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化光热纳米材料用于光声成像指导下的肿瘤精准消融
发布时间:2021-12-19 15:08
肝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由于我国乙肝患者人数众多,每年新发肝癌病例占全世界55%以上。肝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诊断较困难,绝大多数肝癌患者确诊时已经到中晚期,在患者体内已经发生了浸润和转移,错过了治疗的有效时机,肿瘤一旦转移到其他组织、器官,就会变得难以治愈。目前,治疗肝癌的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对于中晚期的肝癌患者,手术根除率低,复发率高;而且肝癌对于放、化疗不敏感,患者预后差,5年生存率仅为7%。因此,如何实现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治疗并防止复发和转移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临床难题。肝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均有赖于新生血管。新生血管为肝癌提供氧气、营养和增长因子,它的生成依赖于许多蛋白质和酶的表达。其中,整合素αvβ3是在内皮细胞表面高表达的跨膜蛋白受体,能够调节内皮细胞的迁移、增殖能力,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是在肝癌转移细胞高表达的蛋白水解酶,能降解细胞外基质,从而暴露出整合素位点,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和肝癌转移。如果以αvβ3和MMP-2为靶标,发展高靶...
【文章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81 页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肝癌的发生发展及诊疗现状
1.2 肝癌诊疗新靶标
1.2.1 整合素αvβ3
1.2.2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
1.3 基于αvβ3和MMP的癌症诊疗
1.3.1 基于αvβ3的癌症诊疗
1.3.2 基于MMP的癌症诊疗
1.4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近红外光激活的纳米炸弹通过靶向破坏肿瘤血管有效消除肿瘤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HCuSNPs的合成与表征
2.3.2 HCuSNPs的光热转换率及光声信号
2.3.3 HCuS(VA)的合成与表征
2.3.4 RGD@HCuS(VA)“纳米炸弹”的合成与表征
2.3.5 RGD@HCuS(VA)的稳定性
2.3.6 近红外激光激活RGD@HCuS(VA)的“爆炸”情况
2.3.7 RGD@HCuS(VA)体外靶向能力
2.3.8 RGD@HCuS(VA)“纳米炸弹”效应
2.3.9 RGD@HCuS(VA)的体内靶向性和生物分布情况
2.3.10 RGD@HCuS(VA)体内抗新生血管效果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对基质金属蛋白酶响应的黑色素纳米探针用于肿瘤转移的光声成像和光热治疗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MelNPs的合成与表征
3.3.2 Mel-AK-GC8和Mel-AZ-GC8的表征
3.3.3 Mel-AK-GC8和Mel-AZ-GC8稳定性
3.3.4 Mel-AK-GC8和Mel-AZ-GC8对MMP-2的响应性
3.3.5 Mel-AK-GC8和Mel-AZ-GC8的光热效应及光声成像
3.3.6 Mel-AK-GC8和Mel-AZ-GC8细胞内光热治疗效果及光声成像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利及参与的课题
致谢
本文编号:3544635
【文章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81 页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肝癌的发生发展及诊疗现状
1.2 肝癌诊疗新靶标
1.2.1 整合素αvβ3
1.3 基于αvβ3和MMP的癌症诊疗
1.3.1 基于αvβ3的癌症诊疗
1.3.2 基于MMP的癌症诊疗
1.4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近红外光激活的纳米炸弹通过靶向破坏肿瘤血管有效消除肿瘤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HCuSNPs的合成与表征
2.3.2 HCuSNPs的光热转换率及光声信号
2.3.3 HCuS(VA)的合成与表征
2.3.4 RGD@HCuS(VA)“纳米炸弹”的合成与表征
2.3.5 RGD@HCuS(VA)的稳定性
2.3.6 近红外激光激活RGD@HCuS(VA)的“爆炸”情况
2.3.7 RGD@HCuS(VA)体外靶向能力
2.3.8 RGD@HCuS(VA)“纳米炸弹”效应
2.3.9 RGD@HCuS(VA)的体内靶向性和生物分布情况
2.3.10 RGD@HCuS(VA)体内抗新生血管效果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对基质金属蛋白酶响应的黑色素纳米探针用于肿瘤转移的光声成像和光热治疗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MelNPs的合成与表征
3.3.2 Mel-AK-GC8和Mel-AZ-GC8的表征
3.3.3 Mel-AK-GC8和Mel-AZ-GC8稳定性
3.3.4 Mel-AK-GC8和Mel-AZ-GC8对MMP-2的响应性
3.3.5 Mel-AK-GC8和Mel-AZ-GC8的光热效应及光声成像
3.3.6 Mel-AK-GC8和Mel-AZ-GC8细胞内光热治疗效果及光声成像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利及参与的课题
致谢
本文编号:35446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3544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