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方式对醛交联大豆蛋白多孔材料结构及吸附特性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冷冻方式对醛交联大豆蛋白多孔材料结构及吸附特性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为制备纳米级孔径的大豆蛋白多孔材料,研究了冰箱和液氮冷冻处理的醛交联大豆蛋白多孔材料的结构及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戊二醛对大豆蛋白的交联效果优于甲醛和乙二醛。液氮冷冻处理的多孔材料比表面积和孔容均较大,而平均孔径较小;纳米级孔的孔径都分布在80 nm以内,介孔总孔容占比超过50%,大孔次之,微孔占比最小;冰箱冷冻样品纳米级孔的孔径主要分布在70 nm以内,且微孔和介孔孔容都小于采用液氮冷冻处理的样品。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表明,大豆蛋白多孔材料的孔形态为微米级圆孔和纳米级狭缝孔。冷冻处理比醛类交联剂对孔结构的影响大,合适的冷冻方式能替代或超过交联剂种类变化取得的效果。热重分析表明液氮冷冻处理的戊二醛交联大豆蛋白多孔材料热稳定性好;该多孔材料对对硝基苯酚和六价铬离子具有一定的吸附效果,是制备大豆蛋白多孔材料较合适的方法。研究结果为植物蛋白多孔材料的制备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关键词】: 多孔材料 冷冻 吸附 大豆蛋白 醛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470589,31500477) 福建省财政专项资金资助项目(K81600001) 福建农林大学重点建设项目专项(6112C0700001) 福建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JA15185)
【分类号】:TB383.4;O647.3
【正文快照】: 毕斌斌,林巧佳,郑培涛,李枫,欧阳庭,陈奶荣.冷冻方式对醛交联大豆蛋白多孔材料结构及吸附特性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6,32(7):309-314.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16.07.044 http://www.tcsae.orgBi Binbin,Lin Qiaojia,Zheng Peitao,Li Feng,Ouyang Ting,Chen Nair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建华;杨晓泉;龚倩;王思远;;葡聚糖对大豆7S蛋白凝胶流变性质及微观结构的影响[J];中国粮油学报;2009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冰;迟玉杰;鲍志杰;孙临政;;大豆11S球蛋白-麦芽糖共价改性及其凝胶流变特性[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3年07期
2 王章存;陆杰;李乐静;田卫环;;酶解谷朊粉-卡拉胶复合体系凝胶特性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11年10期
3 于滨;王喜波;;糖类对内酯豆腐质构的影响[J];中国粮油学报;2012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世超;燕麦蛋白质与β-葡聚糖在不同体系中美拉德反应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2 王晓园;蛋白冷致水凝胶的制备及控释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赵城彬;β-葡聚糖对大豆分离蛋白混合凝胶性质影响及在酸豆乳中应用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4 张曦;大分子拥挤环境下葡聚糖对大豆7S球蛋白的物性修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5 张亚宁;超高压对大豆分离蛋白/魔芋葡甘聚糖复合物功能性质及相互作用影响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6 严江殷;谷氨酰内肽酶限制性修饰对大豆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7 李蒙;盐和多糖制作有机豆腐的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郝慧敏;陈树兴;任发政;;淀粉、大豆分离蛋白及卡拉胶共混凝胶质构特性的研究[J];肉类研究;2006年10期
2 胡坤,赵谋明,林伟锋,杨晓泉;中性多糖对大豆分离蛋白乳浊液稳定性影响的机理探讨[J];食品科学;2005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莹;杜一平;汪宣;潘英骋;张涵;吴婷;;银修饰的氨基改性粉末多孔材料作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基底用于检测有机磷农药的研究[J];光散射学报;2014年02期
2 王盟盟;钱君超;张玉珠;陈志刚;;生物模板法制取微纳米多孔材料[J];材料导报;2013年S2期
3 张财华;李桂娟;王家海;;功能化单孔和多孔材料在重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进展[J];分析化学;2014年04期
4 张华;冯培忠;王建忠;葛渊;吴光志;王晓虹;;Ti-Si多孔材料的燃烧合成与孔隙结构特征[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4年07期
5 赵克熙;庞叔薇;;国产层析滤纸上电泳值的修正[J];化学通报;1982年02期
6 李澧;冯敏;朱佳廷;;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多孔材料的制备与表征[J];光谱实验室;2012年05期
7 范海娟;许群;曹艳霞;郑世军;郭益群;;超临界CO_2中模板法制备氧化铝多孔材料[J];应用化学;2007年01期
8 林谦;周博;黄世强;;高内相乳液模板法合成有机硅聚苯乙烯多孔材料及应用[J];胶体与聚合物;2010年01期
9 钟玮;吴孙涛;简思平;;烧结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制备多孔材料及其应用[J];广东化工;2014年07期
10 伍石;吴云;;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荣;;金属有机多孔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分离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3分会:晶体工程[C];2014年
2 曹风雷;孙淮;;孔道结构对多孔材料气体吸附性质影响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7分会:多孔功能材料[C];2014年
3 喻佳兵;孙强;;基于tetraoxa[8]circulene类似单元的二维多孔材料的特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6分会:纳米体系理论与模拟[C];2014年
4 杨松;杨军;曾来;聂聪;李梓超;刘华蓉;张晓兵;王宜鹏;孙学辉;;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互通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形貌调控[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F:功能高分子[C];2013年
5 韩宝航;;共轭有机多孔材料对气体分子的选择性吸附与分离研究[A];全国第十六届大环化学暨第八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韩宝航;;共轭有机多孔材料对气体分子的选择性吸附与分离研究[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F:功能高分子[C];2013年
7 于吉红;;分子筛多孔材料的结构设计、定向合成及功能化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李亚伟;孙强;;二维Cr酞菁多孔材料优异的催化一氧化碳氧化特性[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6分会:纳米体系理论与模拟[C];2014年
9 刘方先;戴志晖;韩玉翠;包建春;;棒状多孔硒化锡纳米结构的制备[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纳米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赵祯霞;李雪梅;李忠;;微波辐射合成MIL-101多孔材料及其对二甲苯的吸附热[A];中国化学会第15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预印集[C];2010年
本文关键词:冷冻方式对醛交联大豆蛋白多孔材料结构及吸附特性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15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421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