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一种考虑材料损伤的低循环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发布时间:2017-06-13 12:14

  本文关键词:一种考虑材料损伤的低循环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为了更加精确地预测材料的低循环疲劳寿命,对三参数幂函数公式和拉伸滞后能寿命模型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三参数幂函数的损伤能寿命预测模型。分别利用该模型和Manson-Coffin公式对高温合金、钛合金及结构钢等多种材料的低周疲劳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并将其分析结果进行对比;根据GH4133合金250℃时的低循环疲劳试验数据,建立了该条件下材料的循环应力-应变曲线和损伤能寿命预测模型,同时对曲线及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循环应力-应变曲线能够正确反映该条件下材料的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所提出的损伤能寿命预测模型对12种材料的低周疲劳试验数据的拟合效果较好,寿命预测精度明显高于Manson-Coffin公式。
【作者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
【关键词】低循环疲劳 三参数幂函数 损伤能 寿命预测 Manson-Coffin公式
【基金】: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所项目(NBEK-0001)资助
【分类号】:TB302.3
【正文快照】: 低循环疲劳失效是指材料在较低的循环数下发生的疲劳失效,大多数研究者把循环数在104或105以下的疲劳失效定义为低循环疲劳失效。一般来说,局部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是引起材料疲劳损伤的主要原因,对于航空发动机涡轮盘、涡轮叶片和燃烧室等高温零部件,在工作过程中承受着高温高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峰;;日本学者在沪讲授“装置材料寿命预测”[J];石油化工设备技术;1985年06期

2 陈珊钧;;装置材料寿命预测[J];石油化工设备技术;1986年05期

3 张恒;;利用极值统计法进行设备材料的寿命预测[J];武汉钢铁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4 苏翰生;;改装的蠕变-疲劳试验设备及其寿命预测[J];试验技术与试验机;1990年03期

5 苏翰生;;高温合金循环蠕变及其寿命预测[J];航空材料;1991年02期

6 王德胜,梁成浩;装置材料腐蚀寿命预测研究进展[J];全面腐蚀控制;1997年03期

7 王建;金志浩;王笑天;;陶瓷材料的疲劳特性与寿命预测[J];航空材料学报;1991年01期

8 吉田圣一;森田建治;岑天相;;储罐的缺陷评价及寿命预测[J];化学工业与工程;1990年04期

9 ;汽车漆的服务寿命预测[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1997年02期

10 刘本学;张三川;张军;;矿用汽车车桥推拉杆寿命预测分析[J];中原工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涂善东;;重大装备的寿命预测与监测技术[A];压力容器先进技术——第七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尚德广;王大康;姚卫星;;随机疲劳寿命预测的场强法研究[A];疲劳与断裂2000——第十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3 周昌玉;涂善东;;高温构件寿命预测技术研究进展[A];第五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宋丽;卢曦;郁望达;李玉鹏;朱宁;;考虑强化效应的动态S-N曲线寿命预测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摘要及论文集[C];2010年

5 吴学仁;刘建中;;基于小裂纹理论的航空材料疲劳全寿命预测[A];首届全国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力学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6 刘虹;张岐山;;改进PSO-GM(1,1)及其在产品寿命预测中的应用[A];第19届灰色系统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钱桂安;王茂廷;王莲;;用局部应力应变法进行高周疲劳寿命预测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康嘉杰;徐滨士;王海斗;王成彪;;基于电学方法的再制造零部件缺陷检测与寿命预测应用基础研究[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孙丽;汪清海;王世光;张_g;;氯盐环境下混凝土的寿命预测研究[A];第十一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合作论坛论文集(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分册)[C];2014年

10 李东哲;刘冬欢;尚新春;;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蠕变损伤数值仿真及寿命预测[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瑞杰;基于动态响应分析的点焊接头疲劳损伤与寿命预测[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2 闫明;蠕变—热疲劳可靠寿命预测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3 杜鹏;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的冻融损伤模型与寿命预测[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14年

4 栾新刚;3D C/SiC在复杂耦合环境中的损伤机理与寿命预测[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芳;蠕变—疲劳交互条件下不同材料的持久性及寿命预测[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2 赵国宏;缺口件多轴局部应变分析与随机疲劳寿命预测[D];浙江大学;2006年

3 王晓钢;基于热像法的寿命预测与疲劳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李宇;中卫地区现场暴露普通混凝土的耐久性试验研究及寿命预测[D];兰州理工大学;2014年

5 刘琴琴;冷却风扇寿命预测与健康管理算法分析及改进[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6 孙斌;天水地区现场暴露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及寿命预测[D];兰州理工大学;2014年

7 向美玲;西安地区现场暴露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及寿命预测[D];兰州理工大学;2014年

8 蔺小慧;机械设备状态评估及寿命预测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4年

9 李乔;基于历史数据的设备剩余寿命预测方法与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10 冯志远;柴油机连杆高周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研究[D];中北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一种考虑材料损伤的低循环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64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4464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0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