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TiO 2 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抗菌、抗螨性能和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3-08-25 22:34
纳米银具有广谱的抗菌性能,在生物医药抗菌材料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但单独的银纳米颗粒不仅制备困难、易被氧化、易团聚、生产成本高,而且银纳米颗粒毒性大,极大的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开发Ag纳米复合材料成为当今热点课题之一。本论文以具有高效催化活性的锐钛型TiO2作为光催化载体,应用光催化还原法成功制备了Ag/TiO2(ATA)纳米复合材料。本文采用光催化法制备了ATA,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ATA纳米颗粒的表面形貌,用能谱仪分析了ATA抗菌剂的元素组成,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ATA抗菌剂的晶体结构,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分析了抗菌剂的光学性能。还研究了不同p H条件下的ATA的稳定性。p H、光催化时间对光催化还原速率和ATA粒径的影响。采用全自动生长曲线仪比较研究Ag、ATA、TiO2对7种常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对ATA的抗菌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首次采用ATA样品与屋尘螨直接接触的方法研究了ATA的抗螨活性,并采用体视显微镜、扫描...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本论文涉及的字母缩写与中英文全称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抗菌材料的发展
1.2 抗菌剂的分类、特点和杀菌机理
1.3 银系抗菌材料的研究概况
1.3.1 银系抗菌剂的制备方法
1.3.2 银系抗菌材料的抗菌机理
1.4 光催化抗菌材料研究概况
1.4.1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1.4.2 二氧化钛光催化抗菌机理
1.5 本实验采用的菌种及临床意义
1.6 尘螨与抗螨研究
1.6.1 屋尘螨形貌、习性、生活史与过敏性疾病
1.6.2 屋尘螨的培养和筛选方法
1.6.3 抗螨实验方法
1.7 本论文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创新点
1.7.1 研究思路
1.7.2 研究框架
1.7.3 本论文创新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原材料及主要仪器
2.1.1 主要的使用材料
2.1.2 主要使用的仪器
2.2 Ag/TiO2纳米复合抗菌材料的制备、表征
2.2.1 Ag/TiO2纳米复合抗菌材料的制备
2.2.2 Ag/TiO2纳米复合抗菌材料的表征
2.2.3 pH、光催化时间与光催化还原量的关系
2.2.4 pH、光催化时间与粒径分布的关系
2.2.5 不同pH的Ag/TiO2水分散体系稳定性分析
2.3 Ag/TiO2的抗菌活性分析
2.3.1 浊度法检测最低抑菌浓度
2.3.2 平板计数法检测最低抑菌浓度及抑菌率
2.4 抗菌机理研究
2.4.1 细菌相对膜电位的检测
2.4.2 细菌的总一氧化氮的检测
2.5 抗螨性能研究
2.6 Ag/TiO2抗螨机理研究
2.6.1 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对处理前后的屋尘螨(对照组和死亡组)进行机械测量
2.6.2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屋尘螨形貌变化
2.6.3 屋尘螨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2.6.4 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屋尘螨病变组织
2.6.5 屋尘螨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检测
2.6.6 屋尘螨体内总一氧化氮的检测
2.6.7 屋尘螨体内总谷胱甘肽的检测
2.7 Ag/TiO2的生物安全性能分析
2.7.1 Ag/TiO2的溶血性能分析
2.7.2 细胞毒性分析(Cell Counting Kit-8)
2.7.3 急性毒性实验
第3章 Ag/TiO2的制备、表征及抗菌活性和抗菌机理
3.1 Ag/TiO2的制备
3.2 Ag/TiO2的表征
3.3 pH、光催化时间与光催化还原量的关系
3.4 pH、光催化时间与纳米颗粒粒径分布的关系
3.5 不同pH的Ag/TiO2水分散体系稳定性分析
3.6 Ag/TiO2抗菌活性分析
3.6.1 浊度法检测最低抑菌浓度
3.6.2 平板计数法检测最低抑菌浓度及抑菌率
3.7 Ag/TiO2的抗菌机理研究
3.7.1 细菌相对膜电位变化
3.7.2 细菌总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
本章小结
第4章 Ag/TiO2的抗螨活性和抗螨机理分析
4.1 Ag/TiO2的抗螨活性分析
4.2 Ag/TiO2抗螨机理研究
4.2.1 杀螨的体式显微镜观察
4.2.2 使用原子力显微镜分析屋尘螨
4.2.3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屋尘螨形貌变化
4.2.4 屋尘螨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4.2.5 屋尘螨病理切片分析
4.2.6 Ag/TiO2对屋尘螨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
4.2.7 Ag/TiO2对屋尘螨体内一氧化氮浓度的影响
4.2.8 Ag/TiO2对屋尘螨体内谷胱甘肽浓度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5章 Ag/TiO2的生物相容性分析
5.1 Ag/TiO2的溶血性能分析
5.2 Ag/TiO2的细胞毒性分析
5.3 Ag/TiO2的体内急性毒性测试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43436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本论文涉及的字母缩写与中英文全称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抗菌材料的发展
1.2 抗菌剂的分类、特点和杀菌机理
1.3 银系抗菌材料的研究概况
1.3.1 银系抗菌剂的制备方法
1.3.2 银系抗菌材料的抗菌机理
1.4 光催化抗菌材料研究概况
1.4.1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1.4.2 二氧化钛光催化抗菌机理
1.5 本实验采用的菌种及临床意义
1.6 尘螨与抗螨研究
1.6.1 屋尘螨形貌、习性、生活史与过敏性疾病
1.6.2 屋尘螨的培养和筛选方法
1.6.3 抗螨实验方法
1.7 本论文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创新点
1.7.1 研究思路
1.7.2 研究框架
1.7.3 本论文创新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原材料及主要仪器
2.1.1 主要的使用材料
2.1.2 主要使用的仪器
2.2 Ag/TiO2纳米复合抗菌材料的制备、表征
2.2.1 Ag/TiO2纳米复合抗菌材料的制备
2.2.2 Ag/TiO2纳米复合抗菌材料的表征
2.2.3 pH、光催化时间与光催化还原量的关系
2.2.4 pH、光催化时间与粒径分布的关系
2.2.5 不同pH的Ag/TiO2水分散体系稳定性分析
2.3 Ag/TiO2的抗菌活性分析
2.3.1 浊度法检测最低抑菌浓度
2.3.2 平板计数法检测最低抑菌浓度及抑菌率
2.4 抗菌机理研究
2.4.1 细菌相对膜电位的检测
2.4.2 细菌的总一氧化氮的检测
2.5 抗螨性能研究
2.6 Ag/TiO2抗螨机理研究
2.6.1 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对处理前后的屋尘螨(对照组和死亡组)进行机械测量
2.6.2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屋尘螨形貌变化
2.6.3 屋尘螨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2.6.4 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屋尘螨病变组织
2.6.5 屋尘螨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检测
2.6.6 屋尘螨体内总一氧化氮的检测
2.6.7 屋尘螨体内总谷胱甘肽的检测
2.7 Ag/TiO2的生物安全性能分析
2.7.1 Ag/TiO2的溶血性能分析
2.7.2 细胞毒性分析(Cell Counting Kit-8)
2.7.3 急性毒性实验
第3章 Ag/TiO2的制备、表征及抗菌活性和抗菌机理
3.1 Ag/TiO2的制备
3.2 Ag/TiO2的表征
3.3 pH、光催化时间与光催化还原量的关系
3.4 pH、光催化时间与纳米颗粒粒径分布的关系
3.5 不同pH的Ag/TiO2水分散体系稳定性分析
3.6 Ag/TiO2抗菌活性分析
3.6.1 浊度法检测最低抑菌浓度
3.6.2 平板计数法检测最低抑菌浓度及抑菌率
3.7 Ag/TiO2的抗菌机理研究
3.7.1 细菌相对膜电位变化
3.7.2 细菌总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
本章小结
第4章 Ag/TiO2的抗螨活性和抗螨机理分析
4.1 Ag/TiO2的抗螨活性分析
4.2 Ag/TiO2抗螨机理研究
4.2.1 杀螨的体式显微镜观察
4.2.2 使用原子力显微镜分析屋尘螨
4.2.3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屋尘螨形貌变化
4.2.4 屋尘螨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4.2.5 屋尘螨病理切片分析
4.2.6 Ag/TiO2对屋尘螨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
4.2.7 Ag/TiO2对屋尘螨体内一氧化氮浓度的影响
4.2.8 Ag/TiO2对屋尘螨体内谷胱甘肽浓度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5章 Ag/TiO2的生物相容性分析
5.1 Ag/TiO2的溶血性能分析
5.2 Ag/TiO2的细胞毒性分析
5.3 Ag/TiO2的体内急性毒性测试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434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3843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