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油溶性二硫化钨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7 23:10

  本文关键词:油溶性二硫化钨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通过原位表面修饰-高温液相法、表面改性复合修饰制备了不同表面修饰的二硫化钨纳米微粒,使用多种方法表征了其形貌、尺寸、结构,并使用摩擦试验设备分别研究了其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在不同种类基础油、测试温度、添加浓度以及载荷下等工况条件的摩擦学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油胺修饰二硫化钨纳米片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评价。采用表面修饰-高温液相法制备了油胺修饰的二硫化钨纳米片。平均直径为7 nm,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烘箱氧化实验和旋转氧弹实验证明其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在聚α烯烃PAO6中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四球摩擦试验机和往复摩擦试验机测试结果表明油胺修饰的二硫化钨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在聚α烯烃PAO6中,从室温到200℃范围内的具有优异的润滑性能。通过原位表面修饰-高温液相法制备润滑油纳米添加剂,可以解决其在高温工况使用的问题,为开发高温使用的润滑油添加剂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马来酸酐单十二酯-油胺复合修饰二硫化钨纳米片的制备及其作为酯类基础油癸二酸二异辛酯DIOS纳米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在聚α烯烃中具有很好润滑性能的常规添加剂在酯类油中并没有很好的减摩抗磨性能。本文使用马来酸酐单十二酯对油胺修饰的二硫化钨纳米微片表面改性,使其表面上修饰一层强极性基团羧基,制备了马来酸酐单十二酯-油胺复合修饰的二硫化钨纳米片。摩擦试验机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复合修饰的方法制备的二硫化钨纳米添加剂在酯类油DIOS中,从室温至150℃温度范围内均具有优良的抗磨减摩性能。通过对纳米微粒的表面改性,在其表面上修饰一层强极性基团羧基,可以有效地使其吸附在摩擦副的表面,从而具有优良的减摩抗磨性能,为酯类油用纳米添加剂的制备开拓了新的方法。
【关键词】:二硫化钨 高温液相法 表面改性 Stribeck曲线 制备 摩擦学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E624.82;TB383.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前言10-26
  • 1.1 纳米材料与摩擦学10-13
  • 1.1.1 纳米材料的概述10
  • 1.1.2 摩擦学的概述10-11
  • 1.1.3 纳米材料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研究进展11-13
  • 1.2 二硫化钨纳米微粒的研究综述13-20
  • 1.2.1 二硫化钨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13-14
  • 1.2.2 二硫化钨纳米微粒的性质和用途14-15
  • 1.2.3 二硫化钨纳米微粒的摩擦学研究进展15-20
  • 1.3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20-22
  • 1.3.1 选题依据20-21
  • 1.3.2 研究内容21-22
  • 参考文献22-26
  • 第二章 油胺修饰WS_2纳米片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26-48
  • 引言26-27
  • 2.1 实验部分27-30
  • 2.1.1 实验药品和仪器27
  • 2.1.2 油胺修饰二硫化钨纳米片的制备27
  • 2.1.3 油胺修饰二硫化钨纳米片的结构表征27-28
  • 2.1.4 油胺修饰二硫化钨纳米片在润滑基础油PAO6中的分散稳定性及其热稳定性28-29
  • 2.1.5 油胺修饰的二硫化钨纳米片的摩擦学性能表征29-30
  • 2.1.6 磨斑表面分析表征30
  • 2.2 结果与讨论30-45
  • 2.2.1 油胺修饰的二硫化钨纳米片的结构表征30-31
  • 2.2.2 油胺修饰二硫化钨纳米片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在基础油PAO6中的分散稳定性及其热稳定性表征31-34
  • 2.2.3 油胺修饰的二硫化钨纳米片的摩擦学性能34-39
  • 2.2.4 钢球磨斑的表面分析39-44
  • 2.2.5 油胺修饰二硫化钨纳米片在PAO6中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润滑机理44-45
  • 2.3 本章结论45-46
  • 参考文献46-48
  • 第三章 马来酸酐单十二酯-油胺复合修饰WS_2纳米片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48-70
  • 引言48-50
  • 3.1 实验部分50-54
  • 3.1.1 实验药品和仪器50
  • 3.1.2 马来酸酐单酯-油胺复合修饰WS_2纳米片的制备50-51
  • 3.1.3 马来酸酐单十二酯的核磁表征51
  • 3.1.4 马来酸酐单十二酯-油胺复合修饰二硫化钨纳米片的结构表征51
  • 3.1.5 马来酸酐单十二酯-油胺复合修饰二硫化钨纳米片在酯类基础油DIOS中的分散稳定性51-52
  • 3.1.6 马来酸酐单十二酯-油胺复合修饰的二硫化钨纳米片的摩擦学性能表征52-53
  • 3.1.7 磨斑表面分析表征53-54
  • 3.2 结果与讨论54-67
  • 3.2.1 马来酸酐单十二酯的结构表征54
  • 3.2.2 马来酸酐单十二酯-油胺复合修饰的二硫化钨纳米片的结构表征54-57
  • 3.2.3 马来酸酐单十二酯-油胺复合修饰二硫化钨纳米片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在基础油DIOS中的分散稳定性及其热稳定性57-58
  • 3.2.4 马来酸酐单十二酯-油胺复合修饰的二硫化钨纳米片的摩擦学性能58-62
  • 3.2.5 钢球磨斑的表面分析62-66
  • 3.2.6 马来酸酐单十二酯-油胺复合修饰二硫化钨纳米片在DIOS中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润滑机理66-67
  • 3.3 本章结论67-68
  • 参考文献68-70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70-73
  • 4.1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70-71
  • 4.2 存在的问题71-72
  • 4.3 展望72-7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3-74
  • 致谢74-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福严;;我国摩擦学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J];润滑与密封;2008年09期

2 ;摩擦学专题[J];表面工程资讯;2008年04期

3 张嗣伟;摩擦学基础知识(一)[J];石油机械;1986年01期

4 ;摩擦 磨损与润滑[J];合成润滑材料;2001年04期

5 范中志;;摩擦学[J];广东机械;1983年04期

6 谢友柏;论摩擦学数据库[J];润滑与密封;1986年05期

7 董元源;复合材料的摩擦学特性及其发展动向[J];固体润滑;1987年03期

8 本刊编辑部;清华大学摩擦学实验室[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1年04期

9 李东生,王秀飞,钟志刚,白同庆;飞机摩擦副摩擦学特性研究[J];材料工程;1997年03期

10 张嗣伟;摩擦学基础知识[J];石油机械;198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琨;焦明华;;制造业产品创新与摩擦学[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谢友柏;;摩擦学设计的目标、内容和方法[A];第五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2年

3 刘佐民;高万振;萧汉梁;顾卡丽;;摩擦学在湖北的研究与工业应用[A];第二届全国工业摩擦学大会暨第七届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戴振东;佟金;任露泉;;仿生摩擦学的研究及发展[A];2006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三)[C];2006年

5 林福严;;摩擦学分会大事记[A];历史的回顾与启示——摩擦学创立40周年纪念文集[C];2007年

6 李健;赵源;顾卡丽;郭志光;李仕忠;吴伊敏;;关于摩擦学与表面工程的思考[A];第七届全国摩擦学大会会议论文集(一)[C];2002年

7 周仲荣;;摩擦学尺寸效应及相关问题的思考[A];第七届全国摩擦学大会论文集(二)[C];2002年

8 刘佐民;高万振;萧汉梁;顾卡丽;;摩擦学在湖北的研究与工业应用[A];第二届全国工业摩擦学大会暨第七届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赵小力;古乐;郑德志;王黎钦;;材料表面褶皱的制备及其摩擦学特性研究[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连亚锋;薛群基;汪汉卿;;一套表征添加剂的摩擦学特性参数[A];第六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嗣伟;无所不在的摩擦 大有作为的摩擦学[N];中国教育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挺;聚酰亚胺的摩擦学改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段应军;含硫特种工程塑料的摩擦学性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凌晓;碳基薄膜的摩擦学性能及应用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4 付尚发;大分子基及双功能团润滑添加剂设计、研制及其摩擦学性能与机理研究[D];上海大学;2004年

5 刘思思;硅基超疏水微界面材料润湿特性和摩擦学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6 陈兆彬;聚酰胺共混物及其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白秀琴;低温气相沉积薄膜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D];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06年

8 李健;稀土溶液处理碳纤维填充热塑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赖仕全;纳米粒子改性聚四氟乙烯和聚酰亚胺的摩擦学性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孙昌国;自组装技术改性处理轻金属及其合金的摩擦学特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丽丹;二硒化钼对聚四氟乙烯摩擦学性能影响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2 杨菲;平行织构涂层摩擦学性能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3 胡东阳;磁性提升机闸瓦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任洪梅;界面效应对钛合金摩擦学性能的影响[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5 朱元元;Ti_3SiC_2材料在高温气冷堆模拟环境中的摩擦学性能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6 石晓婷;多孔PI/PTFE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7 陈许超;纳米蛇纹石改性PTFE海水中摩擦学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8 夏艳红;PTFE/Cu复合材料干/湿环境摩擦学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9 蒋正权;油溶性二硫化钨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D];河南大学;2016年

10 肖峰;基于计算机的摩擦学测试和自动化技术[D];机械科学研究院;2005年


  本文关键词:油溶性二硫化钨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06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4306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8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