDPE中制备共混材料,对不同牌号的原材料进行流动学研究。将优选后的HDPE与POM进行共混,分别研究不同配方的HDPE/POM二元共混材料体系、HDPE/POM/MPEG三元共混材料体系的结构性能。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利用自行研制的拉伸比为7的自增强挤出口模,对最优配方的HDPE/POM二元共混材料体系、HDPE/POM/MPEG三元共混材料体系进行挤出并进行结构性能的研究。在动态流变实验中,利用振动剪切动态扫描的方法研究HDPE和POM的流变学性能。实验发现:(1)HDPE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的大小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越高,动态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曲线的斜率越小;(2)HDPE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的大小和其本身的流动性有关。(3)根据HDPE/POM共混物流变曲线拟合结果判断,共混物原位增强效果与共混组分的流动性有关,MFR值相差在7-9之间流变匹配效果最好。因此,论文选...
【文章来源】: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成型预浸料坯的工艺和装置
并由于异向旋转环形口模的芯棒与外筒的反向旋转形成的螺旋各向异性问题。其吹塑生产线如图 1.3 所示。W. Chinsirikul 等人[70PE/HDPE 复合材料中并投入该条生产线进行原位增强加工。研究工艺可以在复合材料中形成微纤,复合材料的拉伸模量提升了 400
图 1.4 DEP 法示意图等人[74]将原位成纤自增强工艺与设备相结合,研制出一整套原位复装置,如图1.5所示。将基体材料和分散相材料熔融共混,通过成纤层向器的过程中,复合材料熔体在成纤流道中成纤组分受剪切、拉伸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可电镀聚甲醛镀层强度研究及其机理探讨[J]. 刘飞伟,詹延辉,周庭,张爱民,周涛. 塑料工业. 2014(02)
[2]耐磨消音聚甲醛复合材料的开发[J]. 冯清正,张英伟,孙长江,潘小君,陈亚宁,姜立忠,王国利,于建. 工程塑料应用. 2013(07)
[3]聚乙烯改性研究应用[J]. 郭晓贝. 科技致富向导. 2013(18)
[4]结晶性对纤维增强聚甲醛力学性能的影响[J]. 王亚涛,钱志强,李建华,金旺,武德珍,汪晓东. 塑料. 2013(03)
[5]竹粉/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动态流变特性[J]. 曾春霞,徐建锋,杨文斌.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12(04)
[6]玻璃纤维对聚甲醛基导电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 张博媛,辛菲,郭朝霞,于建. 高分子学报. 2012(02)
[7]基于聚甲醛及其复合材料的摩擦学研究进展[J]. 路琴,史丽萍. 中国塑料. 2011(09)
[8]聚甲醛热稳定性的研究[J]. 任德财,谢刚,张蕾,马浩翔,王百合,高明月,迟旭阳.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1(01)
[9]高韧性POM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徐国平. 塑料科技. 2010(11)
[10]埃洛石纳米管/白炭黑并用增强废聚乙烯的研究[J]. 王丰,何慧,陈继尊,张会平,罗远芳,贾德民. 塑料工业. 2010(10)
博士论文
[1]基于DMA法的沥青混合料动态粘弹特性及剪切模量预估方法研究[D]. 尹应梅.华南理工大学 2011
[2]GEP/PO共混物的原位成纤及其形态、结构与性能[D]. 李忠明.四川大学 2003
[3]在复合外场下获取高性能聚烯烃片材及其形态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 郭建明.四川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短碳纤维增强聚乙烯树脂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D]. 李力.华东交通大学 2012
[2]聚丙烯/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浮纤改善及其结构性能研究[D]. 王恒兵.重庆理工大学 2012
[3]聚甲醛/高密度聚乙烯/相容剂共混材料性能的研究[D]. 邓文娟.湘潭大学 2010
[4]废旧聚丙烯的回收及其在木塑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D]. 林芊.华南理工大学 2010
[5]热塑性塑料/热致液晶聚合物原位复合材料的制备[D]. 杨高品.北京化工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42910
【文章来源】: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成型预浸料坯的工艺和装置
并由于异向旋转环形口模的芯棒与外筒的反向旋转形成的螺旋各向异性问题。其吹塑生产线如图 1.3 所示。W. Chinsirikul 等人[70PE/HDPE 复合材料中并投入该条生产线进行原位增强加工。研究工艺可以在复合材料中形成微纤,复合材料的拉伸模量提升了 400
图 1.4 DEP 法示意图等人[74]将原位成纤自增强工艺与设备相结合,研制出一整套原位复装置,如图1.5所示。将基体材料和分散相材料熔融共混,通过成纤层向器的过程中,复合材料熔体在成纤流道中成纤组分受剪切、拉伸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可电镀聚甲醛镀层强度研究及其机理探讨[J]. 刘飞伟,詹延辉,周庭,张爱民,周涛. 塑料工业. 2014(02)
[2]耐磨消音聚甲醛复合材料的开发[J]. 冯清正,张英伟,孙长江,潘小君,陈亚宁,姜立忠,王国利,于建. 工程塑料应用. 2013(07)
[3]聚乙烯改性研究应用[J]. 郭晓贝. 科技致富向导. 2013(18)
[4]结晶性对纤维增强聚甲醛力学性能的影响[J]. 王亚涛,钱志强,李建华,金旺,武德珍,汪晓东. 塑料. 2013(03)
[5]竹粉/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动态流变特性[J]. 曾春霞,徐建锋,杨文斌.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12(04)
[6]玻璃纤维对聚甲醛基导电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 张博媛,辛菲,郭朝霞,于建. 高分子学报. 2012(02)
[7]基于聚甲醛及其复合材料的摩擦学研究进展[J]. 路琴,史丽萍. 中国塑料. 2011(09)
[8]聚甲醛热稳定性的研究[J]. 任德财,谢刚,张蕾,马浩翔,王百合,高明月,迟旭阳.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1(01)
[9]高韧性POM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徐国平. 塑料科技. 2010(11)
[10]埃洛石纳米管/白炭黑并用增强废聚乙烯的研究[J]. 王丰,何慧,陈继尊,张会平,罗远芳,贾德民. 塑料工业. 2010(10)
博士论文
[1]基于DMA法的沥青混合料动态粘弹特性及剪切模量预估方法研究[D]. 尹应梅.华南理工大学 2011
[2]GEP/PO共混物的原位成纤及其形态、结构与性能[D]. 李忠明.四川大学 2003
[3]在复合外场下获取高性能聚烯烃片材及其形态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 郭建明.四川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短碳纤维增强聚乙烯树脂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D]. 李力.华东交通大学 2012
[2]聚丙烯/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浮纤改善及其结构性能研究[D]. 王恒兵.重庆理工大学 2012
[3]聚甲醛/高密度聚乙烯/相容剂共混材料性能的研究[D]. 邓文娟.湘潭大学 2010
[4]废旧聚丙烯的回收及其在木塑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D]. 林芊.华南理工大学 2010
[5]热塑性塑料/热致液晶聚合物原位复合材料的制备[D]. 杨高品.北京化工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429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3342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