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钨基电致变色材料可控制备及其性能改善
本文关键词:氧化钨基电致变色材料可控制备及其性能改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电致变色材料因其高效可逆、持久的光学属性调变能力而受到广泛关注。控制合成变色速度快、循环寿命长的电致变色材料对发展新一代的高性能电致变色器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WO3电致变色薄膜为核心研究对象,通过核壳复合阵列化设计和原子掺杂等研究策略对其进行改性研究,从而提高WO3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能。采用水热和电沉积方法,设计制备了晶态/非晶态WO3核壳纳米线和Mo掺杂WO3纳米线薄膜,并系统研究了其电致变色以及光学电化学储能联动性能。通过多孔阵列化和结晶程度控制策略,利用水热和电沉积结合法,控制合成了晶态/非晶态WO3核壳纳米线薄膜(c-WO3@a-W03)。其中复合结构核心为水热形成的晶态WO3纳米线,外壳为电沉积的非晶态WO3纳米薄层。相比于纯的非晶态WO3薄膜和WO3纳米线,优化的c-WO3@a-WO3核壳纳米线薄膜具有更宽的光学动态调制范围(750 nm处调节率为70.3%、2000 nm处为42.0%、10 μm处为51.4%)、更快的电致变色速度(3.5/4.8s)、更高的着色效率(43.2cm2C-1)和更优异的循环稳定性(经3000次循环后保持率达68.5%)。研究表明非晶外壳能强化离子迁移率和薄膜结构强度,提高变色速度、着色效率和长周期循环性能。通过同主族元素掺杂策略,利用水热反应法制备了Mo掺杂的WO3纳米线薄膜。均匀少量的Mo掺杂能降低WO3薄膜的结晶性,但不会影响WO3纳米线的形态。相对于未掺杂的WO3薄膜,优化的Mo掺杂(2 at.Wt.%)的WO3纳米线薄膜表现出更为优异的电致变色性能,如更快的着褪色速度(3.2/2.6 s),更高的着色效率(123.5 cm 2 C-1)和更宽的光学动态调制能力(750 nm处56.7%、1600 nm处83.0%、10μm处48.5%)。Mo掺杂能增加WO3薄膜内离子(H+)的扩散系数,提高电致变色性能。此外,光学和电化学储能的联动实验表明Mo掺杂的WO3纳米线兼具储能和变色功能,其储能行为可实时被色彩变化监控和指示。这种多功能光电极材料的设计思路将为今后新型多功能变色储能器件的发展提供借鉴和研究基础。
【关键词】:电致变色 三氧化钨 水热合成法 核壳结构 光学调制 电沉积 电化学储能器件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3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41
- 1.1 电致变色材料的研究意义及其发展历程11-13
- 1.1.1 电致变色的研究意义11
- 1.1.2 电致变色的发展历史11-13
- 1.2 电致变色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功能评价标准13-16
- 1.2.1 颜色和颜色对比度13-15
- 1.2.2 变色效率15
- 1.2.3 响应时间15-16
- 1.2.4 循环寿命16
- 1.3 电致变色器件结构及其变色机理16-19
- 1.3.1 电致变色器件结构16-17
- 1.3.2 电致变色材料的变色机理17-19
- 1.4 电致变色材料分类19-35
- 1.4.1 无机电致变色材料19-28
- 1.4.2 有机电致变色材料28-33
- 1.4.3 复合电致变色材料33-35
- 1.5 电致变色薄膜制备方法35-36
- 1.5.1 磁控溅射法35
- 1.5.2 电化学沉积法35
- 1.5.3 化学气相沉积法35-36
- 1.5.4 溶胶-凝胶法36
- 1.5.5 水热和溶剂热合成法36
- 1.5.6 化学浴沉积法36
- 1.6 电致变色材料及器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36-38
- 1.6.1 变色种类单一37
- 1.6.2 褪变色速度慢37
- 1.6.3 循环次数少37-38
- 1.6.4 合适的电解液及封装技术38
- 1.7 本文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38-41
- 第二章 实验仪器与方法41-45
- 2.1 实验试剂与实验设备41-42
- 2.1.1 实验试剂41-42
- 2.1.2 实验设备42
- 2.2 材料的结构和成分表征42-43
- 2.2.1 X射线衍射分析(XRD)42
- 2.2.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42
-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SEM&TEM)42-43
- 2.3 材料的电致变色性能测试43-45
- 2.3.1 电化学性能测试43
- 2.3.2 光学性能测试43-45
- 第三章 晶态/非晶态三氧化钨核壳结构纳米线薄膜的可控制备及其电致变色性能研究45-59
- 3.1 引言45-46
- 3.2 晶态/非晶态三氧化钨核壳结构纳米线薄膜的制备46-47
- 3.3 c-WO_3@a-WO_3核壳纳米线薄膜的结构和形貌47-50
- 3.4 c-WO_3@a-WO_3核壳纳米线薄膜的电化学和电致变色性能50-58
- 3.5 本章小结58-59
- 第四章 Mo掺杂氧化钨纳米线制备及其电致变色-储能联动性能研究59-77
- 4.1 引言59-60
- 4.2 Mo掺杂WO_3纳米线薄膜的制备60
- 4.3 Mo掺杂WO_3纳米线薄膜结构和形貌特征60-66
- 4.4 Mo掺杂WO_3纳米线薄膜电化学和电致变色性能66-76
- 4.5 本章小结76-77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77-79
- 5.1 结论77
- 5.2 本论文创新之处77-78
- 5.3 展望78-79
- 参考文献79-91
- 致谢91-93
- 个人简历93-95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95-9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博学,陈冲,何毓阳,伞海生,王君,刘金良,唐为国;电致变色材料及器件的研究进展[J];功能材料;2004年02期
2 沈庆月;陆春华;许仲梓;;电致变色材料的变色机理及其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7年S1期
3 曹良成;王跃川;;紫精类电致变色材料的制备和机理[J];化学进展;2008年09期
4 徐娜;沈晓冬;崔升;;电致变色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J];稀有金属;2010年04期
5 俞善庆;用模式识别法评价与预测电致变色材料[J];科学通报;1989年18期
6 丘思畴,黄汉尧,舒兴胜;电致变色材料及应用[J];功能材料;1994年02期
7 苑晓;贺泽民;张兰英;杨槐;;电致变色材料研究及发展现状[J];新材料产业;2014年05期
8 涂亮亮;贾春阳;翁小龙;邓龙江;唐武;;导电聚合物电致变色材料[J];化学进展;2010年10期
9 刘平;赵学全;关丽;梁禄生;陈土华;童真;邓文基;;新型有机电致变色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J];材料研究与应用;2010年04期
10 金珊珊;陈宏书;王结良;胡志毅;朱贞;;聚噻吩类电致变色材料的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平;赵学全;关丽;梁禄生;陈土华;童真;邓文基;;新型有机电致变色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A];低碳技术与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宛新华;;近红外电致变色材料的合成和性质研究[A];2008年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暨第十次全国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3 章俞之;胡行方;;新型节能材料——电致变色材料及器件[A];21世纪太阳能新技术——2003年中国太阳能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王宏志;;智能窗用阴极电致变色材料的形貌控制与性能优化[A];第十七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2年
5 米赛;郑建明;陈悦天;徐春叶;;新型蓝色至红色变换的电致变色材料[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G:光电功能高分子[C];2013年
6 熊善新;Jan Ma;;共价键联接的有机/无机杂化电致变色材料与器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7 李梅;陈胜;郑建明;徐春叶;;新型紫精化合物电致变色材料和器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宛新华;;近红外电致变色材料和旋光开关[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9 杜青;郑建明;徐春叶;;供体-受体型聚合物电致变色材料合成及其器件的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常丽君;“微虹膜”让手机拍出“长枪短炮”的效果[N];科技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宇模;电致酸/碱理论及其在有机电致变色材料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5年
2 刘树萍;多酸型电致变色材料的性能调控[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胡彬;基于噻吩基团的D-A结构电致变色材料的合成及性能[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晓婷;星型结构电致变色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付兴奇;导电聚合物电致变色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高庆欣;噻吩类有机电致变色材料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4 周鼎;氧化钨基电致变色材料可控制备及其性能改善[D];浙江大学;2016年
5 高建华;联吡啶基吡咯衍生物电致变色材料的合成与性质研究[D];青岛大学;2003年
6 蒋庆龙;紫精类电致变色材料的合成及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D];西南大学;2007年
7 付志艳;电化学制备基于三苯胺和噻吩衍生物电致变色材料及其性能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8 隋炳林;蒽醌的芳基、胺基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光电化学性质分析及电致变色性能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孙艳;溶胶—凝胶法制备电致变色材料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2年
10 郑金燕;基于超支化聚醚的聚合物电解质及电致变色材料[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氧化钨基电致变色材料可控制备及其性能改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64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376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