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光学活性螺旋取代聚炔多孔材料的构筑及其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7 19:35
  手性化合物是与生物体密不可分的一类物质,例如人体内所需的氨基酸和糖类都具有手性。尽管手性物质的对映异构体之间物理化学性质相似,但其生物学相关性质(如新陈代谢和分泌)却有显著差异。著名的“反应停”事件中,所涉及的药物沙利度胺就是一种手性物质,其S对映体具有治疗作用,相反R对映体却能够致畸。而且,目前临床使用的药物中,25%以上是手性药物,往往只有其中的一种对映体能够起到治疗效果,另一种对映体无效,甚至会产生副作用。因此,对于手性物质的拆分无论是在生物医药领域,还是在材料科学领域,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单手螺旋聚合物由于其独特的构象结构,具有光学活性、手性放大、对映体选择性等特殊性质,这使其可以应用于手性拆分领域,并且可以通过不对称催化反应、对映体选择性诱导结晶和对映体选择性吸附/释放等多种方法达到获得单一对映体手性物质的目的。考虑到多孔材料比表面积大、渗透性好、易与底物接触等优点,本论文从手性取代炔单体出发,设计和制备了一系列基于螺旋取代聚炔的手性多孔材料,包括块体材料、互穿聚合物网络材料、杂化粒子、分子印迹微球等。通过对这些材料的研究,一方面探究了它们在对映体选择性诱导结晶、对映体选择...

【文章页数】:17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螺旋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1.1.1 引言
        1.1.2 螺旋聚合物的种类
        1.1.3 螺旋聚合物的表征
        1.1.4 螺旋聚合物的应用
    1.2 螺旋取代聚炔及其衍生物研究进展
        1.2.1 引言
        1.2.2 取代聚炔的构型及构象
        1.2.3 取代聚炔纤维
        1.2.4 取代聚炔粒子
        1.2.5 取代聚炔凝胶
        1.2.6 取代聚炔自组装材料
        1.2.7 取代聚炔二维晶体
        1.2.8 取代聚炔液晶材料
    1.3 多孔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
        1.3.1 引言
        1.3.2 直接模板法
        1.3.3 嵌段共聚物自组装法
        1.3.4 直接合成法
        1.3.5 高内相乳液聚合法
        1.3.6 界面聚合法
        1.3.7 呼吸图案法
    1.4 手性拆分
        1.4.1 引言
        1.4.2 色谱法拆分
        1.4.3 吸附拆分
        1.4.4 结晶拆分
        1.4.5 液相萃取拆分
    1.5 本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第二章 高内相乳液法制备取代聚炔多孔材料及对映体选择性诱导结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及仪器
        2.2.2 高内相乳液聚合法制备多孔取代聚炔块体材料
        2.2.3 诱导氨基酸对映体选择性结晶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取代聚炔多孔块体材料的制备及形貌表征
        2.3.2 取代聚炔多孔块体材料的光学活性表征
        2.3.3 取代聚炔多孔块体材料的结构表征
        2.3.4 诱导氨基酸对映体选择性结晶表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取代聚炔互穿网络材料的制备及对映体选择性吸附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及仪器
        3.2.2 取代聚炔手性多孔框架的制备
        3.2.3 取代聚炔互穿网络材料的制备
        3.2.4 葡萄糖异构体选择性吸附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取代聚炔互穿网络材料的制备及形貌表征
        3.3.2 取代聚炔互穿网络材料的结构表征
        3.3.3 取代聚炔互穿网络材料的光学活性表征
        3.3.4 葡萄糖异构体选择性吸附表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取代聚炔/二氧化硅多孔杂化微球的制备及对映体选择性释放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及仪器
        4.2.2 手性炔单体的制备
        4.2.3 取代聚炔大分子硅烷偶联剂的制备
        4.2.4 取代聚炔/二氧化硅杂化多孔微球的制备
        4.2.5 金鸡纳碱类手性药物的对映体选择性释放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取代聚炔大分子硅烷偶联剂的制备及表征
        4.3.2 取代聚炔/二氧化硅杂化多孔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4.3.3 金鸡纳碱类手性药物的对映体选择性释放表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取代聚炔分子印迹微球的制备及对映体选择性吸附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原料及仪器
        5.2.2 包覆模板分子取代聚炔微球的制备
        5.2.3 模板分子的释放及分子印迹微球的制备
        5.2.4 对映体选择性吸附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包覆模板分子的取代聚炔微球的表征
        5.3.2 模板分子去除过程的表征
        5.3.3 取代聚炔分子印迹微球的表征
        5.3.4 对映体选择性吸附表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取代聚炔/聚乳酸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对映体选择性释放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原料及仪器
        6.2.2 炔基化聚乳酸的制备
        6.2.3 取代聚炔/聚乳酸复合微球的制备
        6.2.4 聚丙烯酸丁酯/聚乳酸复合微球的制备
        6.2.5 手性萘普生药物对映体选择性释放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炔基化聚乳酸的表征
        6.3.2 取代聚炔/聚乳酸复合微球的表征
        6.3.3 聚丙烯酸丁酯/聚乳酸复合微球的表征
        6.3.4 手性萘普生药物对映体选择性释放表征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附件



本文编号:37727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37727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a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