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纳米团簇颗粒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增强荧光
本文关键词:银纳米团簇颗粒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增强荧光
更多相关文章: 银纳米团簇颗粒 表面等离激元 表面增强荧光 Mie散射理论
【摘要】:采用基于磁控等离子体团簇束流源的低能团簇束流沉积在石英衬底上制备了银纳米团簇颗粒,并测量了其透射光谱.将二氧化硅荧光纳米球分别分散在裸石英片和有银纳米团簇颗粒的石英片上,用波长为410 nm的激光激发,结果表明有银钠米团簇颗粒的荧光发射强度与没有银纳米团簇颗粒的荧光发射强度相比,增强倍数达5.3倍.最后,用Mie散射理论数值计算单个银纳米球颗粒在其表面等离激元共振位置处的电场强度分布,据此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作者单位】: 南京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香港城市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系;
【关键词】: 银纳米团簇颗粒 表面等离激元 表面增强荧光 Mie散射理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11304159,No.60778007)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No.20133223120006) 南京邮电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No.NY213023)资助
【分类号】:O614.122;TB383.1
【正文快照】: 荧光检测是生物科学、生物工艺学以及诊断学等领域的常用分析测试技术,但对微量目标分子或弱荧光分子体系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因而人们一直致力于探寻各种物理和化学的途径来增强被检测分子的荧光强度[1].为了有效地增强荧光辐射强度,许多研究者从寻找更有应用价值的荧光分子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吴昕;王治国;;周期折皱表面对表面等离激元色散关系的影响[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明海;王小蕾;王沛;鲁拥;;表面等离激元的调控研究与应用[J];科学通报;2010年21期
3 高开;唐浩;栾中岳;郝会颖;;表面等离激元应用研究新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3年01期
4 ;物理所传播的表面等离激元的高度可调控性研究获进展[J];硅酸盐通报;2013年04期
5 杨晨;王荣瑶;王鹏;史庆藩;;表面等离激元探针的高介电灵敏度与液体折射率测定[J];大学物理;2012年05期
6 宋世燕;何海平;孙陆威;叶志镇;;退火对金属表面等离激元增强ZnO薄膜发光的影响[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03期
7 郝会颖;樊振军;邢杰;李伟民;;用于太阳电池的表面等离激元陷光技术的研究进展[J];光谱实验室;2011年06期
8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兵临;;表面增强喇曼散射的受迫表面等离激元模型[A];第二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83年
2 朱新利;张家森;张洋;徐军;俞大鹏;;超平滑金属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其在表面等离激元研究中的应用[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3 梁二军;范春珍;王俊俏;刘晓e,
本文编号:5646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564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