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金属磷化物微/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表征及其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1 23:00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具有纳米结构的过渡金属磷化物(TMPs)因在析氢反应、磁性能、去除重金属离子及锂离子电池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吸引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更重要的是,过渡金属磷化物在催化加氢脱硫(HDS)和加氢脱氮(HDN)方面表现出了优越的催化活性,已成为新一代有发展前景的催化剂。到目前为止,研究者们已经通过多种合成路径来制备出TMPs并探究其可能存在的应用。目前,构筑TMPs纳米材料的方法主要包括:水热/溶剂热法、高能球磨法和有机金属前驱体分解法等。近些年,由于低温磷化前躯体的方法具有形貌可控、低能耗、安全易操作等诸多优点,从而引起了科研工作者们的浓厚兴趣。本论文采用低温磷化前驱体的方法,成功地制备出了形貌或相态可控的镍、钴的磷化物微纳米材料并研究了所得微纳结构的性能。具体内容概括如下:1. 设计了一条简单的前驱体磷化路线成功制备了Co P纳米晶。首先,利用水热-蒸汽法获得了光滑的前驱体纳米片。然后,将片状的前驱体在空气中加热到400°C煅烧2 h,得到了多孔的Co3O4纳米片。最后,多孔的Co3O4纳...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过渡金属磷化物的研究进展
1.3 过渡金属磷化物的合成方法
1.3.1 水热/溶剂热法
1.3.2 高能球磨法
1.3.3 程序升温还原法
1.3.4 金属有机前驱体分解法
1.3.5 低温磷化法
1.4 过渡金属磷化物的性能研究
1.4.1 催化性能
1.4.2 电化学性能
1.4.3 其它性能
1.5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多孔CoP纳米片的低温磷化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
2.2.2 试剂
2.2.3 纳米片前驱体的合成
2.2.4 多孔的CoP纳米片的合成
2.2.5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催化还原
2.2.6 有机染料分子的催化还原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形貌与结构表征
2.3.2 催化还原芳香族硝基化合物
2.3.3 催化还原有机染料分子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磁性核壳结构Ni@Ni5P4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
3.2.2 试剂
3.2.3 均一的Ni纳米球制备
3.2.4 磁性核壳结构的Ni@NixPy的制备
3.2.5 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形貌与结构表征
3.3.2 催化性能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Ni5P4@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
4.2.2 试剂
4.2.3 Ni纳米球的制备
4.2.4 Ni5P4@C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
4.2.5 超级电容器器件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形貌和结构表征
4.3.2 电化学性能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附录: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796417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过渡金属磷化物的研究进展
1.3 过渡金属磷化物的合成方法
1.3.1 水热/溶剂热法
1.3.2 高能球磨法
1.3.3 程序升温还原法
1.3.4 金属有机前驱体分解法
1.3.5 低温磷化法
1.4 过渡金属磷化物的性能研究
1.4.1 催化性能
1.4.2 电化学性能
1.4.3 其它性能
1.5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多孔CoP纳米片的低温磷化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
2.2.2 试剂
2.2.3 纳米片前驱体的合成
2.2.4 多孔的CoP纳米片的合成
2.2.5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催化还原
2.2.6 有机染料分子的催化还原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形貌与结构表征
2.3.2 催化还原芳香族硝基化合物
2.3.3 催化还原有机染料分子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磁性核壳结构Ni@Ni5P4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
3.2.2 试剂
3.2.3 均一的Ni纳米球制备
3.2.4 磁性核壳结构的Ni@NixPy的制备
3.2.5 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形貌与结构表征
3.3.2 催化性能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Ni5P4@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
4.2.2 试剂
4.2.3 Ni纳米球的制备
4.2.4 Ni5P4@C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
4.2.5 超级电容器器件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形貌和结构表征
4.3.2 电化学性能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附录: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7964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379641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