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介孔二氧化钛—碳微球的可控制备与性能优化研究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半导体或电极表面光诱导过程示意图
迄今为止,活性碳、粘土和沸石已被广泛研究作为清除有机污染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剂。常规吸附剂的效率通常受到表面面积或活性部位的限制缺乏选择性,吸附动力学不稳定等[13]。纳米吸附剂在其极高的表面积和相关吸附位点上有显著的改善[14]。1.2.6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过程(AOPs)包....
图2-1材料制备流程图
孔碳空心微球。实验中为获得形貌完整、壁厚均匀、孔径统一的介孔碳,对加入的二氧化硅和1-烯丙基-2-硫脲的量进行摸索探讨,发现最佳比例是m(二氧化硅微球):m(1-烯丙基-2-硫脲)=5:6;氮气氛围下最佳煅烧温度和时间是800oC煅烧2h。2.2.2.3介孔....
图2-2(a)、(b)SiO2微球和(c)、(d)介孔碳微球实验中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模板二氧化硅微球
南昌航空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介孔二氧化钛/介孔碳双介孔催化剂可控制备及其性能研究六价铬溶液,暗反应30min取样2mL,使用氙灯模拟光源紫外可见光照射下搅拌1h取样2mL,静置避光30min取样2mL。通过ICP-MS测定三次取样总铬的浓度....
图2-3(a)、(b)介孔TiO2,(c)、(d)24wt.%M-TiO2/MC实验中采用水热法合成单独的介孔二氧化钛和24wt.%M-TiO2/MC复合材料
图2-3(a)、(b)介孔TiO2,(c)、(d)24wt.%M-TiO2/MC实验中采用水热法合成单独的介孔二氧化钛和24wt.%M-TiO2/MC复合材料。图2-3(a)是低倍SEM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介孔二氧化钛密集排布,分布有序,颗粒分布均匀。(b....
本文编号:40179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4017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