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 3 O 4 纳米颗粒在磁性生物检测和柔性磁电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0 16:15
磁性纳米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已经成为近年来发展迅猛且极具研究价值的材料之一,在磁传感器、数据存储、生物医学和环境工程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在众多磁性纳米材料中,Fe3O4纳米颗粒具有高磁化强度、较好的磁致伸缩性能、容易进行表面改性和无毒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上述领域。许多研究者致力于该纳米颗粒的应用研究开发,其中在巨磁阻(GMR)生物检测和柔性磁电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备受关注。与其他生物传感器相比,GMR生物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低噪音、稳定的磁标记、可重复和可量化等优势被广泛用于生物医学领域。GMR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实际上是对磁性标签所产生的弥散场进行检测,因此,磁性标签的磁性能将直接决定检测的结果。在实际检测中,人们希望传感器能有高的检测精度,这就要求磁性标签材料能够有高的饱和磁化强度、良好的分散性和均匀的粒径分布。目前,科学家们已通过很多方法改善磁性标签性能,但仍有不足,需要开发新型磁性标签满足对超低浓度检测的需要。Fe3O4纳米颗粒除了可以用于磁性生物检测之外,另一重要领域为柔性磁电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具有加工性能好和可弯曲等优点,在制备可穿戴器件上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3?GMR生物传感器工作原理_?(a)将单链探测DNA固定在传感器表面,(b)将目??标DNA与磁性标签相结合,(c)将含有目标DNA的溶液流经传感器表面,(d)在激励磁??
<?貴岛大学硕士学倥论文???人为设计成自旋阀结构,即在一个铁磁层下面加一个反铁磁层,铁磁屋在反铁磁??层的作用下,磁矩的方向被钉扎在一个固定方向,通过降低多层膜层间交换耦合??来实现低场下相邻铁磁层磁化方向的相对变化[43<441。??■fl?BH??图1.2巨磁阻效应的机理[45]??传统的GMR生物传感器包含三个部分:GMR传感芯片、磁性标签和外接??电路。目前,GMR传感器在生物化学领域的应用主要是棊于免疫磁珠技术。如??图1.3所示,以检测DNA为例,首先将单链探测DNA和目标DNA分别固定??于GMR传感器表面和经过表面改件的磁性标签,然后将目标DNA溶液输送到??传感器表面与探测DNA相结合,去除没有结合的目标DNA。在激励磁场的作??用下,磁性标签产生的弥散场作用在传感器上,使其电阻发生改变。由于外接电??路稳定地给GMR传感芯片输入恒定的电流,电阻变化可转化为电压的变化,通??过概量电压的改变暈即可定囊:标定J标DNA的数量或浓度。??Magnetic?Nanoparticles??sP=r#?i?孑?一??|?Target?DNA??Spin?Valve,?Sensor?j??(a)?(b)?.??>?Ha?I??r,—-,??I?^"Hptn?\?;<\h?^ensoi^?J?Spi?i^^alv^?Sensor?j??图1.3?GMR生物传感器工作原理_?(a)将单链探测DNA固定在传感器表面,(b)将目??标DNA与磁性标签相结合,(c)将含有目标DNA的溶液流经传感器表面,(d)在激励磁??场的作用下引起磁电阻的变化??7??
<?貴岛大学硕士学倥论文???.-31? ̄??2?More?Nanocubes?〇??1?Remain?Bound??i2?ata??2???g?Higher?Contact?Area??■S?More?Bound?Nanocubes??■?Higher??〇????1?pN?Force??图1.4表面上存在的纳米颗粒数量的比较网??综上所述,为了提高传感器的检测精度,磁性标签需要有较高的磁化强度和??优良的分散性。除了材料和尺寸大小,形貌也是影响磁化强度重要因素之一。前??期工作a经证明特殊形貌的磁性标签具有比球形标签更大的发展潜力,除了纳米??立方体磁性标签之外,棒状形貌磁标签也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与球形Fe3〇4颗粒??相比,棒状Fe304具有形状各向异性,退磁HT小,可以产生较强的弥散常另??夕卜,棒状纳米颗粒容易取向或含组装,对提高测量精度有利。H此,我们期望采??用棒状Fe3〇4作为磁性标签以提高灵敏度并降低GMR生物检测的LOD。??1.4磁性纳米颗粒在柔性磁电复合材料中的应用??近几年Fe3〇4纳米颗粒在可穿戴器件的开发上成为新的研宄热点。Fe3〇4颗??粒是一种优良的磁致伸缩材料,可以作为磁致伸缩相应用于磁电复合材料,进而??开发新型柔性磁传感器。??1.4.1磁电材料概述??多铁(MF)材料显亦出铁电、铁磁和铁弹性的共春和稱合,如图1.5所不。??在这类系统中,随着晶格、电荷、自旋和轨道自由度的内在相互作甩,将出现许??多新的量子现象,磁电(ME)效应便是其中之一&?ME效应表现为可以通过外部??磁场来调节磁电材料的铁电极化,电场也可以用来切换磁性状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Recent advances in biological detection with magnetic nanoparticles as a useful tool[J]. Liwei Lu,Xiuyu Wang,Chuanxi Xiong,Li Yao. Science China(Chemistry). 2015(05)
[2]晶体生长理论研究现状与发展[J]. 郑燕青,施尔畏,李汶军,王步国,胡行方. 无机材料学报. 1999(03)
硕士论文
[1]PVDF基磁电复合材料及其改性机理研究[D]. 包国强.华中科技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447216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3?GMR生物传感器工作原理_?(a)将单链探测DNA固定在传感器表面,(b)将目??标DNA与磁性标签相结合,(c)将含有目标DNA的溶液流经传感器表面,(d)在激励磁??
<?貴岛大学硕士学倥论文???人为设计成自旋阀结构,即在一个铁磁层下面加一个反铁磁层,铁磁屋在反铁磁??层的作用下,磁矩的方向被钉扎在一个固定方向,通过降低多层膜层间交换耦合??来实现低场下相邻铁磁层磁化方向的相对变化[43<441。??■fl?BH??图1.2巨磁阻效应的机理[45]??传统的GMR生物传感器包含三个部分:GMR传感芯片、磁性标签和外接??电路。目前,GMR传感器在生物化学领域的应用主要是棊于免疫磁珠技术。如??图1.3所示,以检测DNA为例,首先将单链探测DNA和目标DNA分别固定??于GMR传感器表面和经过表面改件的磁性标签,然后将目标DNA溶液输送到??传感器表面与探测DNA相结合,去除没有结合的目标DNA。在激励磁场的作??用下,磁性标签产生的弥散场作用在传感器上,使其电阻发生改变。由于外接电??路稳定地给GMR传感芯片输入恒定的电流,电阻变化可转化为电压的变化,通??过概量电压的改变暈即可定囊:标定J标DNA的数量或浓度。??Magnetic?Nanoparticles??sP=r#?i?孑?一??|?Target?DNA??Spin?Valve,?Sensor?j??(a)?(b)?.??>?Ha?I??r,—-,??I?^"Hptn?\?;<\h?^ensoi^?J?Spi?i^^alv^?Sensor?j??图1.3?GMR生物传感器工作原理_?(a)将单链探测DNA固定在传感器表面,(b)将目??标DNA与磁性标签相结合,(c)将含有目标DNA的溶液流经传感器表面,(d)在激励磁??场的作用下引起磁电阻的变化??7??
<?貴岛大学硕士学倥论文???.-31? ̄??2?More?Nanocubes?〇??1?Remain?Bound??i2?ata??2???g?Higher?Contact?Area??■S?More?Bound?Nanocubes??■?Higher??〇????1?pN?Force??图1.4表面上存在的纳米颗粒数量的比较网??综上所述,为了提高传感器的检测精度,磁性标签需要有较高的磁化强度和??优良的分散性。除了材料和尺寸大小,形貌也是影响磁化强度重要因素之一。前??期工作a经证明特殊形貌的磁性标签具有比球形标签更大的发展潜力,除了纳米??立方体磁性标签之外,棒状形貌磁标签也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与球形Fe3〇4颗粒??相比,棒状Fe304具有形状各向异性,退磁HT小,可以产生较强的弥散常另??夕卜,棒状纳米颗粒容易取向或含组装,对提高测量精度有利。H此,我们期望采??用棒状Fe3〇4作为磁性标签以提高灵敏度并降低GMR生物检测的LOD。??1.4磁性纳米颗粒在柔性磁电复合材料中的应用??近几年Fe3〇4纳米颗粒在可穿戴器件的开发上成为新的研宄热点。Fe3〇4颗??粒是一种优良的磁致伸缩材料,可以作为磁致伸缩相应用于磁电复合材料,进而??开发新型柔性磁传感器。??1.4.1磁电材料概述??多铁(MF)材料显亦出铁电、铁磁和铁弹性的共春和稱合,如图1.5所不。??在这类系统中,随着晶格、电荷、自旋和轨道自由度的内在相互作甩,将出现许??多新的量子现象,磁电(ME)效应便是其中之一&?ME效应表现为可以通过外部??磁场来调节磁电材料的铁电极化,电场也可以用来切换磁性状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Recent advances in biological detection with magnetic nanoparticles as a useful tool[J]. Liwei Lu,Xiuyu Wang,Chuanxi Xiong,Li Yao. Science China(Chemistry). 2015(05)
[2]晶体生长理论研究现状与发展[J]. 郑燕青,施尔畏,李汶军,王步国,胡行方. 无机材料学报. 1999(03)
硕士论文
[1]PVDF基磁电复合材料及其改性机理研究[D]. 包国强.华中科技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4472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3447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