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系填充硅橡胶耐烧蚀绝热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碳系填充硅橡胶耐烧蚀绝热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热硫化硅橡胶 耐烧蚀 绝热 碳系材料 烧蚀层
【摘要】:固体火箭发动机中的内绝热层设计是保证火箭发动机正常工作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高能推进剂的广泛采用,以及先进的装药设计和大型装药浇铸工艺的出现,对绝热层防护材料及其结构提出了新的应用环境及要求,包括质轻、长时间绝热、高效绝热、高可靠性等。作为一种软基热防护材料,硅橡胶基耐烧蚀绝热材料具有较低的密度和热导率、优良的吸热能力、耐烧蚀性能和热稳定性等特点。该类型材料既能适用于长时间飞行、又能耐长时间烧蚀和高气流剪切,且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但硅橡胶基耐烧蚀绝热材料在高温下具有成碳率低,耐冲刷性差,不利于极高温度下防护的缺点,另外在高温环境下,材料会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烧蚀相变,自主研发、制备新型硅橡胶耐烧蚀绝热复合材料,预报材料耐烧蚀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以甲基乙烯基硅橡胶(VMQ)和甲基乙烯基苯基硅橡胶(PVMQ)为基体,白炭黑和碳黑作为补强填料,制备碳系填充硅橡胶耐烧蚀绝热复合材料(C-SR)的基础配方(C-SR-BF)。研究填料对基础配方中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VMQ比VMQ有更优异的耐热性;碳黑对硅橡胶有补强作用,但填充碳黑的试样烧蚀后质量损失显著。硅橡胶耐烧蚀绝热复合材料基础配方为PVMQ和VMQ各50份,白炭黑30份。其次,以纳米石墨、碳黑为碳系填料,制备了碳系粉体填充硅橡胶耐烧蚀绝热复合材料(CP-SR),考查了纳米石墨、碳黑含量对CP-SR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填充10份纳米石墨的试样,其抗拉强度为4.96 MPa,断裂伸长率为1152%,达到最佳的拉伸性能;填充纳米石墨可提高材料的耐烧蚀性能,特别是可降低线烧蚀率;纳米石墨/碳黑复配对试样的拉伸性能既能增强又能增韧,复配比为2/5时,抗拉强度达到5.61 MPa,断裂伸长率达2819.5%,此时的试样可抵抗高温高速气流的冲刷。最后,探索了不同含量的碳系纤维—碳纳米管(CNTs)和碳纤维(Cf)对碳系纤维填充硅橡胶耐烧蚀绝热复合材料(CF-SR)试样拉伸性能、耐烧蚀性能和绝热性能的影响以及表面复合碳纤维布对CF-SR试样耐烧蚀绝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填充0.5份和10份的碳纳米管试样,其抗拉强度分别为4.86 MPa和4.66MPa,少量的碳纳米管即可大大提高材料的拉伸性能;碳纳米管为1、2、3份时,CNTs-SR试样的线烧蚀率均在0.1 mm/s左右波动,具有优异的耐烧蚀性能。碳纤维填充量为10份时,Cf-SR试样抗拉强度为4.3 MPa;碳纤维填充量为20份时,试样的质量烧蚀率为0.0091 g/s,线烧蚀率为0.031 mm/s,碳纤维可显著提高材料耐烧蚀性。表面复合一层、二层、三层碳纤维布的的碳系纤维填充硅橡胶耐烧蚀绝热复合材料,其拉伸性能、动态抗冲击性能、耐烧蚀绝热性能均明显增强。
【关键词】:热硫化硅橡胶 耐烧蚀 绝热 碳系材料 烧蚀层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332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3
- 第1章 绪论13-29
- 1.1 前言13-14
- 1.2 绝热层材料的组成及分类14-16
- 1.3 树脂基绝热层基体材料的研究进展16-18
- 1.3.1 酚醛树脂基体材料的研究进展16-17
- 1.3.2 硅树脂基体材料的研究进展17-18
- 1.3.3 聚芳基乙炔基体材料的研究进展18
- 1.4 碳/碳基绝热层基体材料的研究进展18-19
- 1.5 橡胶基绝热层基体材料的研究进展19-23
- 1.5.1 丁腈橡胶基体材料的研究进展19-20
- 1.5.2 三元乙丙橡胶基体材料的研究进展20-21
- 1.5.3 硅橡胶基体材料的研究进展21-23
- 1.6 碳系耐烧蚀填料的研究进展23-25
- 1.7 本文研究意义及内容25-29
- 1.7.1 研究意义25-26
- 1.7.2 研究内容26-29
- 第2章 碳系填充硅橡胶耐烧蚀绝热复合材料基础配方的确定29-43
- 2.1 引言29-30
- 2.2 实验部分30-34
- 2.2.1 实验原料30
- 2.2.2 实验仪器30-31
- 2.2.3 样品制备31-32
- 2.2.4 表征方法32-34
- 2.3 结果与讨论34-40
- 2.3.1 两种硅橡胶的耐热性能研究34-35
- 2.3.2 碳黑与白炭黑的填充对基体橡胶性能的影响35-40
- 2.4 本章小结40-43
- 第3章 碳系粉体填充硅橡胶耐烧蚀绝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43-63
- 3.1 引言43-44
- 3.2 实验部分44-46
- 3.2.1 实验原料44
- 3.2.2 实验仪器44-45
- 3.2.3 样品制备45
- 3.2.4 表征方法45-46
- 3.3 纳米石墨含量对纳米石墨填充硅橡胶试样各项性能的影响46-57
- 3.3.1 纳米石墨含量对NG-SR试样拉伸性能的影响46-49
- 3.3.2 纳米石墨含量对NG-SR试样耐烧蚀绝热性能的影响49-52
- 3.3.3 NG-SR试样的烧蚀层结构分析及化学组成52-55
- 3.3.4 纳米石墨含量对NG-SR试样摩擦性能的影响55-57
- 3.4 纳米石墨/碳黑复配比对纳米石墨/碳黑填充硅橡胶试样各项性能的影响423.4.1 纳米石墨/碳黑复配比对NG/CB-SR试样拉伸性能的影响57-62
- 3.4.1 纳米石墨/碳黑复配比对 NG/CB-SR 试样拉伸性能的影响57-58
- 3.4.2 纳米石墨/碳黑复配对NG/CB-SR试样耐烧蚀绝热性能的影响58-60
- 3.4.3 纳米石墨/碳黑复配对NG/CB-SR试样摩擦性能的影响60-62
- 3.5 本章小结62-63
- 第4章 碳系纤维填充硅橡胶耐烧蚀绝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63-91
- 4.1 引言63
- 4.2 实验部分63-66
- 4.2.1 实验原料63-64
- 4.2.2 实验仪器64-65
- 4.2.3 样品制备65
- 4.2.4 表征方法65-66
- 4.3 碳纳米管含量对碳纳米管填充硅橡胶试样各项性能的影响66-74
- 4.3.1 碳纳米管含量对CNTs-SR试样拉伸性能的影响66-67
- 4.3.2 碳纳米管含量对CNTs-SR试样耐烧蚀绝热性能的影响67-70
- 4.3.3 CNTs-SR试样的烧蚀层结构分析及化学组成70-73
- 4.3.4 碳纳米管含量对CNTs-SR试样摩擦性能的影响73-74
- 4.4 碳纤维含量对碳纤维填充硅橡胶试样各项性能的影响74-82
- 4.4.1 碳纤维含量对Cf-SR试样拉伸性能的影响74-76
- 4.4.2 碳纤维含量对Cf-SR耐烧蚀绝热性能的影响76-78
- 4.4.3 Cf-SR试样的烧蚀层结构分析及化学组成78-80
- 4.4.4 碳纤维含量对Cf-SR试样摩擦性能的影响80-82
- 4.5 表面复合碳纤维布/聚硼硅氧烷对CF-SR应用环境模拟研究82-88
- 4.5.1 碳纤维布/聚硼硅氧烷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表征82-84
- 4.5.2 表面复合碳纤维布/聚硼硅氧烷对CF-SR动态冲击性能的影响84-85
- 4.5.3 表面复合碳纤维布/聚硼硅氧烷对硅橡胶耐烧蚀绝热性能的影响85-88
- 4.6 本章小结88-91
- 结论91-93
- 参考文献93-9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99-100
- 致谢100-10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开;代模栏;张琳;;火箭喷管用烧蚀材料(摘要)[J];成都科技大学学报;1980年01期
2 梅其志;火箭发动机中熔化烧蚀和碳化烧蚀的简化理论应用[J];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学报;1982年02期
3 易法军,孟松鹤,梁军,杜善义;防热复合材料高温体积烧蚀模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4 易法军;刘永清;翟鹏程;匡松年;;碳/酚醛复合材料烧蚀过程热应力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7期
5 高守臻;魏化震;李大勇;齐风杰;;烧蚀材料综述[J];化工新型材料;2009年02期
6 何小芳;霍国洋;王志刚;戴亚辉;曹新鑫;;聚合物基烧蚀材料的研究进展[J];塑料制造;2011年10期
7 杨德军;李旭东;;防热复合材料高温炭化烧蚀过程的数值分析[J];功能材料;2013年04期
8 张坪;;烧蚀中聚合物的分解过程[J];纤维复合材料;1985年03期
9 欧阳小凯;;耐热之冠——烧蚀材料[J];今日科技;1990年08期
10 冯水龙;;乙丙胶烧蚀材料的研究[J];特种橡胶制品;199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良全;薛忠民;肖永栋;王奎顺;马吉周;鲍国苗;;低密度防热材料的动态烧蚀与隔热特性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张多太;张曦;;阻火、阻燃与聚氨酯硬泡的防火技术航天烧蚀材料的民用化[A];第十四次全国环氧树脂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暨学会长三角地区分会第一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3 赵波;;非烧蚀材料中的氧扩散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物理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易法军;刘永清;匡松连;翟鹏程;;炭/酚醛复合材料高温烧蚀过程实验研究[A];复合材料——基础、创新、高效: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5 唐红艳;王继辉;冯武;张莉;;耐烧蚀材料的研究进展[A];第十五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唐红艳;王继辉;冯武;张莉;;耐烧蚀材料的研究进展[A];第十五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刘初平;石义雷;杜百合;王国林;吴礼恒;;非烧蚀材料服役环境及其地面试验初步分析[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8 郭凯红;王春华;李直蔓;彭金花;;多层内联碳织物/酚醛烧蚀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3分册)[C];2010年
9 唐红艳;王继辉;冯武;张莉;;耐烧蚀材料的研究进展[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10 王苏;崔季平;范秉诚;何宇中;;聚丙烯高温热解聚动力学[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黄琦 通讯员 宋曙光;返回舱“减肥”8.7公斤背后的故事[N];中国航天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祥志;电火花诱导烧蚀加工基础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2 王鹏;石墨表面耐烧蚀抗氧化复合涂层制备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3 边立平;耐烧蚀混杂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设计与性能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4 谭畅;强脉冲离子束产生的烧蚀等离子体特性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杨德军;防热复合材料烧蚀行为的数值模拟[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6 陈亚西;ZrB_2对轻质碳/酚醛复合材料烧蚀、隔热及力学性能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7 韩晓光;强流脉冲离子束辐照表面的烧蚀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文波;C_f/SiC基体等离子喷涂耐烧蚀涂层性能与防护机理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9 王立锋;预热烧蚀瑞利—泰勒不稳定性射流状尖钉形成机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10 徐荣青;高功率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力学效应的测试与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倩;C_f/ZrC-SiC复合材料抗氧化烧蚀性能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2 许阳阳;低密度碳/酚醛复合材料烧蚀条件下的热—化学耦合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3 郝葆华;陶瓷化硅橡肢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4 陈玉宝;短纤维及橡胶陶瓷化在耐烧蚀输送带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5 孙震宇;激光模式对金属靶材烧蚀效应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6 赵智勇;高超声速飞行器防热结构烧蚀行为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7 智业;碳系填充硅橡胶耐烧蚀绝热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6年
8 刘进取;钨基合金电子束烧蚀特性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6年
9 赵小光;碳/酚醛复合材料烧蚀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10 姚从菊;再入飞行器烧蚀层内热质传输过程的数值模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647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564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