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三磷腈有机微孔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环三磷腈有机微孔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六氯环三磷腈 有机微孔聚合物 氮气吸附 二氧化碳吸附
【摘要】:有机微孔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化学和物理稳定性、较高的比表面积以及发达的孔隙结构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能源、气体吸附与分离、多相催化以及化学/生物传感等方面。基于环三磷腈的有机微孔聚合物比一般有机微孔聚合物具有更良好的热稳定性以及阻燃性,近年来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论文以含醛基的环三磷腈和三聚氰胺作为单体,经缩聚制得一系列新型的有机微孔聚合物,并研究了它们对CO_2的吸附性能。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方面:(1)含醛基环三磷腈单体的合成与表征。以六氯环三磷腈、对羟基苯甲醛以及2,2′-二羟基联苯为原料,合成了含双醛基、四醛基和六醛基的环三磷腈单体,利用FTIR和NMR等手段对含醛基环三磷腈单体的结构进行了表征。(2)基于环三磷腈有机微孔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将上章合成的含双醛基、四醛基和六醛基的环三磷腈单体分别与三聚氰胺在DMSO中缩聚,合成出系列基于环三磷腈的聚(三聚氰胺-醛)有机微孔聚合物。并采用CPMAS NMR、FTIR、SEM及TEM等对聚合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氮气吸-脱附等温线对聚合物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聚(三聚氰胺-双醛基环三磷腈)的比表面积为884 m~2 g~(-1),总孔容为0.419 cm~3 g~(-1),微孔孔容为0.343cm~3 g~(-1)。聚(三聚氰胺-四醛基环三磷腈)的比表面积为579 m~2 g~(-1),总孔容为2.305cm~3 g~(-1),微孔孔容为0.102 cm~3 g~(-1)。聚(三聚氰胺-六醛基环三磷腈)的比表面积为328 m~2 g~(-1),总孔容为0.850 cm~3 g~(-1),微孔孔容为0.079 cm~3 g~(-1)。CO_2吸附研究结果表明聚(三聚氰胺-双醛基环三磷腈)的吸附量最大,约为3.32 mmol g~(-1)(298 K)、4.05 mmol g~(-1)(273 K),其次是聚(三聚氰胺-四醛基环三磷腈)(2.62 mmol g~(-1),273K),而聚(三聚氰胺-六醛基环三磷腈)吸附量最小,在273 K时仅为2.09 mmol g~(-1)。
【关键词】:六氯环三磷腈 有机微孔聚合物 氮气吸附 二氧化碳吸附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317;TB383.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文献综述9-18
- 1.1 引言9
- 1.2 环三磷腈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9-14
- 1.2.1 环三磷腈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9-12
- 1.2.2 含环三磷腈侧基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12-14
- 1.3 基于密胺有机微孔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14-16
- 1.4 基于环三磷腈有机微孔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16-17
-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内容17-18
- 第2章 含醛基环三磷腈单体的合成与表征18-28
- 2.1 引言18
- 2.2 实验部分18-20
- 2.2.1 主要原料18
- 2.2.2 仪器18
- 2.2.3 双醛基环三磷腈单体的合成18-19
- 2.2.4 四醛基环三磷腈单体的合成19
- 2.2.5 六醛基环三磷腈单体的合成19-20
- 2.3 结果与讨论20-27
- 2.3.1 双醛基环三磷腈单体的合成与表征20-23
- 2.3.2 四醛基环三磷腈单体的合成与表征23-26
- 2.3.3 六醛基环三磷腈单体的合成与表征26-27
- 2.4 本章小结27-28
- 第3章 基于环三磷腈有机微孔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28-42
- 3.1 引言28
- 3.2 实验部分28-29
- 3.2.1 主要原料28
- 3.2.2 仪器28-29
- 3.2.3 有机微孔聚合物的合成29
- 3.3 结果与讨论29-41
- 3.3.1 有机微孔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29-38
- 3.3.2 多孔性及CO_2吸附性能研究38-41
- 3.4 本章小结41-42
- 总结与展望42-43
- 参考文献43-4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47-48
- 致谢48-49
- 附录A49-50
- 附录B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少鸿,经洁;氨苄青霉素聚合物的研究——Ⅱ.氨苄青霉素中聚合物的含量测定[J];抗生素;1987年04期
2 任启生;黄文强;何炳林;;一种新的聚合物固载的1,3-二醇的合成及其对二醛的单保护性能[J];化学学报;1989年08期
3 张恒;周志彬;聂进;;离子液体聚合物的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2013年05期
4 金书文;;二氧化碳基聚合物具有发展潜力[J];上海化工;2007年10期
5 ;有机合成中聚合物试剂的应用[J];有机化学;1976年04期
6 吴文镶,李志伟,杨更亮,李莉,张国庆,陈义;三唑醇分子烙印聚合物的吸附特性[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7 ;液态羧基聚丁二烯聚合物的新作用[J];橡胶参考资料;1975年09期
8 田付强;杨春;何丽娟;韩柏;王毅;雷清泉;;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电介质介电性能及其机理最新研究进展[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03期
9 白桦;巫国平;熊玉卿;张莉;郭云;常梦洁;张浩力;;基底诱导聚合物相分离制备高度有序图形的研究[J];真空与低温;2009年02期
10 ;光纤用新型聚合物[J];化工文摘;200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左明明;刘天晴;;耐高矿化度超吸水聚合物的制备与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1分会:表面界面与纳米结构材料[C];2013年
2 丁娉;刘波;杨苗;彭博;潘春跃;邹应萍;;2,7-咔唑与5,6-二辛氧基二噻吩苯并噻二唑低能隙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光伏应用[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3 连慧琴;柳海兰;金荣虎;张南哲;崔香兰;金星华;柳乐仙;韩顺玉;崔秀国;;新型萘并萘醌光致变色聚合物[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周持兴;俞炜;李润明;杨凯;周平;;聚合物相容、相分离与复合相形态的流变分析研究[A];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王力新;蔡东东;汤昌泉;陈善慈;尹志刚;郑庆东;;含二甲酰亚胺官能团的窄带隙聚合物合成及其光伏特性[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7分会:光电功能器件[C];2014年
6 张馨月;贺泳霖;王亚培;;基于聚合物溶胀构筑微纳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8分会:超分子组装与软物质材料[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沈佳;塑料降解是否可行[N];中国包装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杜世萱;低维C_(36)聚合物的理论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彦峰;基于响应性聚合物的超分子组装及功能材料制备[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马莉;环境敏感性聚合物的合成及响应性溶液组装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4 张海全;系列七元内环联苯单体及聚合物的合成,电子结构与光电性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阳俊;新型芳杂环聚合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设计合成与磁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刘昌华;聚(4-乙烯吡啶)及其衍生物与天然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淼;咔唑基微孔聚合物的合成及其二氧化碳俘获性能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海青;含动态脲链的聚氨酯热修复性能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3 李如玉;含噻吩/芴/苯片段半导体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4 刘霞;搅拌对聚合物多层膜和纳米线的界面组装的影响[D];东北大学;2014年
5 李婷;新型自具微孔高分子薄膜中气体输运行为和分离性能的分子模拟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6 陶方琪;水相自由基加成偶合聚合制备周期性亲水聚合物[D];浙江大学;2015年
7 刘娅琴;基于环三磷腈有机微孔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D];湘潭大学;2016年
8 姚姝文;超交联微孔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9 李妍;双光子荧光有机微孔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10 单锦宇;芳香胺及酚类衍生物在二氧六环中的酶催化聚合[D];郑州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5998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599834.html