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胺/银纳米复合材料的超声制备及电催化应用
发布时间:2023-03-13 18:02
为了实现用简易的方法合成聚苯胺/银纳米复合物,以苯胺、硝酸银为原料,在氮气氛围保护且不加氧化剂的稀硝酸溶液中,通过超声辐射合成聚苯胺/银纳米复合物。通用XRD、FTIR、FESEM、EDS分别对合成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聚苯胺/银纳米复合物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循环伏安法对聚苯胺/银纳米复合物修饰玻碳电极在电化学中对L-酪氨酸的电催化氧化情况做了探究。结果表明: (1)在超声辐射条件下合成的聚苯胺/银纳米复合物,其中Ag纳米粒子直径约为(48士1)nm。 (2)当聚苯胺和硝酸银物质的量比为1:1时,得到的聚苯胺/银纳米复合物具有很好的形貌特征,Ag纳米粒子均匀分布在聚苯胺基体中,形成“海一岛”结构。 (3)聚苯胺/银纳米复合物修饰电极对L-酪氨酸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可用于溶液中L-酪氨酸的检测,且聚苯胺/银纳米复合物对L-酪氨酸的检测具有很高的可重复性。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导电高分子聚苯胺
1.2.1 聚苯胺的分子结构
1.2.2 聚苯胺的合成
1.2.3 聚苯胺的特性
1.2.4 聚苯胺的应用前景
1.3 纳米银颗粒的制备和应用
1.3.1 纳米银粉的制备
1.3.2 纳米银的应用
1.4 聚苯胺/银纳米复合材料
1.4.1 聚苯胺/银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
1.4.2 聚苯胺/银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
1.4.3 聚苯胺/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应用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主要实验器材及原料
2.2 Ag/PANI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质表征
2.2.1 微观形貌观察
2.2.2 红外光谱分析
2.2.3 X射线衍射分析
2.2.4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2.3 Ag/PANI纳米复合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2.3.1 电极制备
2.3.2 循环伏安测试
第三章 超声辐照法合成Ag/PANI纳米复合材料
3.1 引言
3.2 样品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实验现象观察
3.3.2 Ag/PANI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成机理
3.3.3 微观形貌分析
3.3.4 红外光谱分析
3.3.5 XRD 分析
3.3.6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L-酪氨酸在Ag/PANI/GC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Ag/PANI 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
4.2.2 Ag/PANI 纳米复合电极的合成
4.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762120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导电高分子聚苯胺
1.2.1 聚苯胺的分子结构
1.2.2 聚苯胺的合成
1.2.3 聚苯胺的特性
1.2.4 聚苯胺的应用前景
1.3 纳米银颗粒的制备和应用
1.3.1 纳米银粉的制备
1.3.2 纳米银的应用
1.4 聚苯胺/银纳米复合材料
1.4.1 聚苯胺/银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
1.4.2 聚苯胺/银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
1.4.3 聚苯胺/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应用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主要实验器材及原料
2.2 Ag/PANI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质表征
2.2.1 微观形貌观察
2.2.2 红外光谱分析
2.2.3 X射线衍射分析
2.2.4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2.3 Ag/PANI纳米复合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2.3.1 电极制备
2.3.2 循环伏安测试
第三章 超声辐照法合成Ag/PANI纳米复合材料
3.1 引言
3.2 样品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实验现象观察
3.3.2 Ag/PANI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成机理
3.3.3 微观形貌分析
3.3.4 红外光谱分析
3.3.5 XRD 分析
3.3.6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L-酪氨酸在Ag/PANI/GC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Ag/PANI 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
4.2.2 Ag/PANI 纳米复合电极的合成
4.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7621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3762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