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过渡金属氧化物(氧化镍、氧化铁)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1 12:12

  本文关键词:过渡金属氧化物(氧化镍、氧化铁)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能源和环境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同时避免资源耗竭以及对环境的破坏,锂离子电池(LIBs)和光催化技术应运而生。过渡金属氧化物(TMOs)在能量储存与转化、光催化等领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本文采用纳米化构筑等改性手段,从材料微纳结构设计入手,成功制备了三维级次多孔NiO纳米花以及由金属有机框架(MOFs)衍生的纺锤形Fe2O3/C纳米梭,并分别对它们的锂电性能和光催化性能进行了测试。1.3D级次多孔NiO纳米花的合成及其LIBs性能研究我们以Ni(CH3COO)2-4H2o、六亚甲基四胺(HMTA)、P123为原料,采用水热-热解两步合成法成功制备了三维(3D)级次多孔NiO纳米花,并对产物的物相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表征。该3D级次NiO纳米花是由NiO多孔纳米片构成,其中,这些纳米片是由许多粒径约为15nm的纳米晶构成。作为LIBs负极材料,NiO纳米花表现出高的比容量、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在最初的20圈充放电循环中,容量没有任何衰减,保持为1100mAhg-1,循环50次(电流密度100mA g-1)之后容量还能稳定在845mAhg-1。即使在1000mA g-1大电流密度下,放电容量仍可以达到380mAhg'',与商业化石墨电极比容量相当。NiO纳米花LIBs性能的改善主要是由于材料内部的多孔和疏松结构可以有效缓冲循环过程中电极材料的体积变化对材料造成的破坏,同时多孔NiO纳米片还能够缩短Li+扩散距离,增大电极-电解质溶液接触面积,加速Li+在界面的动力学传输,最终实现倍率性能的提高。2.基于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Fe-MIL-88B合成纺锤形多孔Fe2O3/C纳米梭及其在光催化中的应用我们以FeCl3-6H2o、对苯二甲酸(BDC)、 CH3COOH. NaOH为原料,采取一步沉淀法制备了Fe-MIL-88B金属有机框架(MOF)前驱体,随后将前驱体在惰性气氛下热解,得到纺锤形多孔Fe2O3/C纳米梭。经FE-SEM、 TEM微结构分析,此Fe2O3/C纳米梭长约1.51μm,宽约500nm。产物分散性好,大小均一。每个纺锤形Fe2O3/C纳米梭是由许多尺寸小于20nm的纳米晶构成。这些纳米晶在光催化测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增大材料表面积,增加对染料分子的吸附作用。而且以MOFs作前驱体惰性气氛下得到的产物中C与Fe2O3的复合可以起到迅速转移光生电子,防止光生电子和空穴复合的作用,从而可以提高光生载流子浓度,达到提高光催化效率的目的。我们以纺锤形多孔Fe2O3/C纳米梭作为催化剂,研究了模拟太阳光光照条件下溶液中亚甲基蓝(MB)的降解。测试结果显示,当光照210min后,MB降解率达到85.2%,远远高于以商业Fe203和空气气氛下煅烧得到的Fe203纳米梭作为光催化剂时MB的降解率(仅20%和24.4%)。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负极 氧化镍 三氧化二铁 光催化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3.36;TB383.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第一章 绪论10-29
  • 1.1 锂离子电池简述11-17
  • 1.1.1 锂离子电池发展历史11-12
  • 1.1.2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12-13
  • 1.1.3 锂离子电池负极储锂机制13-16
  • 1.1.4 NiO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研究进展16-17
  • 1.2 光催化研究简述17-22
  • 1.2.1 光催化机理18-19
  • 1.2.2 Fe_2O_3作为光催化材料研究进展19-22
  • 1.3 本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22
  • 1.4 参考文献22-29
  • 第二章 3D级次多孔NiO纳米花的制备及其锂电性能研究29-48
  • 2.1 引言29-31
  • 2.2 实验部分31-32
  • 2.2.1 原料与试剂31
  • 2.2.2 制备过程31
  • 2.2.3 表征31-32
  • 2.2.4 电化学测试32
  • 2.3 结果与讨论32-41
  • 2.3.1 3D级次多孔NiO纳米花的微观结构32-38
  • 2.3.2 3D级次多孔NiO纳米花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电化学性能38-41
  • 2.4 本章小结41-42
  • 2.5 参考文献42-48
  • 第三章 基于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Fe-MIL-88B合成纳米纺锤形多孔Fe_2O_3/C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48-64
  • 3.1 引言48-50
  • 3.2 实验部分50-51
  • 3.2.1 原料与试剂50
  • 3.2.2 制备过程50
  • 3.2.3 表征50-51
  • 3.2.4 光催化测试51
  • 3.3 结果与讨论51-58
  • 3.3.1 纺锤形多孔Fe_2O_3/C纳米梭的微观结构51-56
  • 3.3.2 多孔Fe_2O_3/C纳米梭的光催化性能56-58
  • 3.4 本章小结58-59
  • 3.5 参考文献59-64
  • 结束语64-65
  • 致谢65-67
  • 攻读硕士期间己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67-68
  • 附件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凌云;;无法观赏的纳米花[J];现代物理知识;2012年04期

2 孙爽;汪广进;张悦;潘牧;;纳米花结构制备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3年11期

3 吴全德;雪花·冰花·纳米花——小康人要喝碱性小分子水[J];绿色中国;2005年04期

4 李甘;朱海;池泉;赵燕熹;刘汉范;黄涛;;铂纳米花的控制合成[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2年05期

5 ;具有良好磁性的三维钴纳米花[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年10期

6 陈昱;罗凌虹;吴也凡;程亮;石纪军;邵由俊;;纳米花状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应用[J];中国陶瓷;2013年05期

7 翟英娇;李金华;陈新影;宋星慧;任航;方铉;方芳;楚学影;魏志鹏;王晓华;;镉掺杂氧化锌纳米花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J];中国光学;2014年01期

8 任月萍;徐程程;方云;;聚乙烯吡咯烷酮碱性水溶液中金纳米花的简易合成[J];物理化学学报;2011年05期

9 杜雨晴;许佳丽;王健;黄承志;;三维结构金纳米花的快速可控合成及其分析应用研究[J];分析测试学报;2012年09期

10 刘国栋;;纳米花状In_2O_3级次纳米结构的制备、表征及光学性质[J];济宁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琦;江媛媛;吴雪军;徐东升;;单个金纳米花的表面增强拉曼效应[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苏静韵;蒋亚琪;谢兆雄;;铑纳米花的合成及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3分会:纳米材料合成与组装[C];2014年

3 王成祥;尹龙卫;;二氧化钛纳米花的制备与气敏性能[A];第七届全国材料科学与图像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王敏;陈晨;徐杰;;自组装氢氧化钴纳米花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5 刘斌;宋玉哲;陈昊;韩根亮;徐进章;刘国汉;李工农;;水热法制备纳米花状氧化锌及其性能表征[A];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赵丽丽;纪小会;孙雪娇;李军;杨文胜;;金纳米花合成机理及其稳定性研究:粒子内的熟化作用[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7 田国辉;陈亚杰;孟祥影;周娟;曹芯蕊;付宏刚;;分级结构多功能锐钛矿TiO_2纳米花阵列的制备[A];第十三届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12年

8 陈慧梅;黄加乐;孙道华;李清彪;;菌体与表面活性剂协同作用制备金钯纳米花[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3分会:纳米材料合成与组装[C];2014年

9 杜玉扣;张红梅;;电化学沉积Pt纳米花对一氧化碳的电催化氧化[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王译莹;李庆;聂明;黎雪莲;林华;李元;张宇;;水浴法制备δ-MnO_2纳米花状球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A];2011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韩义雷;纳米花开百姓家[N];科技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丽丽;氯离子对金、银纳米粒子形貌调控的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许海峰;二氧化钛基纳米结构的制备、微结构调控及光催化性能增强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云;新型有机—无机杂化纳米花的制备、表征及应用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2 张腾江;β-葡萄糖醛酸苷酶-CaHPO_4杂化纳米花的制备及应用[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3 潘福森;二硫化钼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结构设计和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4 罗梦颖;多维蛋白质杂化纳米花在纳米纤维表面的形成及生长机理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6年

5 牛丽静;二硫化钼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析氢性能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6 逄颖平;过渡金属氧化物(氧化镍、氧化铁)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7 段林林;生物酶诱导下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制备及其性能[D];郑州大学;2016年

8 李银叶;铜、银负载二氧化钛纳米花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9 祁彬;“纳米花”结构二氧化钛光催化薄膜[D];浙江大学;2008年

10 喻毅;生物酶催化不饱和脂肪酸的硝化反应[D];大连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过渡金属氧化物(氧化镍、氧化铁)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86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4686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f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