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2 19:18
紫杉醇(Paclitaxel,PTX)是一种广谱的抗肿瘤药物,其主要通过结合游离微管蛋白,打破微管和微管蛋白二聚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从而抑制细胞分裂和增殖,发挥抗肿瘤作用。目前上市的剂型有溶剂型紫杉醇注射液(Taxol)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注射液(Abraxane)。Taxol中含有聚氧乙烯蓖麻油,易造成严重的急性过敏反应,需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预防。而Abraxane以人血清白蛋白为载体,具有无毒、无免疫原性、生物相容性良好和生物可降解等优势。白蛋白纳米粒常用的制备方法有去溶剂化法、乳化固化法、pH-凝聚法和nab技术。但这些方法在制备过程中加入了甲醇、二氯甲烷等有机溶剂,存在化学毒性大、制备过程繁琐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拟采用一种新的方法即液态吸附载药法制备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Paclitaxel Human Serum Albumin Nanoparticles,PTX-HSA-NPs)。该方法将紫杉醇溶于乙醇中,再加入低分子量聚乙二醇(Low weight polyethylene glycol,l-PEG),低压旋蒸除去乙醇,形成l-PEG-PTX复合物。该复合物与人血清白...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抗肿瘤药物药物概述
1.1.1 细胞毒类药物
1.1.2 其他
1.2 紫杉醇简介及紫杉醇制剂简介
1.2.1 紫杉醇
1.2.2 紫杉醇制剂
1.3 白蛋白纳米粒简介
1.3.1 白蛋白结构和转运机制概述
1.3.2 白蛋白纳米粒载药和转运机制概述
1.3.3 目前存在的问题
第2章 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制备和评价
2.1 材料与仪器
2.1.1 材料
2.1.2 仪器
2.2 PTX-HSA-NPS处方工艺考察
2.2.1 PTX-PEG复合溶液的配制
2.2.2 PTX-HSA-NPs的制备
2.2.3 PTX-PEG复合物的最大载药量及冻干工艺研究
2.2.4 分散溶剂种类及体积
2.2.5 稀释不同倍数的HSA冻干粉对粒径的影响
2.2.6 超声功率及时间的影响
2.2.7 处方工艺优化
2.3 PTX-HSA-NPS表征
2.3.1 形态、粒径、Zeta电位
2.3.2 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
2.3.3 PTX-HSA-NPs 体外释放实验
2.3.4 稳定性测定
2.3.5 X-射线衍射(XRD)
2.3.6 示差扫描量热法(DSC)
2.3.7 圆二色谱(CD)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体内研究
3.1 仪器与材料
3.1.1 仪器
3.1.2 材料
3.2 小鼠体内组织分布
3.2.1 溶液的配制
3.2.2 H-22 肿瘤细胞培养
3.2.3 H-22 荷瘤小鼠模型建立
3.2.4 组织分布实验方法
3.2.5 标准溶液和内标溶液的配制
3.2.6 组织样品处理
3.2.7 LC/MS样品分析
3.2.8 实验结果
3.3 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3.3.1 溶液的配制
3.3.2 药动学实验方法
3.3.3 标准溶液和内标溶液的配制
3.3.4 LC/MS样品分析
3.3.5 实验结果
3.4 小鼠体内药效学研究
3.4.1 溶液的配制
3.4.2 H-22 肿瘤细胞培养
3.4.3 H-22 荷瘤小鼠模型建立
3.4.4 药效学研究实验方法
3.4.5 实验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论文总结
4.1 实验结果总结
4.2 课题创新性论述
4.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741674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抗肿瘤药物药物概述
1.1.1 细胞毒类药物
1.1.2 其他
1.2 紫杉醇简介及紫杉醇制剂简介
1.2.1 紫杉醇
1.2.2 紫杉醇制剂
1.3 白蛋白纳米粒简介
1.3.1 白蛋白结构和转运机制概述
1.3.2 白蛋白纳米粒载药和转运机制概述
1.3.3 目前存在的问题
第2章 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制备和评价
2.1 材料与仪器
2.1.1 材料
2.1.2 仪器
2.2 PTX-HSA-NPS处方工艺考察
2.2.1 PTX-PEG复合溶液的配制
2.2.2 PTX-HSA-NPs的制备
2.2.3 PTX-PEG复合物的最大载药量及冻干工艺研究
2.2.4 分散溶剂种类及体积
2.2.5 稀释不同倍数的HSA冻干粉对粒径的影响
2.2.6 超声功率及时间的影响
2.2.7 处方工艺优化
2.3 PTX-HSA-NPS表征
2.3.1 形态、粒径、Zeta电位
2.3.2 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
2.3.3 PTX-HSA-NPs 体外释放实验
2.3.4 稳定性测定
2.3.5 X-射线衍射(XRD)
2.3.6 示差扫描量热法(DSC)
2.3.7 圆二色谱(CD)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体内研究
3.1 仪器与材料
3.1.1 仪器
3.1.2 材料
3.2 小鼠体内组织分布
3.2.1 溶液的配制
3.2.2 H-22 肿瘤细胞培养
3.2.3 H-22 荷瘤小鼠模型建立
3.2.4 组织分布实验方法
3.2.5 标准溶液和内标溶液的配制
3.2.6 组织样品处理
3.2.7 LC/MS样品分析
3.2.8 实验结果
3.3 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3.3.1 溶液的配制
3.3.2 药动学实验方法
3.3.3 标准溶液和内标溶液的配制
3.3.4 LC/MS样品分析
3.3.5 实验结果
3.4 小鼠体内药效学研究
3.4.1 溶液的配制
3.4.2 H-22 肿瘤细胞培养
3.4.3 H-22 荷瘤小鼠模型建立
3.4.4 药效学研究实验方法
3.4.5 实验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论文总结
4.1 实验结果总结
4.2 课题创新性论述
4.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7416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3741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