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药物传输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发布时间:2021-08-21 22:18
纳米药物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因其特殊的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与常规药物相比,它具有穿透能力强、靶向性好、催化效率高等优点,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临床多种治疗方式均采用了纳米药物,如呼吸治疗。呼吸治疗通常是指纳米药物经呼吸道进入肺部,进而参与体内循环,相对于全身给药而言具有较大的优势。纳米药物在经过呼吸道进入肺泡时,首先会与肺表面活性剂发生相互作用。肺表面活性剂是纳米药物经肺进入人体的第一道生物学屏障,直接决定着纳米药物的最终去向。因此,了解纳米药物与肺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将有助于呼吸治疗中纳米药物的研发。现阶段,计算手段的不断提升使得多个领域可以通过计算机来模拟原子或分子的动力学轨迹,从而实现对研究目标的定量或定性的观测。本文的主要工作是通过计算机来模拟纳米药物与肺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而纳米药物主要以刚性纳米颗粒作为药物载体,肺表面活性剂主要是由不同磷脂按照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磷脂单分子层,因此为了简化研究过程,本文采用粗粒度的分子动力学研究方法,以刚性纳米颗粒作为纳米药物,磷脂单分子层作为肺表面活性剂进行模拟实验。研究内容概括如下:1.不同尺寸的纳...
【文章来源】:东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应用于纳米技术的纳米材料微观示意图
图 1.2 纳米药物在小鼠体内靶向的示意图Fig.1.2 Schematic of nano-medicine targeting in mice药物在生物体内具备长循环、隐形以及稳定等特点,因此有利于药物
图 1.3 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电镜图(左下图为其粒径分布)ages of 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 (the bottom left picturedistribution graph of 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纳米药物与纳米生物技术[J]. 申有青. 国际学术动态. 2016(02)
[2]纳米颗粒对细胞膜的作用[J]. 顾宁,李洋. 生物物理学报. 2010(08)
[3]超细铁钴合金粉末微结构及其磁性能研究[J]. 朱虹,杨志民,杜军. 稀有金属. 2008(03)
[4]铁钴合金纳米线有序阵列的制备及其磁性表征[J]. 高禄梅,宋晓平,王胖胖,杨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6(10)
[5]生物界面上的化学过程——关于化学生物学研究前沿的讨论[J]. 王夔. 化学进展. 2003(05)
[6]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Ⅳ)——纳米技术在高新科技中的应用[J]. 陈明清,张明,蒋惠亮,方云. 日用化学工业. 2003(04)
[7]纳米晶铜单向拉伸变形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 文玉华,周富信,刘曰武,周承恩. 力学学报. 2002(01)
[8]纳米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J]. 徐辉碧,杨祥良,谢长生,杨亚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1(03)
[9]纳米粒子的特性、应用及制备方法[J]. 张敬畅,刘慷,曹维良.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1(02)
[10]TiO2颗粒表面包覆SiO2纳米膜的动力学模型[J]. 崔爱莉,王亭杰,金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0(10)
硕士论文
[1]C60、脂质纳气泡与类细胞膜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 孙丹丹.东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56437
【文章来源】:东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应用于纳米技术的纳米材料微观示意图
图 1.2 纳米药物在小鼠体内靶向的示意图Fig.1.2 Schematic of nano-medicine targeting in mice药物在生物体内具备长循环、隐形以及稳定等特点,因此有利于药物
图 1.3 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电镜图(左下图为其粒径分布)ages of 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 (the bottom left picturedistribution graph of 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纳米药物与纳米生物技术[J]. 申有青. 国际学术动态. 2016(02)
[2]纳米颗粒对细胞膜的作用[J]. 顾宁,李洋. 生物物理学报. 2010(08)
[3]超细铁钴合金粉末微结构及其磁性能研究[J]. 朱虹,杨志民,杜军. 稀有金属. 2008(03)
[4]铁钴合金纳米线有序阵列的制备及其磁性表征[J]. 高禄梅,宋晓平,王胖胖,杨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6(10)
[5]生物界面上的化学过程——关于化学生物学研究前沿的讨论[J]. 王夔. 化学进展. 2003(05)
[6]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Ⅳ)——纳米技术在高新科技中的应用[J]. 陈明清,张明,蒋惠亮,方云. 日用化学工业. 2003(04)
[7]纳米晶铜单向拉伸变形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 文玉华,周富信,刘曰武,周承恩. 力学学报. 2002(01)
[8]纳米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J]. 徐辉碧,杨祥良,谢长生,杨亚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1(03)
[9]纳米粒子的特性、应用及制备方法[J]. 张敬畅,刘慷,曹维良.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1(02)
[10]TiO2颗粒表面包覆SiO2纳米膜的动力学模型[J]. 崔爱莉,王亭杰,金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0(10)
硕士论文
[1]C60、脂质纳气泡与类细胞膜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 孙丹丹.东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564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3356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