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羟基磷灰石纳米棒/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8 17:14
  本文主要研究了新型羟基磷灰石纳米棒及其与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首先以硝酸钙、磷酸、氢氧化钠为原料,四氢呋喃为有机小分子模板剂,采用回流-混合溶剂热的新方法成功制备具有表面孔的新型轻基磷灰石纳米棒,进而制备新型羟基磷灰石纳米棒/壳聚糖复合材料,主要考察了新型羟基磷灰石纳米棒及其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性能及相关机理。新型羟基磷灰石纳米棒的制备研究,探究了制备方法、模板剂的作用及模板剂的种类对所制备羟基磷灰石纳米棒的影响,优化了合成工艺,确定反应路线。新型羟基磷灰石纳米棒/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首先将所制备的新型轻基磷灰石纳米棒与壳聚糖复合制得羟基磷灰石纳米棒/壳聚糖复合材料,进而对复合材料样品的形貌、结构、性能及应用机理进行了研究。采用XRD、FTIR、FE-SEM、TG等多种仪器分析手段对对所制备的羟基磷灰石纳米棒/壳聚糖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热稳定性等进行分析,并且从羟基磷灰石纳米棒添加比例、复合材料吸附时间和纳米羟基磷灰石结构种类三个方面考察复合材料对铜离子吸附量的影响因素,研究该复合材料样品对铜离子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对比不同的模板剂,以有机小分子四氢呋喃为模板... 

【文章来源】: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纳米材料
        1.1.1 纳米材料的概述及性质
        1.1.2 纳米轻基磷灰石简介
        1.1.3 羟基磷灰石的应用
        1.1.4 羟基磷灰石的制备
    1.2 壳聚糖
        1.2.1 壳聚糖的来源
        1.2.2 壳聚糖的性质
        1.2.3 壳聚糖的应用
    1.3 高分子基纳米复合材料
        1.3.1 高分子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
        1.3.2 高分子基纳米复合材料应用
        1.3.3 纳米羟基磷灰石与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情况
    1.4 废水中重金属
        1.4.1 主要来源与危害
        1.4.2 处理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主要技术
        1.4.3 Cu~(2+)吸附研究
    1.5 本文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1.5.1 选题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新型羟基磷灰石纳米棒的制备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化学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新型羟基磷灰石纳米棒的制备
    2.3 新型羟基磷灰石纳米棒的测试与表征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2.3.4 全自动物理化学吸附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羟基磷灰石纳米棒的制备
        2.4.2 轻基磷灰石纳米棒的表征
    2.5 合成机理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羟基磷灰石纳米棒/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及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羟基磷灰石纳米棒/壳聚糖复合材料制备
    3.3 羟基磷灰石纳米棒/壳聚糖复合材料的测试与表征
        3.3.1 X射线衍射分析
        3.3.2 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
        3.3.3 红外分析
        3.3.4 热失重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3.4.2 复合材料的SEM分析
        3.4.3 复合材料的TG分析
        3.4.4 复合材料的IR分析
        3.4.5 合成机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羟基磷灰石纳米棒/壳聚糖复合材料对Cu~(2+)吸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及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吸附实验
    4.3 羟基磷灰石纳米棒/壳聚糖复合材料的性能表征
        4.3.1 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4.3.2 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HA含量对吸附量的影响
        4.4.2 吸附时间对吸附量的影响
        4.4.3 HA制备方法对吸附量的影响
        4.4.4 材料吸附前后红外表征
        4.4.5 吸附机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物高聚物纳米复合材料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J]. 戴宏民,戴佩燕.  中国包装. 2015(05)
[2]几种常见纳米材料构建的光学传感体系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J]. 李梅,陈佳,黄祖良,邱洪灯.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2015(01)
[3]畜禽养殖废水中抗生素和重金属的污染效应及其修复研究进展[J]. 卢信,罗佳,高岩,严少华,张振华.  江苏农业学报. 2014(03)
[4]生物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J]. 王长安,李枘枝,陈玉婷,陈杰.  包装工程. 2013(17)
[5]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及在口腔领域中的应用[J]. 任夏敏,范德增.  北京口腔医学. 2013(03)
[6]Thermo-mechanical,Wear and Fracture Behavior of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Hydroxyapatite Nano Composite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Effect of Accelerated Ageing[J]. H.Fouad,R.Elleithy,Othman Y.Alothman.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2013(06)
[7]Compression Molded Ultra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Hydroxyapatite-Aluminum Oxide-Carbon Nanotube Hybrid Composites for Hard Tissue Replacement[J]. Ankur Gupta,Garima Tripathi,Debrupa Lahiri,Kantesh Balani.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2013(06)
[8]纳米制造科学与技术中的基础问题研究进展[J]. 刘宇宏,雒建斌.  中国基础科学. 2013(03)
[9]壳聚糖纳米粒在药物输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姚金凤,郭晨阳,杨红,谭桂莲,薛明.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13(01)
[10]纳米羟基磷灰石及其复合材料技术进展[J]. 殷宪国.  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 2012(02)

博士论文
[1]纳米羟基磷灰石基因载体转染机制研究[D]. 刘岩.中南大学 2013
[2]二氧化锆纳米材料的水热/溶剂热法控制合成及性质表征[D]. 舒展霞.山东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005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34005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4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