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PLGA聚合物-羟丙基-β-环糊精-丹参酮IIA纳米体系的制备

发布时间:2017-06-02 12:14

  本文关键词:PLGA聚合物-羟丙基-β-环糊精-丹参酮IIA纳米体系的制备,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制备PLGA聚合物-羟丙基-β-环糊精-丹参酮IIA纳米体系,以改善丹参酮IIA的溶解性,为其靶向缓释给药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单因素法考察丹参酮IIA-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最优处方;采用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PLGA聚合物-羟丙基-β-环糊精-丹参酮IIA纳米体系,并考察其包封率、粒径、PDI及ZETA电位。结果丹参酮IIA制备成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后,水溶性显著提高;以包合物作为内水相制得PLGA聚合物-羟丙基-β-环糊精-丹参酮IIA纳米体系,纳米粒包封率高,粒径分布均匀。结论 PLGA聚合物-羟丙基-β-环糊精-丹参酮IIA纳米体系有望成为丹参酮IIA新型制剂。
【作者单位】: 广东药学院药科学院;
【关键词】丹参酮IIA 羟丙基-β-环糊精 PLGA纳米体系 包合物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274097) 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专项(No.2013J2200059) 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No.Yq2013099)
【分类号】:TQ461;TB383.1
【正文快照】: 丹参为双子叶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Bge.的干燥根及根茎。丹参的有效组分主要为脂溶性和水溶性成分,其中丹参酮IIA(tanshinone IIA,TS IIA)是丹参脂溶性成分代表。药理学研究表明,丹参酮IIA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包括抗炎抗菌作用,清除自由基与抗氧化作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伯泰 ,杨国武 ,谢薇梅;羟丙基-β-环糊精特性及其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与安全性[J];国外医药(合成药 生化药 制剂分册);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敏谊;陈艳;;新型药物辅料2-氧-(2-羟丙基)-β-环糊精的合成[J];广东化工;2007年08期

2 陈勤;郭鹏;;水溶性薄荷脑-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长效镇痛注射液的研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尹婕;邓盛齐;;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在新型给药系统中的应用进展[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6年05期

4 刘葵,林宁,唐明明;部分羟丙基化β-环糊精的制备[J];河南化工;2004年11期

5 张晓红;苏立强;王艳红;;羟丙基-β-环糊精对头孢拉定的包合作用[J];化学工程师;2006年10期

6 王晖;陈乘;周成梁;余书勤;;新型环糊精衍生物HP_n-SBE_m-β-CD动物血管给药的生物效应评价[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2期

7 唐黎;施璐;陈明;薛大权;;大蒜素速溶肠溶胶囊的研究[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8 蔡红芹;王春梅;;羟丙基-β-环糊精的制备及应用[J];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9 刘葵;刘曦;苏雪梅;;改性β-环糊精对茴香醛、柠檬醛的包结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2年05期

10 张海燕;邬伟魁;韦迎春;芦乾;宋伟;刘昊;杨明;;常用注射剂增溶性辅料的安全现状[J];陕西中医;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丽霞;;注射剂附加剂及其安全性[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丽娟;环糊精/天然药物的包合行为;氮杂稠环吲哚和芳基烯胺酮/酯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2 刘培峰;cRGD修饰的mPEG-PLGA-PLL靶向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对乳腺癌的治疗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3 张华;阿霉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及在磁导靶向给药的应用[D];西北大学;2008年

4 袁超;羟丙基-β-环糊精的制备、性质及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5 吴大章;A3制剂中大腹皮等质量控制与优化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李倩;油酰海藻酸纳米粒口服运送载体的制备与性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7 宋更申;基于色谱联用技术的蛇床子及其复方制剂中多组分同时分析与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玉珠;甲氧苄啶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制及其在家兔体内药动学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2 曾建;依达拉奉/环糊精超分子体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裴小捷;氯霉素—羟丙基-β-环糊精滴眼液稳定性及抑菌作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夏威;白藜芦醇苷分子包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5 杨坤;微胶囊化番茄红素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5年

6 罗巍伟;穿琥宁稳定性与新制剂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周叶红;环糊精和杯芳烃的包合特性及其在药物中的应用[D];山西大学;2006年

8 王亚丽;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乙酰丙酮钼过程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6年

9 张志飞;2-羟丙基-β-环糊精的合成及色谱分离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10 王展;制剂新技术提高葛根素溶解性能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温其标,颜盛发,罗发兴,张力田;低取代度羟丙基木薯淀粉的制备[J];食品与发酵工业;1991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Effect of Excipients on Stability and Structure of rhCuZn-SOD Encapsulated in PLGA Microspheres[J];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2004年03期

2 ;Prepar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of PLGA/Gt electrospun fiber mats[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9年08期

3 ;Comparison of BSA Release Behavior from Electrospun PLGA and PLGA/Chitosan Membranes[J];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2011年04期

4 孙美丽;班俊峰;黄思玉;吕竹芬;;PLGA微球载药量和包封率的影响因素及控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张静伟;王爱萍;李佩;梁荣才;刘万卉;孙考祥;;PLGA/PLA组合及微球混合对罗替戈汀微球体外释药特性的影响[J];中国新药杂志;2014年04期

6 王彦君;毛世瑞;孙伟;王娟;那丽东;张婷婷;;白藜芦醇PLGA长效注射微球的制备及工艺考察[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7 李彦艳;任国栋;柳峰松;魏建荣;;利福平/OCS-PLGA纳米缓释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放性能[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8 王明波;冯庆玲;佘振定;谭荣伟;;PLGA微球包埋药物的稳定性及释放研究的新进展[J];功能材料;2011年S4期

9 Li-Guo Sun;Zhuo-Ying Xie;Yuan-Jin Zhao;Hong-Mei Wei;Zhong-Ze Gu;;Optical monitoring the degradation of PLGA inverse opal film[J];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13年01期

10 刘卢;吕邵娃;张坤驰;李永吉;;龙胆苦苷PLGA纳米粒的制备[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吴玉彬;韩相恩;徐延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控缓释材料的应用及研究进展[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年会、第七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高秀娟;张世轩;;PLGA微球注射剂的研究进展[A];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术论文集(第2卷)[C];2005年

3 陈红丽;杨文智;陈汉;刘玲蓉;唐洪波;张彤;张其清;;壳聚糖修饰的PLGA纳米粒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研究[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暨首届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Preparation and Process Parameters of Matrine/PLGA Microspheresby a Phase Separation/Deposition Process[A];第九届全国生物材料学术会议(CBMS-9)论文集[C];2002年

5 仇可新;常安妮;黎丽莹;冯炜;何创龙;;PPy/PLGA导电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1分会:静电纺丝技术与纳米纤维[C];2014年

6 洪舒寒;李春艳;谢剑飞;严玉蓉;;PLGA亲水性对PLGA/盐酸四环素电纺纤维毡药物释放性能的影响[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K:先进纤维[C];2013年

7 栗迪;丁建勋;孙海;庄秀丽;汤朝晖;许景哲;陈学思;;基于mPEG-b-(PLGA)_n的聚合物类脂质体的合成与表征[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崔福德;;药剂的制粒技术与新剂型研究(英文)[A];颗粒学最新进展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白毅;合成温敏型PLGA-PEG-PLGA嵌段共聚物[N];中国医药报;2006年

2 尹东锋 钟延强;聚合物 药物 制备工艺 附加剂[N];中国医药报;2006年


  本文关键词:PLGA聚合物-羟丙基-β-环糊精-丹参酮IIA纳米体系的制备,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52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4152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e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