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基于掺杂、表面修饰及材料复合等方法提高气体传感器气敏性能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4 21:09

  本文关键词:基于掺杂、表面修饰及材料复合等方法提高气体传感器气敏性能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掺杂 表面修饰 材料复合 气体传感器


【摘要】:随着人们对于环境安全与保护关注的日益增加,传感器作为一种简单便捷的检测手段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其中气体传感器与人们的生活休戚相关,例如工业中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硫化物、以及室内装修释放出来的甲醛、甲苯等有毒有害气体不仅污染环境,同时也会引起各种疾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更好的检测这些有毒有害气体,避免对人们的身心造成伤害,科研工作者们开始致力于制备高响应度、快速响应恢复、高选择性和稳定性的气体传感器。其中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由于其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性能优良,被视为最主要的气体传感器之一。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尝试用不同方法制备出了形貌各异的半导体敏感材料,但是纯的半导体敏感材料气体传感器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响应度不高,响应时间长,抗干扰能力差等,因此人们开始采用掺杂、表面修饰以及材料复合等方法提高材料的气体敏感性能。本次论文主要内容划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通过静电纺丝方法合成氧化锡纳米纤维敏感材料,为提高其气体敏感性能利用贵金属的催化作用,在纳米纤维表面修饰贵金属钯纳米粒子;第二,采用水热方法合成氧化锡纳米球材料,通过氧化铟和贵金属钯双掺杂提高其气体敏感性能;第三,通过两步水热方法合成花状氧化锌纳米材料,之后在表面修饰贵金属金并探索其气体敏感性能;第四,通过水热方法合成氧化镍纳米立方材料,再一次水热合成氧化镍/氧化锡纳米复合材料,高温煅烧形成中空结构并探索其气体敏感性能。论文中具体探索了一维和三维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敏感材料,利用XRD、SEM、EDX、TEM、XPS、BET等手段对合成材料进行表征,并测试其气体敏感性能。纯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的气体敏感性质不佳,为了进一步提高传感器的气体敏感性能我们采用了掺杂、表面修饰及材料复合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对于100 ppm甲醛气体进行测试,钯表面修饰的氧化锡纳米纤维气体传感器较于纯的氧化锡纳米纤维材料响应度提高两倍,最佳工作温度有所降低,响应恢复时间变快,这对于传感器的实际应用大有裨益;铟和钯双掺杂的氧化锡纳米材料气体传感器的响应度较于纯的氧化锡纳米材料气体传感器提高很大,响应恢复时间也有很大的改善;金表面修饰的花状氧化锌纳米材料的气体传感器对于丙酮有很好的气体敏感性能,对于100 ppm丙酮响应度达到18.8;中空氧化镍和氧化锡纳米复合材料气体传感器对于100 ppm乙炔气体响应度达到13.8,比纯的氧化锡纳米材料气体传感器响应度提高两倍,此外响应恢复特性、选择性及稳定性都有明显改善。复合材料气敏性能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异质结构的存在,其次中空结构拥有更大的比表面积,为待测气体提供更多的吸附位点,进一步提高传感器的响应度及响应恢复特性。
【关键词】:掺杂 表面修饰 材料复合 气体传感器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33;TP21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0
  • 1.1 传感器11-12
  • 1.1.1 传感器定义11
  • 1.1.2 传感器分类11-12
  • 1.2 气体传感器12-13
  • 1.2.1 概述12-13
  • 1.2.2 气体传感器的分类13
  • 1.3 纳米材料13-16
  • 1.3.1 一维纳米材料14-15
  • 1.3.2 二维纳米材料15
  • 1.3.3 三维纳米材料15-16
  • 1.4 纳米材料合成方法16-18
  • 1.4.1 水热溶剂热法16-17
  • 1.4.2 静电纺丝法17-18
  • 1.5 传感器制备流程与性能测试18-19
  • 1.6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19-20
  • 第二章 钯表面修饰的氧化锡纳米纤维气体传感器的研究20-30
  • 2.1 引言20
  • 2.2 实验部分20-22
  • 2.2.1 实验准备20-21
  • 2.2.2 材料制备21-22
  • 2.3 结果与讨论22-29
  • 2.3.1 材料表征22-25
  • 2.3.2 气敏性能分析25-28
  • 2.3.3 机理解释28-29
  • 2.4 本章小结29-30
  • 第三章 双掺杂氧化锡纳米球气体传感器的研究30-39
  • 3.1 引言30
  • 3.2 实验部分30-32
  • 3.2.1 实验准备30-31
  • 3.2.2 材料制备31-32
  • 3.3 结果与讨论32-38
  • 3.3.1 材料表征32-34
  • 3.3.2 气敏性能分析34-37
  • 3.3.3 机理解释37-38
  • 3.4 本章小结38-39
  • 第四章 金修饰花状氧化锌纳米材料气体传感器的研究39-50
  • 4.1 引言39
  • 4.2 实验部分39-41
  • 4.2.1 实验准备39-40
  • 4.2.2 材料制备40-41
  • 4.3 结果与讨论41-49
  • 4.3.1 材料表征41-44
  • 4.3.2 气敏性能分析44-48
  • 4.3.3 机理解释48-49
  • 4.4 本章小结49-50
  • 第五章 中空NiO/Sn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气敏性能的研究50-62
  • 5.1 引言50
  • 5.2 实验部分50-52
  • 5.2.1 实验准备50-51
  • 5.2.2 材料制备51-52
  • 5.3 结果与讨论52-61
  • 5.3.1 材料表征52-57
  • 5.3.2 气敏性能分析57-60
  • 5.3.3 机理解释60-61
  • 5.4 本章小结61-62
  • 第六章 结论62-64
  • 参考文献64-68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68-69
  • 致谢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楠韬;;几种重要的气体传感器的特性分析[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丁宝桐;;日松下电气改进气体传感器的灵敏度[J];无机盐工业;1983年03期

3 胡奇伟;日本气体传感器研究新进展及对我国发展该领域的建议[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4年S1期

4 李幸俊,张伟东,,邵良彬;论矿用气体传感器[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4年S1期

5 董先明;张淑婷;罗颖;陈开平;;聚吡咯在气体传感器中的应用[J];材料导报;2007年01期

6 ;美国加州安装温室气体传感器塔[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7年06期

7 李佳言;张金龙;林秋丰;曾全佑;傅龙明;;使用三氧化钨薄膜之苯气体传感器[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8年02期

8 张洪宪;;光纤气体传感器系统的设计[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9 王红勤;杨修春;蒋丹宇;;电阻型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的概况[J];陶瓷学报;2011年04期

10 ;我国在纳米结构气体传感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J];功能材料信息;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党恒耀;赵进宣;郭兴敏;;气体传感器在工业中的应用[A];2010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下册)[C];2010年

2 万吉高;黎鼎鑫;王锦芬;黎淑萍;秦国义;庄滇湘;;贵金属在气体传感器中的应用[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科学技术论文部分[C];1997年

3 孟丽娜;邱成军;左霞;;硅基微结构酞菁锌薄膜气体传感器[A];中国传感器产业发展论坛暨东北MEMS研发联合体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魏广芬;唐祯安;陈正豪;余隽;王立鼎;;微气体传感器的稳定性测试研究[A];中国微米、纳米技术第七届学术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5年

5 曹廷炳;薛面起;;无溶液聚合法制备聚噻吩膜及其在气体传感器方面的应用[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6 刘志军;;矿用气体传感器校验装置[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王天荣;张洪泉;;α-Fe_2O_3气体传感器的可靠性分配[A];第六届全国气湿敏传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8 张立春;徐开来;吕弋;侯贤灯;;基于微纳米材料的催化发光气体传感器[A];第十六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罗兰;吕弋;;测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化学发光气体传感器研究[A];四川省第十一次环境监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漆奇;王宪辉;;新型气体传感器与分析设备[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于柏林邋张兆军;气体传感器技术研究获突破[N];科技日报;2007年

2 记者 常丽君;智能气体传感器探测化学药品更灵敏[N];科技日报;2012年

3 柏林;我掌握电化学气体传感器核心技术[N];中国化工报;2007年

4 高辰;物联天下 传感先行[N];人民邮电;2013年

5 本报记者 诸玲珍;物联天下 传感先行[N];中国电子报;2010年

6 何彪;美研制人形船用灭火机器人[N];中国国防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存光;TDLAS谱线畸变产生机理与校正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周泳;基于MWCNTs和RGO的电阻式气体传感器的基础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冯昌浩;基于一维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气敏特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 朱玲辉;基于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硫化物纳米材料的气体传感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5 胡小龙;基于分等级结构氧化铟材料的NO_2气体传感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6 刘丽;硅基微结构气体传感器的研制[D];吉林大学;2008年

7 魏广芬;基于微热板式气体传感器的混合气体检测及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刘艳丽;低维半导体氧化物的合成及气体传感器的研制[D];湖南大学;2005年

9 孟凡利;基于一维纳米材料的气体传感器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10 邓积微;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制作及测试分析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婧怡;基于聚苯胺及其复合材料的QCM气体传感器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5年

2 申国鑫;镍基介孔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在气体传感器中的应用[D];宁夏大学;2015年

3 孙霞;NO_x气体传感器的研制[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4 雷菊华;基于SPP效应的新型气体传感器的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

5 刘宏美;基于催化发光原理的VOCs气体传感器研究[D];延安大学;2015年

6 刘凯强;温度分布及应力可调的微热板式气体传感器[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7 黄俊龙;基于石墨烯的新型气体传感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8 郭慧;基于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气体检测解调系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李晓龙;基于丝素蛋白的有机场效应管气体传感器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10 康婷;基于QCM的二氧化碳气体传感器的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193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5193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c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